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忠
(广东警官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0)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高校思政课的两大基本环节,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公安院校而言,为了更好地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在“教、学、练、战”一体化向实战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的导向下,思政课在理论教学中更加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公安部《全面加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实战,创新教学手段。在此,公安院校思政课及其实践教学必须体现公安教育的特色和需要,让公安院校大学生在实践教学的学习体验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了解和认同来增强从事公安政法工作的忠诚感。“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服务公安工作、打造忠诚卫士为宗旨。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构造。”[1]公安院校在探索实践教学及其创新的过程中,基于“高能模式”的实践教学创新,是进一步做好和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尝试和重要方式。
就其性质而言,高校思政课首先是“理论课”。然而思政课作为一个遵循人的思想发展规律来塑造人的正确思想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需要延伸为“实践课”。高校思政课是在思政教师主导下的大学生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体现了教师主导性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实践的统一。
从整体进程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延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谓理论教学,主要是教师对思政课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思想以及相关内容信息进行课堂讲授和传播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课堂学习的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理论教学侧重于内化的过程。所谓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相配套、相协调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根据思政课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思想以及相关内容信息来组织和设置课外学习的过程,“更是要通过实践体验引导大学生认识和把握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能力,坚定信念,将书本知识、理论学说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2]在这一意义上说,对于大学生而言,实践教学侧重于在内化的基础上不断外化。简言之,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实践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理论教学以实现课程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根据上述分析,相对于理论教学过程而言,实践教学更为突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体验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渗透性原则。一方面,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编剧者”,大学生则是“剧中人”。大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的“剧本”中不断演绎“剧情”、展现“剧情”甚至创造新的“剧情”。实践教学实质上就是大学生自觉参与、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社会活动过程。与此同时,主体性原则还意味着作为实践活动“剧中人”的大学生是在个人与集体相统一的团队合作中来进行学习体验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既强调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又提倡集体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教育。”[3]另一方面,所谓渗透性原则,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间接介入,大学生则是直接融入。大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教师所设置的情景和环节之中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体验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教师并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直接的理论讲授和课程指导,而是大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社会实践流程来进行学习和体验。实践教学实质上也是思政课把教学目的内容渗透到具体情境和社会实践之中的隐性教育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图渗透到相应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之中,突出的是融合中的渗透。”[4]在这一意义上说,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与渗透性原则是相容相通的,是大学生自觉自主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以四门思政课为主要载体的课程实施活动。对于公安院校而言,思政课教学需要结合公安工作的特点实现教学创新。”[5]思政课本身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导向和现实要求,同时,对于公安院校而言,由于培养公安工作人才的实际需要,在思政课上也特别需要强化实践性的教学导向和现实要求。思政课的实践性导向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导向决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从办学特色和课程建设上看,公安院校思政课是公安院校根据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和总体要求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推进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课程体系。也就是说,公安院校思政课在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带有一定的特点。这种特点之一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战化教学的意义,适应“教、学、练、战”一体化向实战化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实战化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更加强调面向一线、面向岗位培养人才。”[6]因此,在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导向下,思政课也应不断适应实战化教学的需要,展现实战化教学的特点,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上让思政课能够结合公安特色,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公安院校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获得实战性的体验。
当然,如前所述,思政课首先是“理论课”,体现了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政治教育的现实逻辑。在这一意义上说,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不能完全按照公安专业课程来实施实战化教学,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目标也不能等同于公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键和重点是培育“思想”,学习“理论”,而不是掌握“技术”,不是熟悉“业务”,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理论教学中所形成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完全按照实战化教学模式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把实战化教学的一些具体思路、方法、要素、题材应用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过程,使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具有实战化特点的学习体验,更突出解决问题的实践要求,更好地体现思想教育与实战教育的统一。“思政课天然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要将二者融合起来。公安院校的思政小课堂要与社会思政大课堂紧密结合,丰富学生学习理论、认知国情、砥砺品质的载体。”[7]在这一意义上可以明确,在实战化教学导向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所要构建的实战化学习方式、实战化体验方式,实际上是类实战化,是思政课天然具有的实践性特点的一种推进和拓展,也是公安院校建设思政“金课”的重要内容。在类实战化的创新推动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能够让大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并通过实践教学的“忙”与“活”推动整个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不断提高。
