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与艾略特的清教思想

2020-03-01 00:17林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

摘 要:艾略特的《荒原》以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入手,化用了关于伊甸园生命与死亡的清教神话,映衬出战后欧洲人枯萎干涸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以清教方式重整失序生活状态的悲悯之情。《荒原》吸收古典主义文学元素,丰富了清教思想的神圣维度;《荒原》创造性地大量使用意象,赋予了诗歌现代气息。同时,诗人艾略特的个体生命经验也诠释着清教关于复活、禁欲的思想。

关键词:艾略特 《荒原》 清教

引言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是20世纪享誉英美文坛的杰出诗人。诗品如人品,他的诗歌充满了抽象、晦涩的意象和随意的剪辑、拼贴的修辞,弥漫着浓郁的忏悔气息,满载着知识分子相对于普罗大众的优越感,艾略特的生命也被他的面具人格、强烈的个人经验和他谜一般征服英国文坛的魅力所装点。本文循着艾略特的清教足迹发现其创作中的清教思想,尤以其代表作《荒原》为例,探索这一发端于英国、成熟于美国新英格兰、后随旅英美国作家反向传播的清教思想对英国文学的发展和贡献,思考清教思想对艾略特的创作以及对20世纪整个英国文坛的影响和贡献。

一、清教生活及其创作

艾略特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父亲是商人,母亲是新英格兰地区一所中学的教师。他生活的区域是新英格兰清教思想盛行之地。当年乘坐五月花号躲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首先在美国东部登陆,为了纪念故土,也为了区别于旧世界,这片区域就被称作新英格兰。新英格兰被誉为更像英格兰的地方,这里保持着古朴的英格兰生活方式,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可以看到简·奥斯汀笔下人们的衣着打扮和饮食习惯,这是移民文化的一般规律。移民社群和文化因为脱离了母国而在异国他乡求生存,首先就要在相对保持移民社群稳定性的同时,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袭和影响;而母国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有所改变。母国文化主动求变,移民文化相对求静,这动静的差别形成移民文化比母国文化更保守、更传统的局面,母国文化往往在面对移民文化的时候,哀叹自身传统的丧失和敬佩对方的持守精神。艾略特正是凭借新英格兰文化的熏陶及其现代意识征服了整个英国文坛。

艾略特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虔诚的清教徒,曾写下无数歌咏复活节和春天的诗,希望灵魂向着“沐浴的新生”苏醒。《力与上帝》的诗赞美上帝创造世界的奇妙法则:“万物和谐律动,屏息敬怕,我们轻呼‘上帝在此,上帝即法。”母亲对宗教的态度对他影响颇深,他曾说过,一个现代作家童年时期信奉的宗教对他今后的创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少年艾略特在新英格兰宗教气氛浓厚的米尔顿学院读书,后来顺利进入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大学深造。在哈佛读书的艾略特敏锐感到波士顿已经不是清教徒占主导地位的老波士顿,这是一个日益被自由主义和商业氛围侵蚀而无力招架的地方,虔诚的清教徒到了这里只会感到失望和无所适从。在世俗化弥漫的波士顿,艾略特从诗歌里找到心灵的慰藉。不过家人希望他将来做一位稳定的公司职员,像每个艾略特家族的成员借以肯定自我那样,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继承清教徒的刚直、克己与公德心。

1908年从哈佛毕业的那个假期,艾略特面临继续留在波士顿还是为了诗歌远赴巴黎的选择。在这段空档时期,他创作了一些反映家庭生活琐事的诗歌,例如《金鱼》组诗,里面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意象:“白丝绒”“茶盏”“银勺”“游廊”“华尔兹”“沙滩”“细浪”。对异域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诗歌的梦想,让艾略特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巴黎。在巴黎时期的艾略特和那个时代多数艺术家一样过着贫穷的生活,体验到底层社会人们的艰辛。1911年创作的《牛皮之捷》(The Triumph of Bullshit),就表达了艾略特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热爱。但是艾略特的母亲劝他放弃巴黎的诗歌创作之路,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说,清教家庭的殷切期盼与艾略特的诗歌创作之间总是充满拉扯和张力。

