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下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2020-03-01 19:52吕圆圆欧钰娟
经济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贸关税摩擦

吕圆圆 欧钰娟

一、中美经贸摩擦回顾

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贸易和投资等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但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2018年至今,美国以双边贸易失衡为由单边向中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并持续升级,同时在关税、产业政策、科技三个重点领域向中国进行全面施压。

(一)关税领域

特朗普政府将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作为执政的重要任务之一,反复要求主要贸易伙伴削减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首当其冲地成为美贸易打击的主要对象。2018年至今,美国对中国主动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连续发起三轮加征关税,涉及商品金额共计5500亿美元,基本覆盖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全部商品。

第一轮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2018年3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基于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对华调查结果》(简称《301调查报告》,《USTR 2018A》)。根据这份报告,特朗普发表总统备忘录,呼吁打击来自中国的“经济侵略”,并指示美国政府对来自中国的500亿美元货物征收额外进口关税,限制中国对美投资。次日,美国宣布采取232措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分别加征25%、10%关税,正式开启中美经贸摩擦。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中止对美实施实质相等的减让和其他义务,即对自美进口的7类128个税项产品加征关税。6月15日,美对华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政府发表声明,对涉及1102种产品总额500亿美元商品分两批加征25%进口关税。受此影响,中国开始等额对500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加征25%反制关税。本轮加征关税的商品集中在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涉及河北省商品343项、出口额25.5亿美元,占河北省对美出口16.9%。

第二轮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第一轮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后,尽管中美双方在北京和华盛顿进行多轮谈判磋商并达成基本共识,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层层加码“极限施压”策略。2018年9月18日,美国政府单方面撕毁《中美经贸磋商的联合声明》,宣布自9月24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的5745项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进口关税,并将于2019年1月1日将加征关税税率上调至25%。此后,中美双方持续进行多轮谈判,特朗普一方面不断推迟关税生效的正式日期,另一方面继续执行漫天要价、层层加码的极限施压策略,持续升级经贸摩擦。至2019年6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正式将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原先的10%提高至25%。同日,中国宣布将对进口自美国的5207项约600亿美元商品按照四档不同税率加征5%~25%不等的关税。本轮加征关税商品集中在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纺织品领域,涉及河北省出口商品330项、出口额15.5亿美元,占河北省对美出口10.2%。

第三轮对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2019年8月13日,美方正式开启第三轮加征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自9月1日开始分批对进口自中国的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元首在G20大阪会晤中达成的“大阪共识”,持续加剧经贸摩擦的情况下,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8月23日宣布反制措施,即9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商品加征5%~10%不等关税,主要包括汽车、大豆、原油等商品。同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再次加码施压,宣布将前两轮共计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已经实施的25%提高至30%,并将第三轮约3000亿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原计划的10%提高至15%。目前,美国对华加征的三轮关税将基本涵盖所有的中国出口美国商品。据测算,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美国对中国进口加权平均税率累计上升约21个百分点,极大损害了双方经贸。

(二)产业政策领域

近年来,美国政府及学界炮制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伤害论”,指责我国产业政策。2017年8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中国开展301调查。美国政府发布的《301调查报告》认为,中国政府的国有经济主导模式、财政支持等相关产业政策,导致钢铁和铝制品等多个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情况,并通过出口倾销对全球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冲击了美国钢铁、汽车等行业的就业,损害了美国国家安全。根据报告,美国宣布采取232措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分别加征25%、10%关税,正式开启中美经贸摩擦。

事实上,美国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伤害论”不仅毫无依据,而且无视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收缩。美国钢铁工业协会(AISI)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是排名于日韩之后的第5大钢铁进口国,而且中国对美出口成品钢数量约81.3万吨,仅占中国钢材总产量的0.1%,这意味着中国并未对美国进行所谓的钢铁倾销。相反,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北等钢铁生产大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成效卓著,相关工作走在世界最前列,为全球去产能过剩作出突出贡献。

特朗普政府选择钢铁和铝制品作为打响中美经贸摩擦“第一枪”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当选的最大民意基础来自于“铁锈地带”的传统制造业“蓝领”工人。由于近10年中美钢铁产业“此消彼长”趋势十分明显,美国钢铁和汽车等产业工人认为自身利益遭受全球化严重冲击,渴望采用保护主义手段逼迫制造业迁回国内来增加就业。特朗普则瞄准中国作为转移矛盾的“替罪羊”,施加贸易保护主义,既可向选民展示对外强硬立场,又可借基建投资计划的契机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美国钢铁等传统工业,以此有针对性地拉拢巩固蓝领选民的支持,主要目的在于赢得即将到来的2020年大选。

