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 杨梓轩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
随着20世纪初期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许多高等院校掀起了新校区的建设浪潮。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校主校区陆续从老校区转移至新校区,从量的扩张进入了质的提升阶段,新老校区在迎来各自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思考探究的现实问题。
教学科研活动陆续向新校区的迁移使得老校区的功能悄然向继续教育基地、产学研基地、各院系/研究机构驻地、校区派驻机构的办公场所等方面转变。老校区在产业利用方面,逐渐从管理学校转向经营学校,从资源消耗转向资源整合。但作为一所高校的发源地,老校区是数代人用情感建构起来的,不仅凝聚了学校的历史渊源、办学理念、治学精神,而且是历届师生的感情与精神寄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因此,对老校区的再利用不仅要从物理空间层面去规划,更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去审视。
由于多数高校新校区位于相对偏远的郊区,校园尺度大,建设密度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导致师生上课路程普遍加长甚至交流不足。新校区自上而下规划的功能虽然明确却难免单一,缺乏老校区那种自发的复合性空间,而这种过分单调的学习生活容易导致学生思想僵化、创新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新校区又常常缺乏学生小组和社团的活动、展示空间,阻碍了师生之间、年级之间的交流互动,人文气息不足。
无论在何种校园,师生大部分行为围绕着教学、科研、食宿、娱乐、体育几方面展开,这些功能往往被置入多栋建筑物内以便集中而高效地服务人群,使用者在这些建筑之间穿梭,形成了校园中的主要行为流线。但总有一些校园空间因长期远离或者偏离主流线,逐渐退缩为校园里的角落。如何激活这些消极的角落是老校区资源整合无法回避的问题。
另一方面,处于社会群体中的人都有渴望交往的心理,正如扬·盖尔所说,“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这些人就会聚集在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就像餐厅里靠窗和位于角落的座椅使用频率最高,广场靠边角的长椅总是最先被占用一样,人们既能获得一些私密的领域感,又能观察到他人的活动,这种看与被看的心理需求正是角落空间的优势。对于如何在进行空间提升、功能配置时对此加以利用,我们以东南大学新老校区内两个角落的空间改造来探讨校园空间价值与人群交往之间的关系。
1 纪念品商店主入口夜景
2 纪念品商店改造过程分析图
3 纪念品商店玻璃外廊日景
4 纪念品商店水泵房原有沿街立面
5 夜幕下纪念品商店成为校园沿街焦点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是历经一个多世纪历史沉淀的老校区,其空间基本格局形成于1921~1949年的国立中央大学时期。校内保存了众多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和大师留下的足迹共同形成了东南大学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建于1933年的南大门是四牌楼校区的正门,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三开间的四组方柱与两侧的辅房共同界定出校门广场的空间尺度。校门南侧是老校区的学生食堂——沙塘园餐厅,由于食堂在校门外,每日穿梭的学生就餐流线使得校门区域的热闹程度远远高于一般校区的礼仪大门。
然而就是在这样鲜活的场所里,竟然藏有一处冷清的“灯下黑”之地——已经废弃的加油站。加油站位于大门辅房东侧,中山院和道路围墙之间,由场站、站棚、消防水泵房组成,原为学校车队内部使用,后随着加油的市场化再加上与教学楼之间的安全距离等因素,加油站被停用。由于地块很小又处于校门口的敏感区域,颇有些“鸡肋”,因而慢慢沦落为废弃的校园角落。
同样,校门西侧辅房内也有一处“灯下黑”——校园纪念品商店。这个单门进入的小房间毫不起眼,如果没有招牌,大家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一天都卖不出一件商品的惨淡营业状态也使其成为校园里被遗忘的角落。然而作为国内高校新生事物的校园纪念品,不仅是学校文化品牌的一种展示,而且是兼具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与收藏性的商品,尤其对于新生、毕业生、返校校友等消费群体意义特殊。实践证明,一个运营良好的校园纪念品商店不仅有助于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还会激发师生对纪念品的研发与设计热情。
