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2020-03-01 06:24曹春玲
绿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山林绿叶笔记

◎曹春玲

本期专题《永远的胡冬林》的选题策划,始于今年夏天。编辑部在讨论选题时,不知怎么就聊起了已故作家胡冬林的故事,以及胡冬林一家两代人坎坷的命运,一聊就是一个下午,心情沉重又意犹未尽,大家都觉得,我们应该为胡冬林先生做些什么。总编辑杨明森先生说,《山林笔记》快要出版了,《绿叶》杂志应该出一期专题,告慰英年早逝的胡冬林,否则我们无法心安。

不久,《山林笔记》出版上架,我在第一时间订购了一套。收到书的当日,捧读到深夜。如《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先生在《山林笔记的多元性》一文中所言,“阅读《山林笔记》,的确是一种涤荡内心杂质、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境的激动人心的体验。”

8月24日,胡冬林《山林笔记》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当日北京大雨。我刊编辑冷杉一大早从京城南四环赶到城北,在会上约到了一部分作家的稿件。

专题《永远的胡冬林》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两个问题。《山林笔记》是怎样一本书?胡冬林是怎样一个人?

《山林笔记》是怎样一本书?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的中国好书榜单推介:“这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山林生活日志,这是一部关于大森林、野生动物、山民生活的全景记录。全书两卷三本,洋洋118万字,写的是大森林见闻、故事、生活、快乐以及无奈、愤怒。这部没有任何虚构的日记体散文,被誉为用生命完成的生态文学精品。”

专题中,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说,《山林笔记》让我们看到了胡冬林那些年守护、深入、书写长白山的日日夜夜,注定会成为一部留得下来的书。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任白说,我看他各个时期的文字,都能感觉到一种元气。仿佛一字一句都是被长白密林里的腐殖质和负氧离子所孕育的生机孵化出来的,像人参一样蓄满天地精华。而这精华的核心其实是爱与信——对大自然毫无保留的热爱和对生态写作事业的从不迟疑的坚信,这种爱与信彼此激发,彼此加持,最终汇聚成巨大的能量。

本刊总编辑杨明森先生提示我们,研究胡冬林的作品,一定要同时研究胡冬林的行为,否则,就可能把胡冬林读浅了,读窄了。

那么,胡冬林是怎样一个人?本期专题有两篇大稿,一篇集纳。

从青年时代就与胡冬林一家产生交集和友谊的杨明森先生,一直在心中缅怀和书写着胡冬林。本次专题,我们邀请他撰写一篇文章,他欣然同意,但下笔深沉。编辑初读《长白不老》,就不禁泪目。文章排版后,杨先生还在不停打磨文章,改了一遍又一遍,自己还是不满意。最后,硬是在编辑的“逼迫”下,才停止“自我折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篇文章中,杨先生强调,“胡冬林已经成为生态文学的一面旗帜、一种标志、一个符号。”围绕这一论点,杨先生不吝笔墨,讲述了胡冬林与野生动物和生态保护的三个故事,以及胡冬林为什么如此关注野生动物,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了为什么在(这个特定时期)会产生胡冬林?读后深受启发。

专题另一篇大稿,是与胡冬林从未谋面的李景平先生专访胡冬林的妹妹胡夏林女士——《胡冬林的生态文学世界》,也是我刊“生态文学访谈录”的系列文章之一。这篇文章,谋划早,动笔快,很早就写好了。胡夏林女士在东北的小镇连续几个晚上熬夜撰写,初稿超过两万字,经过几道编辑,压缩到一万多字。

为了让关心胡冬林的读者先睹为快,这一次,我们先行在“绿叶杂志”公众号上发布了,而且,为了弥补《绿叶》杂志单色印刷的缺憾,特意配发了胡夏林女士提供的三张珍贵图片。这篇长文,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全面讲述胡冬林生活和创作的文章。

胡夏林在朋友圈留言说,这篇访谈做得很辛苦,除了颈椎的酸痛,另外要经受的是回忆关于亲人的点点滴滴。那是同样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才能感同身受的……在此,我们只能献上对胡夏林女士深深的感谢,感谢她对《绿叶》的信任和支持!

张守仁先生等人撰写的《我有个亲人在长白山》,集纳了数十位文学评论家、作家,以有胡冬林的亲友们对他的回忆和思念,如一幅幅不同侧面的剪影,帮我们尽量去完整勾画胡冬林的画像。

《山林笔记》是怎样一本书?如果你已经意识到我们是自然的一份子,应该去读一读。胡冬林是怎样一个人?一个专题几篇文章,仍然是片段。然而,只要读了,你一定惊叹,世界上居然还有那么可爱的、单纯的人,他就是胡冬林,他写了一本了不起的书。

也许,很多年以后,不仅你记得他,你也会让别人记得他。

猜你喜欢
山林绿叶笔记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绿叶 稳步向前
绿叶 奋发有为
绿叶 饮水思源
城市山林
绿叶 至善至美
如果相爱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