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2020-03-01 10:59:19王亚倩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会计中心

■王亚倩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引 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的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信息技术在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给相关企业的管理和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一挑战也波及到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传统的会计行业工作大都以财务会计的工作形式展开,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逐渐深入,财务会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尽快完成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提高会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有效保证企业的发展。

1 当前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职能范围过于狭窄

由于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数据信息的核算和整理,这样重复性和标准化的数据信息处理,虽然工作难度低,但是却较为繁琐,这就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很少有实践可以专门进行数据的分析比对与研究,较难为企业的计划和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因此也就更难为企业去的决策制定专门的计划,财务人员的工作存在很强的局限性,直接导致财务工作做人员的职能范围较窄,无法有效实现企业工作价值。

1.2 信息交流的不足

财务人员的工作大都在办公室展开,工作内容也大都是对已经记录的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很少会真正的去施工现场进行考察,这就会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经济业务的情况掌握不够准确。另外公司内部各工作部门的信息建设不完备,信息交流存在不深入和关联性不强的特点,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足,就会使得财务信息的录入和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财务数据的处理标准不尽相同,很容易导致信息封闭的局面。

1.3 财务会计缺少管理决策能力

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公司都会面对着工作项目较多的现象,为了对不同项目进行合理的财务计算,就会使得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大,留给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专门财务决策设计的时间就会更少。而且由于部门信息封闭局面的产生,使得财务部门与相关的业务部门沟通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财务分析工作严重滞后与业务活动的进度,使得财务统计工作对业务活动的决策力度较低。

1.4 财务会计的管控能力不足

由于财务工作人员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财务工作人员会缺乏一定的管理内控意识,就很容易导致马后炮现象的产生。此外,由于长期进行枯燥单调的会计信息核算工作,很容易使财务工作者的财务管理能力无法得到展现,最终导致能力降低或者丧失。而且财务工作的传统工作模式更侧重于事后分析,对于事前预测的重视程度较低,在现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对公司运行的项目财务进行提前的推理预测,将会直接造成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纰漏,可能引发许多不可控的风险。

2 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重点

2.1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公司财务信息的统一规划、储存、分析和管理工作,使得公司和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做到统一收集以及系统化的管理,有效避免了信息数据录入错误和不同部门的规则差异性导致的财务信息无法共享问题。除此之外,财务共享中心是把财务数据信息进行统一收集之后集中处理的,这为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提供了支持,还实现了复杂标准化工作的简单化和统一化,使财务工作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财务规划工作,提高财务核心工作的完成相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使得财务工作程序变得更加平台化和标准化,有效解决了不同部门工作之间的执行偏差。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不止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共享共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和公司的信息管理水平,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有效促进了企业整体工作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力度。另外通过集中化的管控平台,公司的内部资源得到了集成化的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公司内部信息的交流沟通速率,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为公司的决策发展起到了更为深刻的促进作用。

2.2 加速业财一体化的发展

在对企业工作项目进行前期的规划设计时,财务工作人员的合理介入会带来更加可行化和决策化的支持,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项目风险的产生。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进行统一协调的一体化发展,可以为决策领导提供更为全面的计划参考,从而规避风险。

财务人员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专业的比对分析,可以为企业的项目运行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财务数据,从而实现战略支持的提供,对于企业业务的深入进行具有促进作用。将财务数据分析与实际的业务场景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业务场景中的隐藏信息和经营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可以及时的发现并有效反馈异常,并且更容易查询到异常问题的形成原因,对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此外,业财一体化建设的实现,可以将财务工作人员有效从低产能价值的财务基础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推进战略决策的形成,有效发挥财务专业的深层价值和专业特长,是财务发展更贴合与企业的运行。此外,业财一体化建设还有效的促进了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意识提高,使得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发展联系更为密切。

3 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分析

3.1 科学化建设财务共享中心

为了实现科学化的建设财务共享中心,首先需要创新工作思维,采用更为创新的管理方法实现共享财务中心的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本质上而言是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一个新组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将会从根本上颠覆企业的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由于共享财务中心是崭新的企业财务工作方式,就需要相应的创新管理方法进行运营保障。企业要积极鼓励财务人员进行工作思维的转变,引导其创造更多的财务价值。财务共享中心虽然将财务工作变得更为体系化,但是财务共享中心的具体工作量也是十分繁重的,因此在挑选共享财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时可以选择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度较高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对于具备较为丰富财务工作经验的老员工而言,可以让其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预判工作当中,逐步引导其实现管理会计方向的转变。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依托于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平平台,为了让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满足企业所有财务信息的处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需求,就需要进行信息系统的统一编制。在对信息进行统一处理时,不仅要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的需求,还需要兼顾个体管理系统的差异。只有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同时兼顾,才能在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上游并且使自身的企业文化得到有效发展和突出。在财务共享中心的搭建过程中,除了满足个性管理与系统实用性的需求,还需要与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结合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要照顾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在未来的业务运行中被长期的运用。财务共享平台还需要做到与其他的管理系统进行兼容,如果不能实现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兼容,那财务共享平台也注定是封闭的独立信息系统,无法正常参与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中,只有实现财务共享平台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兼容,才能实现企业的有效化信息建设。

3.2 实现业财一体化建设

为了有效实现业财一体化建设,首先需要对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进行根本上的转变。企业要积极运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大力推广无纸化的办公模式,通过中央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各项工作业务之间的协调平衡,相关文件也直接由领导进行线上的审批和签名工作。业务人员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信息的统一录入,有效实现财务信息的数据化,并且将业务处理的流程精简到最优化。此外,财务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参与转型,财务人员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定位进行转变,利用共享信息系统实现基础的核算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以求增强财务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

其次,为了实现业财一体化建设,还需要企业利用各个共享中心进行会计资源的整合和平台搭建。将各个共享平台整合到统一的一个平台,搭建起上下有序的财务内控信息平台,有效增强财务风险的预防和监测力度。

最后就是要提高财务主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主数据库作为管理企业所有数据信息的源头,不仅实现了对信息的处理,还要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送,主数据库对整个企业的核心数据进行统一的覆盖储存,之后在通过各个共享中心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形成完整的企业数据管理体系。建立起统一全面的主数据管理流程和规则标准,是实现数据统一处理的根本方式,只有保证主数据信息库的准确性,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业财一体化建设。

4 结 语

为了适应社会金融体制的逐渐更新和变化,就必须对传统的企业财务工作制度进行改革。对于财务人员而言要在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信息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各方努力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方向的转型。并且通过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转型实现创新管理,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并显现出来,从而提高财务相关工作部门的整体价值,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财务会计向着管理会计的转型是新形势下企业持续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企业应该积极分析自身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主动的进行财务工作转型,从而实现企业的有计划发展。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会计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今日财富(2022年11期)2022-05-05 22:54:02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2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10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8:08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4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