一个是密集人流通道旁的“黄金宝地”,另一个是“自带消费群”的文化品牌,它们竟然就这样“分居”校门两侧多年,是什么造成了它们的完美错过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外因是空间形式。商业空间需要开放,文化空间需要展示,这都是封闭建筑形体所不具备的。
事情在2016年迎来了转机,为了庆祝东南大学建校115周年,方便四方校友回校团聚,校方决定对废弃的加油站进行改造,近期将水泵房改造为新的校园纪念品商店——东南印记,远期将加油站改造为校友文化园。笔者所在的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负责对水泵房进行改造设计。
鉴于校门区域的敏感性及其背后历史建筑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改造后的建筑形象应该是“克制”而非“彰显”。而如何使改造后的建筑获得师生与校友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里不得不提到场所精神——包含建筑空间中人的生活习俗、情感、记忆、文化等综合心理因素。因此,新建空间继承原有空间的重要元素,体现出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性和传承性,以此营造归属感和领域感,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综上所述,设计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
(1)维持水泵房的临街面形象
在色彩、材质和体量层面融入原环境,通过局部光环境的营造,含蓄地暗示场地的变化。
6 纪念品商店保留的水泵管唤起对场所的记忆
7 纪念品商店格栅细部
8 纪念品商店超白玻璃的釉点退晕效果
9 纪念品商店内景
10 纪念品商店成为师生们的“日常”
11 纪念品商店咖啡角爆棚的人气
(2)扩建玻璃展廊
水泵房原有外墙为承重墙体,与商业、文化展示所需的开放相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原有建筑面积仅40m2,对于纪念品商店来说实在捉襟见肘,我们的策略是在泵房的朝校内一侧,扩建出一条玻璃展廊。展廊的玻璃墙最大限度地模糊了边界,泵房原有封闭外墙被赋予木质的展壁,用于展示东大的历史风貌——东大影壁。此举让建筑首先具有了一种文化展示的功能,这与校门区域庄重的氛围是一致的,同时弱化了水泵房承重墙体的封闭感,展墙下部布置用于纪念品展示与销售的展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纪念品商店对营业面积的需求。廊内可闲坐、可观望,甚至观察者自己也成为了被观察的一部分。
改造后的纪念品商店在造型风格上并不追求仿古的手法,因为模糊历史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力求在造价和工艺可控的范围内,通过与老泵房相得益彰的几笔勾勒,向周围历史建筑的比例、尺度和细部致敬。
(3)内部空间改造
由于年代久远,原有设计图纸已无从查询,施工队进驻现场凿开墙壁后发现泵房后面竟然隐藏了一个“暗房”——水池。由于池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开凿了3处大门洞的局促空间里实现了纪念品店需要的流动感,剩余的支撑墙体被描绘成木柜的形态进一步削弱封闭感,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所有家具采用上展柜、下储藏的形式。
(4)雕琢
将保留下来的电缆支架设计成招牌,而拆下来的泵管则以雕塑的形态唤起人们对场地的记忆。轻薄简洁的不锈钢发光膜雨棚的固定件通过玻璃缝与立柱相连,外廊道地面靠玻璃边缘的钢管构件进行座椅限位,廊道顶部采用全釉点玻璃加铝合金格栅,一方面使玻璃的防水更可控,另一方面遮挡落叶的污渍。立面玻璃板釉点自上而下的退晕强化了玻璃的通透感,朝东一侧设置印刷帘,既形成标识又阻挡夏日的东晒。
值得一提的是,纪念品商店投入运营后受到师生和校友的热烈欢迎,目前这个面积不足80m2的纪念品商店平均营业额多达20万元/月,足见其受欢迎程度。展廊的尽端入驻了一家咖啡馆,利用原有场站和站棚作为外摆位,成为外国学者、导师和学生必到的叙谈之地。不仅如此,清晰的改造逻辑及技术节点使得纪念品商店被选作建筑系一年级学生测绘课的调研对象。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校门口曾经的“灯下黑”已经被重新点亮。