于是,艾略特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宗教题材的诗歌,将新英格兰那套更古老、更严格,不为19世纪自由主义所稀释的清教教规融入创作中。艾略特于1914年创作了《圣塞巴斯蒂安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Saint Sebastian),1915年写了《圣那喀索斯之死》(The Death of Saint Narcissus),他想象那些超越有限而达至终极的殉道者。这两篇早期诗作体现了青年艾略特与世俗抗争、与永恒为伴的勇气和决心。

艾略特对女性的态度也深深烙上了清教的印记,他面对女性的时候非常害羞,不懂也不屑于了解女性,这导致他对女人有一种深深的隔膜感,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诗歌里。《一位夫人的画像》(Portrait of a Lady)就描写了一个年轻人面对女人的声音和她们的调情而感到滑稽和无聊。艾略特所处的时代对女性的评价普遍偏低,虽然艾略特有很多文雅善良的女性亲属,但是这些亲属也无法撼动艾略特对女性的态度。他对女性的态度直接导致其婚姻的失败和心灵的受难史。

艾略特写作诗歌的时候,学习和模仿了拉福格和皮埃羅的创作风格,尤其是拉福格诗歌中的疏离感和消极情绪,不过艾略特的消极思想是他对永恒问题思考未果而产生的。“你我曾经爱得发痴,最后却终究形同陌路,我的心被忧郁放逐,这忧郁在我的世界停驻,不错”(《月的独唱》),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此世之爱短暂的喟叹。后来,他更在《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中描写了世界瓦解的图景,表达了世纪末的忧郁情绪。在1910年发表的《忧郁》(Spleen)里,艾略特刻画了一位衣着得体考究的绅士,他对外在形象的关注阻碍了对永恒事物的理解和追求:“而生活,头顶微秃,鬓角灰白,颓唐,挑剔,全没有神采,手里攥着帽子手套,一丝不苟的西装领带(受了耽搁而有些急不可耐)等待着,站在终极的台阶上。”艾略特等20世纪的欧洲作家普遍有一种世纪末的情绪,表现为消极厌世、玩世不恭。基督教思想一直宣扬弥赛亚来临,当人们企盼的弥赛亚迟迟不来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幻灭感。加上欧洲在20世纪初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普遍弥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当他们在宗教里找不到肯定答案时,人心就变得躁动不安,作家的创作也充满了抽象、变形、无序、混杂的现代性因子。

艾略特创作《荒原》时,“一战”已经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人的精神产生了严重摧残,战争不仅使民生凋敝,而且使人们的灵魂世界也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艾略特敏锐地感知到了这种危机,他于1915年发表的《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就描述了这样的危机意识,以一个资产阶级中年男子在求爱途中的复杂心理,揭示当代西方人对现代文明、对人生的幻灭感。1922年,艾略特发表了蜚声英美文坛的《荒原》(The Waste Land),这为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荒原》写的是遭受危机的欧洲就像荒原一样荒凉,反映了工业社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的生命情感干涸枯萎,揭示了现代人荒原化的生存境遇。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继而加入英国国教,此时的艾略特更加笃定地朝宗教诗歌创作的方向发展。

1943年出版的长诗《四个四重奏》是艾略特创作后期的代表作,这部以宗教为题材的诗歌宣扬“原罪”,要人们忍辱负重,受苦受难,才能在赎罪的炼狱里得到拯救。艾略特正是凭借这部诗集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委会对他的评价是:“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1965年,艾略特逝世,被葬于西敏寺教堂的“诗人之角”。