(三)科技领域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我国科技领域发起摩擦,不断扩大打击手段和范围:一是重点针对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高科技行业加征关税;二是针对华为、中兴、河北省中电科13所等高科技机构发起制裁,将其列入实体清单;三是对华技术封锁,针对生物技术、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出台前沿技术和关键设备等出口管制,阻碍高科技合作、人员交流;四是严格投资限制,重点在27个核心高科技行业加强对中国投资审查;五是联合美国盟友对华极限施压,签订排华“毒丸计划”,限制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参与日澳5G建设等;六是要求中国立即取消对《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个高科技制造业部门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府支持,美国《301调查报告》用近百页篇幅对我国高科技领域的产业政策进行了广泛批评,特别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高新技术开发规划。

事实上,美国要求中国立即取消对高科技制造业部门的产业政策依然毫无依据。美国等发达国家不仅是财政补贴等产业政策的发明者,而且是主要使用者,近年来在高科技领域制定了诸多产业政策和系统性技术创新战略,包括美国《振兴美国制造与创新法案》《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AMP)》、德国“工业4.0战略”。仅2000年至2015年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直接拨款等多种形式向相关高新企业补贴近680亿美元。

科技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当前,全球正在处于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酝酿期,发达经济体期望继续占领技术制高点,保持领先优势,而新兴经济体期望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占领先机,实现赶超。美国“科技遏华”的本质是阻碍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打断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使中国产业永远锁定在中低端水平,无法在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领域与美国展开竞争,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总体来看,美国单边对华挑起并持续升级经贸摩擦,是以减少贸易逆差之名,行打压中国产业之实。一是在关税领域,通过加征关税挤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二是在产业政策领域,指责中国产业政策造成产能过剩,阻碍中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在科技领域,实施技术封锁和“科技遏华”,延缓甚至打断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维持美国科技和经济领先地位,这充分展现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美国利益优先思维。

二、中美经贸摩擦分析

中美经贸摩擦的爆发有着深刻政治经济动因,其本质是在位霸权国家在新冷战思维下对新兴大国进行全面遏制,具有规模大、层次高、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中美贸易摩擦既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又反映出新的特征。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不平衡等深层次动因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美经贸摩擦将缓急交替、长期持续。

(一)中美经贸摩擦动因。2018年美国单方面对华挑起史上最大规模贸易摩擦,具有深刻政治经济动因。从现象看,直接经济原因是美国希望借加征关税减少对华贸易逆差,直接政治原因是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试图借升级中美经贸摩擦赢得2020年美国大选连任。从本质看,中美经贸摩擦是在全球政治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具有新冷战思维的在位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采取全面遏制。

(二)中美经贸摩擦特点。纵观美国百年历史,美国对日俄欧等多个经济体发起过大规模经贸战争,具备以下几方面共同特点:一是发起背景均在美国经济社会下行压力较大时期,试图通过贸易战“转嫁”本国问题;二是发起对象均是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经济体;三是博弈手段多元化,涵盖贸易、金融、科技、投资、地缘政治等多种方式;四是具有长期性,通常持续多轮并长达数十年。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经历过五次贸易摩擦交锋,均由美国主动挑起,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等领域。

本次中美经贸摩擦在具有上述共同特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全新特征。一是摩擦规模达到世界史上之最,中美目前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截至2019年8月底,美国计划对华加征关税范围达5500亿美元,几乎持平于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总额,且基本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对美出口的商品和行业;二是重点在高科技领域展开博弈,美国对中国重点加征关税的领域并不是我国更具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产业,而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我国计划发展的高科技产业,竞争新一轮工业革命主导权;三是美国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美国“去工业化”已经近50年时间,传统制造业存在“空心化”趋势,奉行“美国优先”“再制造”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借贸易摩擦使传统制造业迁回美国;四是特朗普坚持“极限施压”策略,在每一轮中美代表谈判前后都会抛出新征关税进一步施压,态度反复,试图借层层加码达到相关目的;五是中国“打则奉陪到底、谈则大门敞开”,一方面在关税领域与美国贸易霸凌行为针锋相对,时间高度衔接,且力度、规模完全对等,另一方面积极主动提升全面对外开放水平;六是摩擦范围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具有向政治、文化、科技、网络、意识形态、资源等领域扩展的态势,是中美之间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竞争。

(三)中美经贸摩擦展望。展望近期,特朗普难以放弃其个人长期坚持的“极限施压”策略,有可能在贸易、投资、科技、金融、能源、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领域,重点在谈判前后,对我国采取“联系议题”和“层层加码”策略不断施压,以达到有关谈判目的。但中美贸易摩擦也存在缓和可能性,当前美国能够对中国加征第四轮关税的选择有限、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空间紧缩、中美经贸摩擦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明显,可能使特朗普不得不正视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及全球经济产生的严重负面溢出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态度转变缓和。展望长期,中美经贸摩擦服从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社会意识形态和中美关系变化,导致中美经贸摩擦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不平等、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储蓄率极低等深层次动因难以改变,美国作为霸权国遏制新兴国家中国崛起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

