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学利
2013 年9 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两个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这是符合中国和世界人民利益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将东南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相联结。“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通畅三大部分: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南海——印度洋——欧洲;中国沿海港口——南海——南太平洋。“一带一路”建设主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将不同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政治基础的国家凝聚起来,共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复杂,大部分处于发展和转型阶段,风险程度普遍偏高,但造成风险的原因却又各不相同。②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只有在民心相通的“陪伴”下,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民心相通是加强与沿线国合作的一把无形却必不可少的钥匙,而实现民心相通的捷径便是加强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开展文化产业合作③。“一带一路”沿线国都有自己的文明史,其民族特色也是别具风味,他们的文明构成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力量。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丝绸之路”,为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提供了道路,成为文化西学东渐的重要平台。新世纪的今天,“一带一路”继承并创新了古代“丝路文化”,希望在文化多样性的当代,基于共赢理念,实现与沿线国的文化互鉴、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文化产品的共同开发,将中华民族友好合作的精神传到世界各地。
中国和印度是两大文明古国,都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中印两国的交流史也超过两千年。中印深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传统,各具特色的民族属性,可使两个民族在文化交往中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同时,印度是一个自认为可以和中国“龙象共舞”的南亚邻国,为了实施大国战略,正在利用当前比较有利的国际局势,大力开展强势外交,在其有声有色的活跃外交中,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对中国因素的关心和运用。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加强与印度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是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剂良方,是打开中印民心的一把钥匙,也是促进世界经济文化繁荣的一抹彩光。
在历史长河中,中印曾有过很多相似的“浪花”,出现过不少类似的历史发展阶段。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之时,儒家学说在孔子的主张下诞生;当佛教教义因不同于印度教的等级制而在印度广为流传时,百家争鸣正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兴起;印度在阿育王的统治下达到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国横扫六国;印度的笈多王朝和中国的唐朝先后成为两国的黄金时代;20 世纪40 年代印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继诞生;20 世纪后期,中印两国先后推行改革开放;当下,中印两国正在崛起……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曾派遣副使前往印度;④汉魏以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以佛教为纽带开展了其他方面的交流;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兴盛,佛僧云集,佛寺拔地而起;北周与隋时期,印度音乐样式及技法,乃至音韵学知识等也逐渐传入中国⑤;隋唐之时,中印两国在政府和民间层面的交流均达到高潮,佛教在中国达到鼎盛;北宋至明,中印交流势头减弱,但依旧繁盛;元明之时,中印发展了海上交通,但在郑和下西洋结束后逐渐衰微;19 世纪中叶,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而清廷也是风雨飘摇,此时中印交流较少;20世纪上半叶,两国人民互相支持,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增添力量;20 世纪以来,中印文化交流呈现出崭新的开端,获得了全面发展;1950 年,中印建交,官方、半官方、民间组织的交往逐渐增多,虽因边界问题出现争端,但两个伟大民族仍是朝理性与合作的方向迈进。
历史上的中印文化交流,为当今中印进行文化产业合作奠定了基调。步入新时代,两大民族处于自身发展的十字路口,也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新时期的中印,在合作中竞争,也在竞争中合作。而加强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的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是造福两国人民、绘制“中印大同”的重要一笔。
第一,有利于拓展中印合作范围,促进中印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可以通过文化地理格局重构带来经济版图能量交换,在解决经济发展困境和区域发展鸿沟方面起到重要的动力触发作用。⑥中印文化产业的合作程度,不仅体现了中印文化交流水平,还体现了两个国家现代化的发达程度。良好的中印文化产业合作,将直接成为中印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两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第二,有利于扩大文化交流规模,增加对彼此传统文化的认知。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交流,而文化产品的问世,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民族的文化特色。加强中印文化产业合作,是扩大文化交流规模的契机。当今中印之间,民间交流相对薄弱,两国人民对正在崛起的对方国家的了解是相对肤浅的。⑦因此,加强中印之间的文化产业合作,让中印文化产业的生产入驻两国民间,不仅可以加深两国人民的对彼此的文化价值观认知,也可以为其他事件的解决提供较宽松的人文环境。
第三,有利于消除心理隔阂,助力中印关系平稳运行。在国际合作中,文化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文化或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国际合作毋庸置疑会更加持久、稳固。中印两国合作的范围及深度取决于两国之间能否建立互信,因为文化的差异是导致彼此间误解的重要因素,互信的建立需要以共享的文化价值观为基础。中印文化产业合作的第一步,就是寻求中印“共性文化”,拓展中印“文化交集”,中印“共性文化”的发现,将推动中印共同价值观的挖掘,从而减小甚至消除两国人民的心理隔阂,增加中印民心倾向,为中印良好关系的发展减轻障碍。