二、《荒原》中的清教思想

欧美文学一直以来都有在创作中表现清教思想的传统,比如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宗教三部曲,艾略特的《荒原》,以及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等,这些作品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美好的人间居所——花园——的失去和复现,它与《圣经》中的伊甸园神话有某些文化渊源。《圣经》的伊甸园神话讲述了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创世记》2:8)。人违背了上帝的禁令而犯罪,上帝就把他们赶出园子。直到耶稣再来,人间乐园得以复现。因此,伊甸园神话包含创造、原罪、拯救与得救等神学议题。

《创世记》中的伊甸园神话是希伯来《圣经》的生命赞歌,告诉人们宇宙的起源、人的来历、两性繁衍等奥秘。《荒原》第一部分戏拟了伊甸园神话,其标题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死者葬仪”作为现代创世神话的开头,创造伊始就是死亡表演的舞台。诗里反复提及死亡、绞死、尸首等与活着相反的状态,向读者展示出与传统创造观念完全相反的意义空间,生死对照带来强烈反差和心灵震撼。诗歌一开始用季节的急促变换隐喻人们生活的忙乱和对时光易逝的恐慌感。诗人描写“四月”,用了“残忍”“回忆”“迟钝”“遗忘”等词语,这些词汇写尽了仲春时节的易逝感。春天里大自然竞相生长,但总有一些迟到的赶不上竞争的脚步,所以诗人用了“恐惧在一把尘土里”这样高度拟人化和倒装的句式表现这种感叹,它的本意是土里晚出的种子面对春天的流逝,面对死亡的迫近而心怀恐惧。

《荒原》里的上帝是被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异化的超越者,他已经不关心生命的创造,而是囿于抽象的清教思想和概念。“什么树根在抓紧,什么树枝在从这堆乱石块里长出?人子啊,你说不出,也猜不对,因为你只知道一堆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人子”的概念首先出现在《旧约·但以理书》,指拥有神威却披戴人形的活体,在《新约》里特指上帝的儿子。“偶像”是多神崇拜的产物,“一堆破碎的偶像”寓意偶像崇拜之盛。在耶稣时代,很多人也将耶稣视为拥有生命繁殖力的神人。但是中世纪的欧洲人将耶稣偶像化,耶稣这个原本具有赐予生命的神被抽象化为宗教符号。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生命的竞相生长,却不被造物主之子所觉察,他反而被异化的宗教所捆绑,成为大自然的囚徒,被“太阳鞭打”,变成诗人眼中的“敌基督”。

第二部分“对弈”先写一对有钱夫妇的交流,他们的对话几乎充满了无意义和重复的聒噪,体现了主人公贫瘠的内心世界。“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现在我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我今晚的情绪很坏,是的,很坏,别离开我。”这对夫妇有着诗人自身生活的影子。艾略特的清教思想令他对女性抱有很多负面看法,认为女人没有深刻思想,女人的很多行为举止幼稚而不可理喻。诗人与薇薇恩的婚姻令他十分厌烦,妻子经常歇斯底里地发作,让艾略特感受不到婚姻的愉悦。艾略特将私人生活的片段和细节融入其诗歌创作中,自由穿梭于现实和想象世界。紧接着,诗人写了伦敦下等酒吧的生活,诗里的对话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随意结合导致的悲剧,女孩堕胎五次的景况与主人公麻木的内心世界构成强烈反差,“没办法……是我吃的那药片”,言语间对生命的消失既无可奈何又无所谓。这段描写发生在餐馆即将打烊时,死亡的气息与日落的景观叠合在一起,透露出末日审判的意味,这正符合诗歌浓郁的清教色彩。

第三部分“火诫”的原文是fire sermon,如果说诗人用水表现生即死的辩证关系,那么火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受制约的“情欲之火”。“火诫”取了“情欲之火”与“十诫”的综合意象。首先出场的“渔王”暗含对拯救的渴望。渔王是生殖力的象征,在他老年患病后,肥沃的土地变为荒原。少年英雄带着一把利剑寻求圣杯,以便医治渔王,使大地复苏。诗歌也着力刻画了城市中失序的两性关系,包括顾客与妓女、普通男女职员,其中充满了荒唐的行为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泰晤士河上漂浮着夜游客人们乱扔的空瓶子、包食物的薄纸、香烟头等,这种混乱的景象契合了混乱的男女关系;还有表现颓废的只言片语,如“白骨碰白骨的声音”“粗俗的法语”“堕落的时候”“厌倦又疲乏”“堆满灰尘的树”等,这些细节让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凌乱和无序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诗人指出,只有通过宗教,才能点化荒原上执迷不悟的人生;只有弃绝一切尘世的欲念,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圣洁生活。