三、中美经贸摩擦对河北省经贸和产业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中美经贸摩擦对河北省和美国贸易冲击明显,但对河北省外贸、经济的整体影响总体可控。美国对华科技领域封锁范围已基本涵盖河北省科技创新、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在投资审查和货币领域也渐趋鹰派,对河北省经贸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诸多影响,需要高度重视、持续关注。

(一)从美国关税政策分析,河北省对美国的贸易整体受冲击明显,但对河北省外贸和经济的影响总体可控。

对河北省和美国的贸易冲击明显。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在近年来河北省外贸进出口总体持续增长情况下,河北省对美国贸易出现整体大幅下降。2017年,美国是河北省第2大贸易伙伴、第2大出口市场、第4大进口市场。但2019年1-7月,河北省对美进出口总额198.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5亿元,同比下降19.6%,美国降至河北省第4大贸易伙伴、第2大出口市场、第8大进口市场。出口方面,截至8月底,美对华输美共计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对河北省影响集中在机电、化工、高新技术领域。2019年第一季度,河北省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亿美元,下降4.6%,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出口1.7亿美元,下降25.4%。下一步,若美国正式实施第三轮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将基本覆盖河北省全部输美商品和全部行业,对美贸易面临严重挑战。进口方面,目前我国对1100亿美元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河北省大豆、矿产品、机电产品进口影响较大。外贸总体来看,尽管美国不断加征关税对河北省外贸影响逐渐加深,但因对美贸易约占河北省对外贸易总量的12%,河北省外贸总体可控,仍需关注长期影响。

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影响有限。据省工信厅和石家庄海关测算,美方已加征的2500亿美元加税清单涉及商品仅占全省工业销售产值0.16%,对河北省工业的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间接影响及延时传导效应有限。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等复杂外部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上半年河北省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1%,高于国内上半年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物价、就业、消费、投资、金融、财政等多项经济指标稳中向好。但中美经贸摩擦也暴露出河北省产业存在相关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偏重化工业特征明显,新增长引擎产业尚未实现有效支撑;二是产业层次偏低,主导产业企业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上下游产业链条还较短,高端高新产品较少,话语权较弱;三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高新核心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四是开放水平不高,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水平偏弱。

(二)从美国采取的科技遏华手段分析,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分技术来源渠道和人员交流存在被切断风险,制约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8月1日,美国以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44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近1/3为河北省实体机构,包括河北省中电科13所及下属11家科技创新企业、中电科54所下属河北远东通信有限公司。美国对这些高新技术制造部门企业,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大战略新型产业相关企业实施技术封锁,严格限制前沿技术、高新技术产品(ATP)和关键零部件出口,要求取消政策支持。

这将对河北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产生负面影响:一是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受到限制。若美方持续采取科技遏华,河北省相关机构和企业的高端设备、仪器设备将面临被美方及其盟友断供风险。例如中电科13所由于被美纳入实体清单,关键仪器、零部件和软件采购被严格限制,北斗和5G等通信研发受到影响;秦皇岛康泰医学系统公司产品的核心芯片严重依赖进口,受限后采购价格和周期均上升,直接影响供货周期和利润水平。美国的技术封锁严重制约河北省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发展。二是科研合作和人员交流可能阻断。美国是河北省对外科技合作的主要对象。据省科技厅调查,美国科技遏华对河北省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集中在高端人才引进和人员交流方面。中电科13所等机构的技术人员赴美交流基本中止,河北工业大学、河钢集团、保定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等机构反映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和外国专家合作受到阻碍。此外,在美国“长臂管辖”下,中电科13所与欧洲的技术引进合作也存在终止风险。三是相关产业支持政策被要求取消。美国要求中国立即取消对钢铁产业及《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个高科技制造业部门的补贴和其他政策支持。其中,钢铁产业是河北省支柱性产业,在世界钢铁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美国以“中国产能过剩伤害论”为借口要求中国取消相关产业政策,抑制钢企扩张产能,阻碍河北省传统钢铁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将对河北省调结构、转方式、培育经济新动能产生影响。

从现状分析,美国科技遏华范围已基本涵盖河北省科技创新、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从趋势分析,中美科技领域博弈日益激烈化和常态化,河北省高新高端产业发展困难增大,对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仍在深化,河北产业被“低端锁定”风险增加,制约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