第一,助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的幸存者,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闻名世界,也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人口规模和历史积淀。中印文化产业合作,适应中国内部经济改革的需求,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可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良好典范,从而加快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中国生产的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深厚的民族印痕,是民族特色的浓缩。印度,作为中国推销文化产品的优质窗口,可加速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加速文化产业国际化,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中印作为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两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中印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友好合作,可以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成为文化产业合作的国际典范;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所以,它便也具备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中印在意识形态上是存在差异的,但通过经济缓冲意识形态的冲突、借助文化加速经济交往的过程却是可以解决经济与文化之外的一些问题的。这种交往范式被广泛流传后,不仅可以促进世界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也可以达到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印度,一个极具特色的南亚大国,由于历史上的长期分裂,形成了现在印度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现象。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上唯一延续下来的古老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同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历史的时代性形成了中印两国文化的不同质性,于是,两个极具多样性的文化体系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但是,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价值符号与历史印记,民族特色间不存在高低卑贱、孰优孰劣问题,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爱护。因此,在中印文化产业合作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尊重对方的民族特色,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同时,在平等相待、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上,也要做到求同存异,共同致力于挖掘中印“共性文化”,拓展中印“文化交集”。
中国文化传统较注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的基本理想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彻底和谐,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尊祖宗、尚人伦、重道德。⑧印度的文化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了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宗教构成印度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印度文化的宗教性特点,已经渗透在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毫不吝啬地说,中印文化,各有特色,而这些特色是在本民族的社会土壤上形成、与本国现实相适应的,所以,中印之间的文化产业合作,要在维护自我民族特色、尊重他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互鉴与合作,从而实现深化彼此了解、互利共赢的目标。
文化产业是重要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不仅自身增长潜力巨大,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渗透到其他行业,融合成许多新的产业形态、创造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新产品。⑨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合作,既要涉及文化领域,又要涉及经济领域。所以,中印两国在进行文化产业合作时,不仅要在文化上兼容并蓄,还要对文化产业自身的基础结构和产业链及其发展规律有足够的认识和研究,真正把投入用在产品开发、扶持原创和“内容文化”发展上,摆脱经济上的速成思想和“经济至上”的思维模式,避免产生“文化乱象”,⑩以期使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入经济成分,使中印之间的经济交流带入和平的文化基因,从而打造出中印文化交流新秩序。
文化资源,大体上是指具有文化特征和人类精神活动痕迹,具有人文价值和传统价值的资源,是所有具有精神属性的产品、服务和活动的综合,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学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自然风光等不同类别。⑪
第一,提高物质文化交流速度。中印两国都有反映本国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彼此物质文化交流的频率是充分挖掘中印“共性文化”资源的必经之路。比如,中国的古文化遗址、石窟寺、壁画等与印度的宗教石窟、石雕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妨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开通并完善中印文化景区网上购票窗口;开通中印文化景区直通车;开发中印文化景区纪念品等。
第二,加大非物质文化交流深度。中印文化均具有很强的民族个性,两国人民都有自己的审美习惯,那些依托两国人民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循环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极具多样性,⑫而多样性恰恰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比如,印度佛教,成为唯一一个传入中国、变成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异国宗教,这种水乳相容的程度在整个世界文明交流史上都是罕见的。所以,现存于中国的、已经打上中国烙印的佛教传统和习俗,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和印度现在的佛教思想相交流,并以佛教为纽带,加快宗教思想的沟通。
