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链”就是加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缺失环节招商力度,加快完善新兴产业链;“延链”就是积极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向上下游延伸,实现与现代服务业等深度融合;“强链”通过寻求战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等,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强筋壮骨”,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行动方案》,实施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工程,重新梳理城市的产业链,让这些产业链强链补链,让更多依附于产业链的企业得以发展。
打造标志性产业链。按照《行动方案》,我市将建立重点产业链培育清单;主动对接制造强省行动计划,聚焦优势领域,建设标志性产业链;围绕5G+、工业互联网、模具、伺服电机、减速器、高分子膜材料等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四基”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编制发布《宁波市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项目目录》,打造特色产业链。
推进产业链配套建设。按照《行动方案》,我市将全面分析产业链的断链、缺链环节,编制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目录;加强本地产业链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库建设,实施龙头企业本地化配套计划,提升本地配套能力。瞄准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和创新机构,建立产业链、创新链招商目录,开展精准招商。
强化产业链创新载体支撑。按照《行动方案》,我市将围绕创新链提升,强化技术创新载体建设,优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集聚机制,打造一批高能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围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一个重点产业布局一个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强化现有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提质提效;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试点示范应用场景,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木在制造业、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宁波软件园、宁波华为鲲鹏生态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引导小微企业入园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