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以及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发展,公安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需要在课程建设中进行积极创新,建立和尝试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来营造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学习体验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使实践教学更有成效、更有特色。这是公安院校建设思政“金课”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其中,参考当前公安院校的相关做法,根据广东警官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近经验,“高能模式”是适应这种需要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一种尝试。
“高能模式”之“高能”,是指高超的本领、高强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良好的理想信念、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合作精神、意志品质,“高能”实质上就是形容能够卓有成效地攻坚克难和解决问题的人。按照这一理解,在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意义上说,建立“高能模式”的目的,就是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设计成大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攻坚克难和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过程和社会实践方式,就是要通过实践教学的创新来促进公安院校大学生知识能力的成长。“人的多方面能力和品质只能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来,实践创造的外化—内化—外化的反馈过程,有助于教育对象在实践中成长。”[8]“高能模式”就是一种旨在培养和展现公安院校大学生高超的本领、高强的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
具体来说,“高能模式”是根据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来构建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在思想教育与实战体验相结合的过程中进行解决问题、层层通关和争先创优的社会实践创新方式。
之所以探索和尝试这种实践教学的新方式,就是为了在适应“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向实战化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推进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并进而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造有利条件。在此,这种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通过“高能”的社会实践模式来延伸和拓展课堂理论学习的时空从而让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忙”与“活”的“实战”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思想历练,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整个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主体性,通过“高能”的学习方式来增进整个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互动性、实践性。“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风格更加时尚,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9]在“高能模式”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通关情景中既要进行团队协作和共同攻关也要充分发挥个体能力和贡献个体智慧,也就是在“高能”的活动中培养“高能”同时也展现“高能”,每个人需要良好的理想信念、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合作精神、意志品质来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这样一种类实战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犹如让学生置身于“破案”的实践工作之中,在“破案”的情境设置中进行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思政课教学的活力、动力、魅力、吸引力、引领力。这是公安院校思政“金课”之含金量的重要构成要素和重要特色之一。
从实践教学的基本架构上看,“高能模式”=“学习主题”+“理论内容”+“社会实践”+“总结汇报”。按照广东警官学院近年来的尝试和做法,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学习主题”是指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的核心问题,如根据《毛泽东选集》中一段关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理想目标的论述来设置主题“学习概论课,探寻新理想”,并把“毛泽东提出的理想目标是什么”作为整个活动及其最后解答的根本问题。“理论内容”是指融入整个活动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党的理论、教材内容、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并从中精选出一些信息编制成测试题目和情景案例。“社会实践”是指在教学计划和学习主题的导向下,学生参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并对所设置的理论内容进行体验学习。“总结汇报”是指学生在完成“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参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陈述。
基于“高能模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置、对基本架构进行具体安排的由多个实施步骤和多个实践环节有机构成的流程化模式。首先,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活动情景。“高能模式”是服务于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实践活动方式,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是围绕着思政课之理论内容来组织设计学习目标和活动情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下制定实践主题并有针对性地把教学内容以解决问题通关达标的实战化方式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活动情景之中。这一步骤是整个“高能模式”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阶段,决定着整个实践教学的进程和效果。其次,组建学生团队,下达实践任务。“高能模式”的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合作、组长负责的方式来共同参与整个学习体验过程。再次,层层通关晋级,边做边过边学。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在教师所设置的“高能”情境中进行“高能”实践,在每一关的测试题目和情景案例中不断“破案”获取下一关的通关线索从而增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展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参与者能够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以期达到“边做任务、边过难关、边学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效果。
在实践环节上,“高能模式”实践教学的一例:1.发放学习资料。2.第一关:“《毛泽东选集》的论述与问题(并从中破解通关信息)”。3.第二关:“登录邮箱回答理论测试题(并从中获取通关信息)”。4.第三关:“登录邮箱观看开国大典视频(并从中破解通关信息)”。5.第四关:“前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并从中获取通关信息)”。6.第五关:“登录邮箱学习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并从中破解通关信息)”。7.第六关:“到达学校指定地点汇报学习进度”。8.提交实践报告。其中,每一关所涉及的案例、信息、题目等经过更新替换后即可为此后的参与者构建新的学习主题和任务过程,其它思政课程亦可通过具体内容的更换来开展实践教学,“高能模式”在操作上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最后,提交实践报告,开展争优评选。在完成“高能模式”的全部任务后,各组学生撰写和提交总结性的实践报告,教师进行点评并按照完成任务的效率对展现出“高能”的先进团队进行评优。
坚持守正创新,加强教学改革,是公安院校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公安预备役警官的重要任务。[10]公安院校基于“高能模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以加强和推进理论教学为基础,以适应和展现实战化教学为导向,以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高能”为特色,是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中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体验有机统一、显性思想教育与隐性思想教育有机统一的积极尝试和创新探索,是思政课的实践性内涵在丰富多样的“高能”活动形式上的具体展开,从实践教学形式上的创新来适应公安教育内涵发展,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和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益方式。此后仍有待于进一步结合公安教育的实际,在课程改革创新和总结经验基础上用“高能”方式进一步打造思政“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