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晓晓 徐德光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大数据学院 山东莱阳 265200)
随着信息化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图片处理、视频剪辑、音频制作、动画创意等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要储备,这些知识一方面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掌握这些知识也能拓展他们的活动空间,丰富大学生活。《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就承担了这样一个重要任务。
该课程涉及AU、PS、PR、FL四个软件的操作和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我校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该课程涉及到具体的创意、可流通的作品,甚至商业设计等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需求,传统教学无法满足课程需要,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和实际教学改进,本文设计了一套纵向循序渐进、横向知识拓展的案例教学法。
本文设计的案例教学法,不仅是把学习案例展示给学生,更注重是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教师的重心在课前、课上和课后都有明确的安排,再结合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等方式方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大学课堂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课程设计尤为重要。《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如何设计课程架构,把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和典型案例有机融合,是课前工作的重心。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纬度进行课程设计。
表1 纵向模块结构设计
表2 横向模块结构设计
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涉及到音频、图像、视频、动画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软件操作,故整个课程按类别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再按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纵向循序渐进的设计。
首先是必须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必须在软件操作之前学习,否则影响整个知识框架的构建和软件的学习,该类知识不多于总课时的5%。可以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穿插进行的理论知识,不在这一模块中设计。
其次是最基本的软件操作,如界面、菜单、首选项等,是学习软件的基础,无法融合到案例中,该类技能不多于总课时的15%。软件学习中的工具、特效等操作,可以结合案例进行学习的,以案例教学为主。
再次是案例设计,每个知识点、每个工具都要设计典型案例,该模块是案例教学法的重点。案例设计要由易到难、贴合知识、联系实际,该模块要设计不少于40%的课时。
最后是该软件的综合案例,这些案例要能把前面学过的知识有机融合,并对典型案例模块进行升级和拓展。该模块要设计不少于40%的课时(见表1)。
纵向课程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知识流程,流程设计好之后,我们就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开发,让这一点既能传递基本知识,又能拓展知识周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
首先精心设计典型案例,这是重点,把案例讲清楚说明白,保证学生能听懂能学会。然后要把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单独列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同时,熟悉概念、换算、采样等理论知识,反过来又能印证案例操作。
其次要精心准备案例拓展知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最新技术、历史典故、人物传记、大师作品等内容。同时由这些拓展知识再引导出拓展案例,让有兴趣有时间的同学课下进行发散性的自我创作(见表2)。
课程设计好之后,就需要按流程按知识进行课程开发。理论部分可以以PPT等传统模式进行创作,但案例部分因涉及到具体操作过程,必须采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方面能把知识库提前建立起来,便于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另一方面也便于设计网上教辅平台,让学生业余时间也能自主学习。
课程设计开发好之后,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来实现学习目标,又是一项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作者经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对比和学生反馈,借鉴总结出两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鉴于学生对上交的作业比较在意这一普遍现象,我们把作业倒置,放到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让任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些任务要精心设计,一方面要和实际生活、热点事件相结合,让学生有参与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兼顾整个课程,可以先设计课程整体结课作品,再分拆成为每一个模块的作业。比如,音频模块让学生录制自我介绍、与同学家人合作朗诵等,图像模块让学生制作录取通知书、活动海报等,视频模块可以创作军训、课堂、影视热播剧等相关作品,动画模块设计漫画版宿舍生活等内容,最后结课作品把四个模块内容全部整合到一起,制作我的大学生活系列。
除了把任务前置,我们在课上也设计了一套混合式教学方法,该方法以翻转课堂为主导,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移动终端为载体,有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我们以任务驱动,把作业放到课前,提前发布任务相关案例和知识,让学生在课前就能对课堂知识有大概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课堂讲授以快速串讲为主,占用不多于课堂时长的30%,让学生有时间思考作品、凝聚创意,着手任务。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解答,或依托提前开发的网上课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方位立体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对于知识掌握较好,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录制自己的教学视频,发布到平台上供大家分享,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能提升自我认可,带动班级学习氛围。
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一般为大学基础课,课时较少,无法单纯依靠课堂时间完成所有知识和案例的讲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搭建新的教辅平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了教辅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一是制作详尽的实验指导书,把能用图文表达的案例全部编辑成册,电子版和纸质版均发到学生手中,便于他们课下学习;二是打造案例版微信教辅平台,把无法用图文描述的案例录制成视频,发布到微信平台,通过推送、二维码分享等方式发送给学生,同时不断更新案例,让大家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就可以学习知识;三是开发全课程版线上学习平台,利用现有的慕课系统,把课程所有知识发布到线上,让学生结课之后也能学习,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和完善,案例教学法在我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得到了有效开展,据调查,该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制作作品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也扩展了他们的信息素养,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以在相关课程教学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