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充分彰显中国制度、治理和精神文化优势

2020-03-02 10:07:17曹国芳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斗争抗疫优势

曹国芳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北京 100071)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中国大地上肆虐。面对汹涌而来的疫魔,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气壮山河的抗疫斗争。在这场与传播能力最强、传播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的病毒的殊死搏斗中,中国制度、治理和精神文化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优势在举国上下的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彰显,为这次斗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抗击疫情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并直接指挥这场空前规模的特殊斗争。党中央为了直接领导和指挥全国抗疫工作,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为了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党中央还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直接指导当地抗疫工作。在抗疫斗争中,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政治决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工作安排,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充分发挥了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各种救治、防控力量和资源源源不断向一线聚集,全国上下迅速编织起一张有效阻隔新冠病毒蔓延的严密防护网。这对于快速遏制疫情扩散、从根本上扭转疫情局势,并使其向良好的方向运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先后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和指挥当地抗疫斗争,全国上下各组织、各系统、各单位、各社区、各乡村迅速行动起来,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实行全民动员、群防群控,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举措防控疫情。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这次抗疫斗争取得胜利最为根本的保障,它保证了在举国抗疫的斗争中,能够形成正确而统一的决策部署;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资源和力量,从而为战胜新冠疫情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和人力保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优势

在当代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价值取向,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

这次疫情发生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当作当前头等大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范围的抗疫斗争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最大可能地组织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从患者收治、物资供应、复工复产、日常生活保障等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做好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维护好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解决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满足特殊困难人员的基本照料、服务需求。在抗疫斗争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渠道,组织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疫情管理,形成互信、互助、互担的整体防控链和专群结合、群防群控的防控体系,把疫情防控工作变成亿万人民参与、人民支持的防疫战争。广大医生、护士、志愿者、公安民警、科研人员、党政干部、社区工作者、乡村干部在抗疫一线主动作为、自愿奉献,日夜坚守、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用他们的自觉行动,汇聚起全国抗疫的磅礴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在全国战胜疫情的根本动力。它使得党和国家能够围绕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采取举国规模的重大行动,并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抗疫,从而使得抗疫的各种举措能够真正落地,取得切实的效果。

三、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全国一盘棋,运用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立即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在武汉等多个疫情严重的城市关闭离城通道,同时在全国各地停止大型群众性活动,暂时关闭景区场馆,严格实施卫生检疫;组织调派34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湖北;组织26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9个省市采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将大量医疗设备、人员、物资往湖北倾斜;重点医疗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拨,集中送到武汉等抗击疫情第一线;在武汉10天建成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并将各种配套设施、医疗设备及时调配到位,还先后建立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1.4万余张;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专门拨款,开展疫情防控,在短时间内为疫区投放了大量财政资金,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600多亿元。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干大事,是我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保证。它使得全国上下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前,能够快速集结全国地方和军队医疗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投入疫情防控,为战胜疫情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及时控制疫情争取了时间。

四、全国上下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应急处置机制优势

在遭遇全国范围、且不断蔓延的重大疫情后,只有形成全国上下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应急处置机制,才能在全国各地形成一个个互相联通、共同抗疫的有效网络,快速、及时地将疫情予以阻断,使其不再肆虐、蔓延、发展。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面对病毒蔓延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周密制定方案、紧急调配力量、层层传导压力,在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形成党员率先、干部带头、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在抗疫斗争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军队积极支援疫情防控,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全力奋战。从省到村,“五级书记”抓防控,积极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治理大网络,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力组织科研攻关、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研究,加强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大对重点场所特别是农贸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的禽类、野生动物等交易的监管和卫生学处置力度;注重对人群密集场所、密闭交通工具实行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措施;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基层的社会治理网格作用,避免疫情在基层扩散蔓延;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回应境内外关切。这一系列防控疫情的举措,为战胜疫情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战斗防线。

全国上下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应急处置机制,使得我国在传染能力极强的新冠病毒面前,能够自上而下地快速形成应对疫情的系统化、一体化、网络化举措,形成联防联控的有效措施、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从而有力地阻隔了疫情在各地的蔓延。