(三)从美国金融政策分析,对华投资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汇率政策偏向鹰派,可能威胁河北省部分企业在美的经营活动和资产安全,加大外汇风险,影响河北省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美国对华投资政策紧缩。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大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审查力度,肆意扩大审查范围,客观上限制了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同时,美方滥用国家安全审查,给美国投资环境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信心。美国是河北省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如中信戴卡、石药集团、河钢集团等公司在美国设有生产工厂或研发中心。这些企业不仅是国企公司和高端企业,而且是河北省纳税和科技创新重要力量,极易受到美国政府政策和美国资本影响。若美国持续发酵升级经贸摩擦,美国政府可能将河北省国企、高新公司及其高管人员列入制裁名单,这些企业在美及其盟国的正常经营活动将受到影响,境外资产也可能面临查封风险。二是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2019年5月至今,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被视为美国经济即将陷入衰退的重要信号。目前,美联储面临美国经济处于退而未衰风险和特朗普主张快速降息的双重压力,极可能转变货币政策方向,下半年降息可能性增加。一方面,美联储降息路径和中美经贸谈判进程高度相关,美联储货币政策将直接影响特朗普对华谈判空间;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将增加我国降息压力和通胀风险,影响经济平稳运行。三是美国汇率政策趋于鹰派。根据美日、美欧贸易战的历史经验,随着经贸摩擦进一步发展,美国可能利用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后布雷顿森林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发达的金融体系对中国企业或金融机构进行制裁,并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强迫人民币短期内大幅升值,迫使我国同意其提出的要求。此外,经贸摩擦将加剧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波动,汇率、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将加剧企业运营及金融风险,影响企业经营活动信心。

四、中美经贸摩擦下河北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中美经贸摩擦是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再平衡的深刻体现,美国对我国经贸举措总体具有多变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确定因素,对河北省经贸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挑战。但挑战中也蕴藏着机遇,一方面中美经贸摩擦加速淘汰竞争力不强的落后企业、推进技术质量升级,一方面加速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高新产品领域推进国产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计划,为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契机。面对中美经贸摩擦,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河北省特点和优势,练好内功、有的放矢、化危为机,着力推进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支撑河北省经济高质量稳健发展。

一是统筹推进“六稳”重点举措,保障河北省经济行稳致远。中美经贸摩擦标志着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我们应当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做好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稳”工作,以“稳中求进”应对“稳中有变”,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负面”冲击,力争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与外部环境演变的复杂形势下赢得更大主动。稳就业关键在于稳增长,持续关注经贸摩擦对重点行业和地区的冲击,做好就业监测和保障;稳金融在于控风险强实体;稳外贸在于拓展多元化市场,精准帮扶受损企业,减少产业链被迫外迁压力;稳外资在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放水平;稳投资在于保基本稳运行;稳预期在于揽全局增信心,及时全面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帮助企业共渡难关,进一步坚定市场信心,保障河北省经济行稳致远。

二是加快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美经贸摩擦使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还存在“卡脖子”问题,促使我们更加坚定自主创新决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人工智能、5G、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运用合理产业政策和政府采购,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引进高端人才,完善多层次产学研协作体系,加快重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

三是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产业结构有序优化。传统优势产业既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领域。利用中美经贸摩擦契机,加快河北省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科技升级、质量升级。深入开展“双创双服”和“万企转型”行动,以装备制造、钢铁、纺织服装等产业为重点,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品牌。充分发挥河北省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等优势,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与智能制造,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积极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

四是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当前,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初现曙光,中美经贸摩擦加速芯片、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国产替代,河北经济处于转型升级和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以上四种机遇叠加,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难得契机。以提升产业链水平为核心,突破发展瓶颈,推动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培育、新业态扩散和新模式应用,力促新兴产业扩规模、拓领域、上水平。聚焦信息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12大重点产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河北省经济新“顶梁柱”。

五是持续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深化“放管服”改革,针对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中企业遇到的问题,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对美贸易企业的减税降费相关政策,避免环保限产“一刀切”,减轻企业经营压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发挥好财税政策调节作用和金融政策支持作用,保障资金、土地、劳务等生产要素供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构筑特色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六是积极抓住协同发展机遇,打造京津产业承接平台。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河北“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之一。河北省应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京津冀区域分工合作,着力打造京津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发挥好雄安新区作为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京津冀区域产业生态体系,探索出一条区域间产业互补、要素协同、创新发展、环境友好的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切实将河北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为推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积累优秀经验。

七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是推动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着力将河北自贸区建设为新兴工业化基地、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和全球创新高地,全方位提升河北省对外开放水平。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引导钢铁等过剩产能“走出去”,拓展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并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化贸易渠道和替代市场,向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

(责任编辑:刘明)

猜你喜欢
经贸关税摩擦
干摩擦和湿摩擦的区别
神奇的摩擦起电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条分缕析 摩擦真相
合作是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唯一正确选择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