除了上课之外,宿舍是学生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因为其生活、学习、交往、娱乐等行为都发生在宿舍。但我国高校宿舍普遍缺乏能够相互交流的公共空间,同学们的交往多局限在寝室内,楼内没有专供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区域,宿舍仅仅被定义为学生就寝的地方。而欧美国家的宿舍定位为学生课堂教育与非课堂教育的衔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之一,其功能设施及公共空间的设计也较为完善,如厨房、自习室、休闲娱乐室等。我们不由得反思,一个好的公共交流空间是能够激发学生凝聚力的,而宿舍作为一个小型社会群体的聚集地,理应依据学生需求创造更加灵活多变的学习生活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调适心理、陶冶情操的良好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接到了对东南大学新九龙湖校区内桃园7、8舍的底层改造设计任务。这是一个典型的高校宿舍布局,8栋外廊式的宿舍楼共同构成一个组团,学生由集中管理的出入口进出。中央两栋宿舍楼的架空底层原为学生自行车库,但随着近年来校园共享单车的盛行,架空层逐渐被荒废,另一方面交流共享空间的匮乏使得校方决定对架空层进行改造利用,打造成可供师生共享、为宿舍配套服务的活动室。
我们注意到,目前高校学生宿舍已经满足了人的生理和安全两个基本需求,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还未实现。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提到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三部分之间逐渐过渡的关系,在本案中我们有理由认为宿舍急需的实际是从外部公共性的校园空间向内部私密的宿舍空间转换的过渡部分,就如家庭的户门与卧室之间需要有客厅一样,学霸们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客厅”。
按照这样的定位,两栋宿舍楼底部的架空层被赋予了新的共享交流功能,并依照学院的不同分别命名为“健雄书院”和“秉文书院”。
设计尊重原有架空层通往楼梯间的两条人行流线,利用狭长的空间依次布置了门厅、多功能室、共享阅读区以及末端的自助咖啡吧与卫生间。靠近入口处的白色盒状多功能室设置了折叠门控制其开合,与由白色穿孔板及格栅围合的户外休息区连为一体,可举办小型沙龙。架空层北向布置了导师室及讨论室,中部为共享阅读区,导师室面向阅读区的墙体局部凹凸成一个个灰色的方形卡座;南侧吴健雄先生的文化展廊则是底层对外的形象展示面,展廊与共享阅读区之间采用弧形半透明的玻璃砖墙与木色的书架构成的沙龙座来分隔。共享阅读区的尽端是自主咖啡吧,这里布置了桌游、飞镖等轻娱乐设施,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氛围。由于层高限制,共享学习区上部喷灰,露出原有结构,与室内浅灰色界面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木色材质又营造出轻松温馨的空间感受。
12 健雄书院布局轴测图
13 健雄书院主入口
14 健雄书院多功能室
15 健雄书院文化展廊
16 健雄书院共享阅读区
17 健雄书院咖啡吧
18 秉文书院布局轴测图
19 秉文书院主入口
20 秉文书院茶室
21 秉文书院沙龙卡座
22 秉文书院开敞学习区、多功能室
以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命名的宿舍共享交流区在空间布局上与健雄书院异曲同工。北侧采用导师室、录音室、会议室与卡座阅读空间交替布局的方式,南侧利用狭长的空间依次排列门厅、开敞学习区、多功能室、舞蹈室、茶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整体风格偏向人文典雅,木质格栅与深灰色水泥板在光影的变换下相互映衬,透露出静谧的人文书院气息。
气势恢弘的校园让师生们自豪,舒适宜人的校园让他们自在。空间的价值除了看,更在于使用和感受。只有当校园的使用者用身体去丈量、用行为去填满这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时,空间的价值才会被真正发挥出来,建筑师要做的是为使用者和空间架起一道桥梁,把空间塑造成适合使用者的“形状”,从而增加其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两个发生在新老校区的微改造案例背后折射出的是过去20年塑造的高校校园、新时期校园的功能转换以及师生的使用需求三者之间的矛盾,如何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考验着建筑师的敏锐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