五、全国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责任共担的优势

疫情防控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协同作战、责任共担,才能使抗疫斗争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形成共同抗疫的强大合力。

新冠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快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公安民警、市场监管、宣传舆论、教育科研、物资生产和供应等部门,以及基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都坚决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有力有效地开展工作。中央统一协调,全面启动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全力解决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问题;全国多部门联合攻关疾病诊治、疫苗药物研发,取得重要进展;铁路、航空、公路、航运和海关等严格执行各项防控举措,为救援物资开通“绿色通道”;商业和物价等部门力保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权威部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主流媒体广泛深入报道;非常时期的各项非常措施依法依规迅速出台。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正是由于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责任共担,既抓好本地区本领域防控,又协同应对重点地区和全国防控大局,才使得在全国抗疫斗争中形成上下一致、精诚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井然有序局面,取得“1+1>2”的抗疫效果。

六、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过硬作风优势

各级党组织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核心和重要主体,党员、干部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

抗疫斗争打响后,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国各个领域的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这场艰难的斗争之中。从省市区县到社区村镇,从检测排查到预警防控,从城市管理到生产运输,从乡镇社区防控岗位到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的“党员突击队”,一面面党旗在抗疫第一线高高飘扬,一个个英姿活跃、拼搏在抗疫的各种场合。无数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奋战在治病救人的最前沿;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深入街道社区、村镇摸排情况,及时解决各种突出问题。在武汉,超过3万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对1100多个社区开展多轮拉网式、地毯式、网格式排查,挨家挨户叩门询问,查漏补缺,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北京利用党员“双报到”机制,9.4万名机关、企事业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充实基层力量,筑起了一道道防控疫情的严密防线。

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过硬作风,使党的强大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抗疫中的快速行动和凝聚团结优势,并在抗疫斗争中产生巨大的榜样和示范效应,带动人民群众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为抗疫斗争的胜利提供坚强的支撑。

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当代中国精神文化优势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支撑起全国抗疫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是其背后的精神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当代中国精神文化。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指引、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的丰厚滋养,使得全党、全国人民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能够英勇无畏、斗志昂扬、无私奉献。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武装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的激励下,自觉响应党中央号召,团结一心、步调一致,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全面投入疫情防控斗争之中。一声号召,数万名“最美逆行者”不畏艰险、驰援武汉等重灾区;一声令下,各级党组织和社区、村干部都集中在抗疫一线,筑起一道道坚固的抗疫防线。医务工作者、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解放军等群体,奋勇争先、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许许多多的人放弃春节假期,加班加点生产急需物资;广大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攻克难关;全国党员干部、各省市、社会各界纷纷向湖北等疫区慷慨捐款、捐赠医用物资。这都充分彰显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下,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自发而生的全国一家亲的情怀,以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优势。在抗疫最前线,3000多名医务工作者先后被感染,30余名医护人员和多名党政干部为了救死扶伤,为了抗疫斗争的胜利,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精神文化,赋予全党全国人民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团结一致的战斗精神、英勇无畏的战斗作风和患难与共的奉献精神等强大的精神动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变成了全党全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同心同德、患难与共的集体自觉,从而在全国各地筑起了共同战疫的坚固长城。

上述七个方面中,前面五个方面基本上属于当代中国制度、治理方面的优势,后面两个方面则主要属于当代中国精神文化方面的优势,这些方面在抗疫斗争中内在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凝聚成在全国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中国制度、治理和精神文化在全国生成抗疫合力的内在机理是:中国精神文化激发、生成中国力量,中国制度、治理动员并汇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升华,形成一幕幕抗疫的铜墙铁壁。中国制度、治理和精神文化在这次抗疫中生成出的各种优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优势,也彰显了有着优秀的精神文化引领和独特制度支撑的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优势。

猜你喜欢
斗争抗疫优势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02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环球时报(2022-03-24)2022-03-24 19:22:16
矮的优势
趣味(语文)(2020年3期)2020-07-27 01:42:46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8
画与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中国火炬(2014年11期)2014-07-25 10:31:58
第二优势
中国体育(2004年3期)2004-11-11 08: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