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宵绪
1.保障医院资金安全和资产完整。
医院在日常运营中,需要使用和消耗大量的资金、资源。如果内控力度不强,就很容易出现资金挪用、资源浪费的情况,带来了财务风险,损害了医院资金结构的完整性,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医院的健康运营。通过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则能够用完善的制度条款,对医院各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减少了违规使用资金、资产的情形。
2.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医院要发展,一是要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二是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才能得到病患的认可与信赖。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益,这样就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改善医院的硬件设施,引进更多先进设备、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实力。另外,还可以设立专门的“优秀服务奖”,让病患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打分,根据评分颁发奖项、奖金。通过物质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服务病患的积极性。
3.有效预防腐败,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近年来医院中个别医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抹黑了医院形象,损害了病患权益,而且容易在医院内部带来不良风气,必须要坚决予以制止。完善财务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内控水平,可以对医院资金、资产的使用形成立体化的监督,有效杜绝了“吃回扣”等腐败现象,既可以保障病患的权益,又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对医院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1.财务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适应医院改革发展要求,财务部门对于内控制度的作用和价值有了更高的重视,根据新形势下医院经营活动开展需要,在原来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调整,例如增加了全面成本考核、成本信息反馈等内容。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这些好的财务内控制度,却并没有严格的执行和落实,也就无法为财会工作产生相应的约束、指导。调查发现,医院的一些科室还是存在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财务管理模式单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内控制度价值的发挥。因此,医院在提升给财务内控水平时,既要关注制度本身的完善与优化,也要重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2.审计监督机制缺失。
现行的财务内控制度中,核心内容仍然是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而忽视了财务风险的事前预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内部审计的缺失有直接关系。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对财务内控制度的审计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目前很多医院还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往往由财务部门代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内部审计的作用。还有就是监督机制匮乏,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财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存在思想上懈怠、行动上轻视的问题。对于财务工作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行为,没有通过事前审计、事前监督,及时的发现、指出,进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3.财务内控制度创新力度不足。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会计管理要求的提升,迫切要求财务内控制度也随时的调整、创新和优化。例如,现阶段多数医院都引进了财务信息系统,财会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财务内控制度、方法,必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开展要求。根据调查发现,许多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虽然在细节上有一定的调整,但是整体框架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创新。财务内控方法单一,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不强,现有财务内控制度与医院财会管理要求脱节,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都会成为制约医院整体财务水平的客观因素。
1.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现有的财务内控制度如何得到贯彻落实,是医院管理层和财会人员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是在医院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切实增强内控意识。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领医院全体职工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其次,重视事前预算和风险防控。财务预算管理是落实内控制度、提高内控水平基础。结合以往医院经营活动开展情况,通过编制预算方案、监督预算执行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各项支出合理、合规。
2.设立内审机构,创新监管理念。
医院应建立一个由院长监督、纪检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机构,只有在最高领导的监督及独立的机构负责下才能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公平性,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医院整体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兼容并举。内部监督就是指审计部门参与医院较大项目的审计并同时进行监督核查。外部监督就是指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税收部门和物价部门等同时对医院进行监督,控制腐败等问题的发生。内外部监督的有效实施能够强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
3.搭建财务信息平台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要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分析,制定内控制度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的测评标准。进行全院的内部控制的检查,建立统一控制制度评价考核体制;成立资费成本考察指标体系,展开成本解剖评估。重视信息技术的引进,并尽快构建财务信息管理平台,按照现行的财务内控制度,要求财务人员熟练掌握该系统的操作技巧,实现对医院各部门各经营活动的密切监管。通过第一时间发现异常信息和违规操作,彰显财务内控制度在风险预防、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医院的财务内控水平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在医院的不同发展阶段,财务内控制度始终发挥了财务风险监管、资金资源优化配置等重要作用。新医改背景下,现行的财务内控制度也存在内容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到位的问题,实际价值受到了削弱。从医院的长期发展考虑,必须要重视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优化工作。既要立足于医院业务实情,不断创新内控制度,同时又要重视制度的落实,帮助医院切实提高财务风险和隐患的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