资源也丰富多样,自然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在中印两国文化交往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自然资源只有在我们以审美价值去审视而非以功利的使用价值去看待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它文化属性的作用。比如,山水精神是中国人追求自然、向往天道的内在气质,农耕文明的山水精神表现为水墨山水的艺术巅峰。⑬而印度作为一个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走的较远的国家,对自然山水也是赋予了不一样的情感,于是,从山水物质价值的攫取转移到山水文化价值的开发,是两国面临的共同话题,因此,加快两国自然资源文化价值的开发也是促进中印文化资源开发的一部分。比如,可以开展中印演艺事业人员的实景旅游演出;建立中印“共性文化”主题公园;定期在一些自然景点开展中印节庆会展等。
文化技术是指在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中,将文化符号、新点子、好想法等无形文化资源表现为可感知化、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技术手段。⑭按照文化技术实现文化产业的功效来分,文化技术可以分为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和文化传播技术。文化技术是文化产业的驱动要素,文化产业的合作离不开文化技术的创新合作。
第一,加快文化创作与表现手法的交流借鉴。中印两国根据自己的文化习惯和民族特点进行文化创作与表现,因此,两国可以采取扩大两国科技人才的交流规模、两国共同设立创作基金、建立创新鼓励机制等方式,去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率,加强民族特色的沟通与融合。
第二,重视大众传媒,促进文化传播。印度1885 年制定的《印度电报法》和1950年颁布的《印度宪法》,是印度政府垄断和控制电子传媒的法律依据,但印度富有主见的、自信的文化开放政策使得政府电视台、私营电视台、合资电视台和境外电视台频道可以和谐共存,造就了繁荣的电视市场。⑮同时,印度的新闻界相对自由,被评为“世界上新闻最自由的国家”之一⑯。新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大众传媒的自由发展也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政策。在中印传媒都相对开放的前提下,加强中印媒体的沟通,扩大媒体人员的跨国交流,为媒体人员普及对方国家的媒体文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等,可以为两国关系的平稳运行添砖加瓦。而完善中印两国对文化产品的宣传手段,提升中印文化产品的宣传技术与力度,可以让两国人民更快、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文化,达到增信释疑的效果,也可以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印文化,体会到中印传统友谊。
随着中印文化产业合作的加深,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会得到提升,因此,加强对中印文化产品的保护也是中印文化产业合作的重点。中印作为中华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在长期的历史交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共性文化,两大民族在开发共性文化产品或共同创作文化产品时,要注意对文化产品的版权保护。
比如,可以扩大中印两国法律人才,尤其是知识产权人才的交流规模,缓冲两国在知识产权法方面的冲突力度,为达成共同的法律保护意向建言献策;两国政府可以共同颁布保护文化产品的相关法律与政策,将文化产品保护制度化,并通过官方和民间的方式对公众进行宣传,以加深两国人民对文化产品保护的的法律意识;两国政府可以考虑设立“中印文化产品保护中心”,专门负责中印文化产品保护任务,解决文化产品纠纷等。
在当今的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衡量全球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并成为新时代凸显国家文化战略的标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和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手段,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战略”,在西方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采用“软实力”技术去攻打外交战的大背景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合作,已经成为新时代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印度,作为南亚大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理节点;作为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中印文明交流史也是源远流长;作为一直视科技与文化为重要发展任务的国家,文化产业“走出去”也是其追求目标。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推行过程中,本着互利共赢、尊重包容等原则,实现中印文化产业在文化资源、文化技术、产品版权维护等方面的合作,是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一步,是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增进两国感情、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推动因素。
注释:
①《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 年3 月28 日联合发布
②陈晓红.试论“一带一路”法律风险防控中的“软法”价值.经济与法,2017 年 9 月下期
③文化产业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国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者服务的形态出现。”
④⑤薛克翘.中印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 年版,第 3、6 页
⑥齐骥.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理论与案例.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第 1 页
⑦吴永年.“中印大同”的战略思考.解放军日报,2008 年第 3 版
⑧印度文化:超自然中心的生活方式.https://m.sohu.com/a/123806896_350858
⑨刘邵坚.文化产业: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1 页
⑩范玉刚.“文化强国”战略视野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 127 页
⑪向勇.文化产业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 111- 114 页。同时,向老师认为,文化资源是一种无形的柔性化资源,是一种需求非稳定的不确定性资源,是一种在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存在变化的差异性资源,是一种情景内生性的环境性资源,是一种基于人性需求的可通约性资源
⑫潘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传播与推广初探. 黑龙江史志,2013 年第15 期
⑬⑭向勇.文化产业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 112 页
⑮⑯赵瑞琦.印度大众传媒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105- 106页、10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