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仅十行,昔日腓尼基水手因无节制的生活而葬身大海,讲者用悲哀的语调告诫同胞,“外邦人还是犹太人/啊你转着舵轮朝着风的方向看的,/回顾一下弗莱伯斯,他曾经同你们一样英俊和高大”,暗指现代人因纵情享乐而离死亡不远,并含蓄地进行规劝。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依据《圣经·何西阿书》中先知何西阿的教導展开。《何西阿书》讲述了先知何西阿赎回跟随外邦人的妻子,而英俊的外邦人跟迦太基的战士一样。虽然先知没有交代带走妻子的外邦人后来的生活景况,但是诗人在此几笔勾勒了他的生活,展现了神话与历史超越时空的对话。

第五部分“雷霆的話”很明显化用了伊甸园上帝审判的意象。这对情侣有关活的和死的讨论沿用了蛇引诱女人吃禁果的情节,蛇对天真的女人说吃了果子“不一定死”,重新解释了上帝“吃的日子必定死”的禁令,《荒原》的男女说“当时/曾经活的,现在是死了”。前者是从或然率的角度讲,后者是从时间历史的维度说。这里特别强调“有岩石而没有水”,而《创世记》提到从伊甸流出的水滋润园子,四条河流分别是比逊河、基训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耶稣死时只有石头,没有水;只有雷声,没有雨。诗人用《圣经》的意象表达了对战后整个欧洲荒芜的自然、荒凉的社会、荒唐的人心之看法。伊甸乐园男女偷吃禁果以一种现代性的面目表述为“片刻献身”;“一个谨慎的时代永远不能收回”,意为这样的惩罚延及诸代。“讣告”比喻上帝对人类的审判书,审判书绝口不提人吃了智慧果以后的存在价值。“我应否至少把我的田地收拾好?”一语仿照了该隐杀死亚伯后回答上帝的询问:“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世记》4:9)这是一种在巨大灾祸面前的自我保护,也是残酷的淡然。最后的“阿基坦的王子……受到废黜”和“西罗尼母”又发疯了是诗人的自况,当时诗人的精神世界几近崩溃,作为诗坛王子一般被拥戴的艾略特正经历着创作枯萎的恐慌,“发疯”一方面是真实景况,另一方面也是对创作不尽如人意的自嘲。

《荒原》里的清教思想体现了艾略特对人的原罪、禁欲、复活等宗教问题的思考,总基调是哀伤颓废的,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现代西方社会远离神圣的批评和否定态度。如果《荒原》只是对清教思想的现代性继承,它也不会赢得如此广泛的赞誉。作为古典主义学者,艾略特赋予《荒原》古典主义的贵族气息。

三、《荒原》的新古典主义思想

《荒原》浸润了浓郁的古希腊文化因子,英国本土丰富的神话传说亦给予他创作的灵感,喷薄奔涌的意象更让他的诗歌充满现代感。有学者形容,这首诗可以看作艾略特作为现代都市生活的古典学者面对日益荒原化的古代文明、日益萧条的城市生活、日益枯萎的现代人的心灵发出的喃喃低语。《荒原》里反复提到“腓尼基水手”“翡绿梅拉”“迦太基”等古典时代的文化符号,诗人将它们挪用到现代生活语境,让古老的文明与现代思想进行对话。《荒原》的创作曾受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和魏世登女士的《从仪式到传奇》的启发。这两本书均提到一则古老的欧洲传说:干旱的土地由一位生病的老渔王统治,年轻的骑士要到达一所凶险的教堂找到圣杯医治老渔王,大地才能重新获得生机。整首诗就以这样的繁殖神话为背景,既感慨于欧洲及欧洲文明遭受的创伤,又以譬喻的方式表达了对欧洲从荒凉的状态复苏过来的美好愿景。艾略特对爱尔兰民间传说极为熟稔,《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中的少男少女就出现在《荒原》的章节里。不过,诗里的园子已经不是《圣经》里的伊甸园,而是爱尔兰民间传说里种植药草的园子。在传说中,伊索尔德用药草医治了特里斯坦的伤口。当然,这些文字是以零碎的、有意义的回忆拼凑起来的,让读者在古今时空的转换跳跃之间应接不暇。

《荒原》中的“对弈”化用了古典主义剧作家弥德尔敦(Middleton)的《女人谨防女人》的情节。该剧讲述的是公爵爱上一位已婚妇女,他的仆人利用下棋的机会邀请已婚妇女的婆婆前来,与此同时公爵与这位已婚妇女相会。艾略特欲将神话传说和现实结合起来,突出超越文明禁忌的原始结合,以及生命繁衍的永恒主题。诗人以此对伊甸园故事里的男人、女人,以及蛇的关系进行了戏仿。蛇引诱女人伸手去摘智慧树上的果实,女人吃了,还劝说男人也吃。女人容易受到诱惑,似乎是这两个情节的共通之处。这当中还引用了古罗马神话翡绿梅拉变形的故事:翡绿梅拉没有受到诱惑,被暴力伤害的她变形为夜莺,千百年来不住地鸣叫,使人们不能忘记她的遭遇。诗歌表现了不同于伊甸乐园流传至今的引诱与被引诱的两性观。诗歌接着展现了现代情侣之间的絮叨,徘徊在厌恶与不舍的情绪之间,复制着两性从最初相互吸引,到遭遇诱惑,再到勉强凑合的生活模式。

《荒原》的新古典主义元素丰富了该诗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诗中浓郁的清教思想,让他的诗歌插上现代主义的翅膀,在人文主义的理想国中遨游。这种诗风引领着当时的诗歌风气,很多美国诗人前往英伦写诗,激扬文字,活跃了英国诗坛,英国文艺思潮也由此走红。

四、新英格兰清教思想对英国文学的发展

与艾略特同期移民英国的还有美国诗人庞德,这两位域外诗人在英格兰国土绽放异彩,艾略特更在英国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新英格兰的清教思想比英国的更加传统,这一点可从霍桑的《红字》中看出端倪。霍桑生活的时代距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难以想象的是清教徒们在英国所受的残酷迫害在美洲以新的形式发展演变,表现为清教徒们残忍虐杀异见人士。《红字》里的女人脖子上佩戴着字母A游街,衣服上也始终绣着字母A,就像该隐的记号那样,时刻提醒人们她曾经犯过什么罪。宗教不宽容反而催生了很多新教派的产生,突出的例子就是耶稣基督后期的使徒运动,俗称摩门教。紧张压抑的宗教气氛很难在短时期内消除,其影响往往延及数代。艾略特生活在这样的文化传统里,内心深深烙下了传统的印记。反观此时的英国、法国、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一系列社会革命后,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人本主义思想盛行。当时的英国社会,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等具有现代色彩的文化流派竞相登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人心。所以,当艾略特遇上英国时,他的感触是“新英格兰的乳头里渗出的……都是稀薄的奶水”。庞德对他的影响也令他开始远离新英格兰保守的文化传统,而大洋彼岸现代性的文化气息令他着迷。但是经历了“一战”的欧洲,原本已经稀薄的宗教文化变得更加冷淡,人心因远离神圣而变得荒漠化。经过一段时期的追逐潮流,提前意识到现代性弊端的艾略特开始回归宗教诗歌的创作,从养育他的新英格兰文化传统里重新吸收养分。无论是《荒原》里用《圣经》典故探索现代社会人心的荒芜,还是《四个四重奏》里的受难题材,都认为无止境的欲望导致人们生活在无序和败坏中,禁欲有助于净化人心,通往圣洁之路。

英国文学自文艺复兴始,诞生了一大批优秀杰出的写作宗教题材的作家,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等宗教文学三部曲在古典主义语境下探索《圣经》故事区别于中世纪的崭新意义,并融入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思索。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对文艺复兴时期过度膨胀的人性的矫枉过正,再思人文主义的启蒙意义。20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坛是诗歌鼎盛的年代,诗歌普及的程度非常大,当时出征的士兵随身携带一本诗集是很时髦的事,战争间歇阅读诗歌蔚然成风。艾略特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里,在稳定的银行工作之余创作了数十篇诗作。与薇薇恩的婚姻,虽然没有使艾略特成为好丈夫,却让他成为一名诗人。

《荒原》的创作极大地推动了英国文学的发展,首先是意象的反复使用使诗歌获得了广泛的象征意义。《荒原》使用最多的意象是“水”“火”“大地”“石头”“女人”等与自然联系比较紧密的事物。水象征了生命和死亡,以及生与死的辩证关系;火象征了不受制约的欲望;荒芜的大地象征受创伤的欧洲。在当时的英国诗坛,还没有如此普遍使用意象的詩人。意象的语言不是直接反映事物,而是用一种神秘莫测的隐语提起事物,让东西逐渐复活起来。意象的多重使用使得诗歌在整体上含义模糊,结构紊乱,象征含义大于实际意义。这种创作方式繁荣和发展了欧洲现代主义文艺理论思潮。

艾略特对英国文学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带领英国读者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新英格兰的清教思想和文学。艾略特的卓尔不群,他对完美的追求,以及他近乎无理的独身禁欲,让他的生活隐藏在面纱中,让人们对他谜一般的生活产生了好奇。艾略特对宇宙、自然、人生的哲思,他对英国社会荒原般的生存景况的深深忧思,都打动了英国读者的心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诺奖评语以简洁的笔锋触摸到艾略特诗歌的精义,先锋、前驱是他的诗歌赢得大批读者的标志,更是他征服英国文坛的秘密所在。

总结

满载着清教徒的五月花号将英伦最纯粹的宗教种子洒向蛮荒的新大陆。四百多年后,一位新大陆的诗人循着当年朝圣者的脚步开启了他的精神寻根之旅。他以清教徒海外后代的面目审视着祖先们留下的思想遗产,以古典主义学者的身份穿梭于神圣与世俗之间,以悲悯之情触摸着现代欧洲人荒原般的精神世界,以朦胧的意象诠释着他对人们理性生活的感知,以生活的苦难将所持守的真理道成了肉身。他的《荒原》从《创世记》的园子说起,以生命与死亡这一永恒哲思应对现实中人们生活的困境。他描写的超越者已经蜕变为现代西方工业社会的异化力量,成为干瘪的宗教符号。他从当下人们无序的男女关系引出清教禁欲生活方式的拯救功能,他渴望西方现代社会从象征混乱和死亡的荒原复归创造和孕育生命的伊甸园。他谜一般的生活、鹤立的才情、敏锐的时代感知力、深沉的忧思,彻底打动了英国读者的心,并征服了整个英国文坛,极大地繁荣和发展了自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狄更斯以降的英国文学。他就是睥睨古人、遗世独立,注视着欧洲大地,永不再回来的傲慢的艾略特。

参考文献:

[1] 林德尔·戈登.T. 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M].许小凡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2] T. S.艾略特等.中国翻译名家自选集:荒原[M].赵萝蕤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3] 李思孝.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之一般项目(批准号:GD18CWW04),“希伯来经典与中国古典文学女性群像的跨文本阅读”

作 者: 林艳,宗教学博士,深圳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希伯来圣经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艾略特荒原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章鱼心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义谈艾略特“创作前意识”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难忘雪漫荒原夜
致冬末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