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丽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这几年微信沟通已逐渐成为广西高职院校学生中的一种新时尚。目前,微信沟通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繁多的景象,微信沟通有文本、语音和视频三种交流传播,有独聊与群聊两种方式。这种新型信息互动方式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挑战,校园内人际关系趋淡,垃圾信息泛滥,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学生工作者应尽早研究,制定对策,让微信沟通这一文化新时尚,成为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向导,生活的参谋,成才的助手,本文试从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微信沟通流行的现状入手,研究微信沟通使用者的行为与心理动机,并提出相应对策。
调查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我们选取了广西不同城市11所高职院校,其中民办高校一所,被调查对象为不同年级、不同系、学院的学生微信用户,访谈人数350多人,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47份。
调查发现,大学校园里有100%的学生拥有微信,其中99.71%的学生使用时间超过4年,由于校园网和手机网络的普遍建立,广西高职院校学生上微信频繁,目前,微信群信息仍是他们日常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调查发现,“关于日常简单问候最常用的方式”、比例最高的是微信,占68.55%,其次是电话,占58.23%,可见,微信沟通已经成为除电话之外的日常常用的问候方式。
据调查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每天平均接发微信沟通数量最多的是50-80条,其次是30-40条,而30条以下不多。说明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是把微信沟通作为交流的手段之一。
我们发现:微信主要有微信免费纯文聊天、微信语音和微信视频等几种形式,微信沟通零费用是倍受广西高职院校学生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是与同学之间微信群聊天、与亲人的微信沟通、与朋友的微信沟通和与恋人的爱情微信沟通,这种微信沟通具有极大的互动作用,幽默微信沟通主要是互相算计、拿别人开涮的微信沟通。这几年,大学生校园传统节日问候通过微信沟通祝福也就悄然升温了。
由于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还没有参加工作,用于正经事情的事务微信沟通不多。只是广西高职院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中辅导员和班团组织或学生干部往往用它来通知、处理一些学生工作事务。但对不良的信息危害性大,通过微信群的裂变效应使传播迅速,范围广。
我们发现微信沟通主要内容来源是一是通过自编,二是转发他人发来的,三是从网上下载等三个途径。
访谈中,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微信沟通之所以流行在校园中,有多重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满足了广西高职院校学生交际和信息需要,实现了微信沟通优点与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需求的完美结合。
处于青年期的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是相当活跃,精力是比较充沛,兴趣爱好广泛,有比较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他们想方设法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他人,获得诚挚的友谊,满足自己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迫切希望被人理解和接纳自己。随着现代社会的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便发发微信信息,转移注意力,与别人逗乐。
微信沟通可以避免了直接交流的不适,尽可能地发挥了微信主人的想象力和睿智,使真实的感情和想法变得更加轻松和自然。
微信沟通零费用,对于有强烈交流欲望而经济能力一般的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诱惑力自不待言。
迄今为止,微信沟通已包括语言、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仅其中的语言微信沟通又包括娱乐微信沟通、服务微信沟通、广告微信沟通、用户间微信沟通等,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形式还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微信沟通具有了丰富的内容和十足的表现力,而这恰好迎合了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追求新奇、张扬个性的特点。
大学校园属于社会公共场所,在学生云集的教室、图书馆等处, 微信沟通息不像打电话,必须要求接听方也同时在另一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送微信沟通息,不用管对方有没有开机,是不是在服务区,也不用怕已经是深夜而打扰对方的休息,因为微信沟通息可以存储在微信沟通平台的服务器上,一旦对方打开微信,微信沟通息就会自动接收,用学生的描述就是“方便、快捷”。
微信沟通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流行已经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第一,手机微信沟通助长了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逃课行为。逃课有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显性逃课指学生没有请假而不去上课,隐性逃课指学生虽然按时上课但不认真听讲的情况。为了对付显性逃课,大学一般实行考勤。 但手机微信持有者却有恃无恐,因为一个微信群随时可以通报信息。手机微信沟通也为隐性逃课提供了条件,学生原来即使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也要呆着硬听下去,现在则可用手机微信沟通来寻找乐趣,打发时间。
第二,微信沟通助长了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虚假人格。由于微信沟通发送的便捷和无声性,发送双方的真面目无法直接显现,彼此的情感无法单纯通过这些来表达,有些同学可以伪装快乐和痛苦或者可怜来欺骗对方,造成一些恶作剧,不利于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微信沟通一方面为人们沟通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应该通过书面或者电话甚至见面方式来情感交流的被微信沟通取代了。特别是微信沟通具有了群功能和视频后,一条微信沟通可以一次发给群里面的任何群友看到,这种蜻蜓点水式的交流使得各种感情越来越流于形式,微信沟通发送量与情感浓度不成正比,加剧了情感危机。甚至出现了“信骚扰”现象。据调查,广西高职院校有一些学生患上了严重的“微信沟通综合依赖症”,整天沉迷于微信信息的虚拟世界中,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障碍。
不良微信沟通主要是指一些垃圾微信信息交流、黄色微信语言信息、图片信息和视频信息交流、反动言论微信沟通、恐怖微信沟通和诈骗微信沟通。这些微信沟通尽管比例不大,但由于微信沟通的群发功能使其散播能力特别强,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被复制成千上万条。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学生中进行黄色信息和反动言论传播,甚至骚扰。有些犯罪分子通过在微信信息中发送“中奖”或恐怖信息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诈骗。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学业前途。
微信群交流具有传播速度快、裂变效应明显、影响面广等特征,它成为人民沟通和社会生活的一把双刃剑。如果任由微信群不良信息交流泛滥,必然会毒害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沉溺于低级趣味。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引导微信沟通服务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微信功能所应具备的积极作用使之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积极的工具性作用。
不良微信信息一方面发布虚假信息,招摇撞骗,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另一方面,各种淫秽不堪的“黄段子”也毒害了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灵。我们辅导员应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要求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能做到自律,洁身自好,勿以小而为之,不要成为微信信息不良传播的推波助澜者。
微信沟通作为“第六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受众解放出来。微信沟通能够让受众获得最大的自主权,利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自由交流。因此,辅导员要及时建立微信沟通交流平台,多提供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微信沟通信息,在日常思想教育活动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交流答疑,特别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这一方式可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心理矛盾,宣泄思想情绪。同时!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师生沙龙、专家讲座中来,让每一名同学充分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观点。利用微信沟通信息传播手段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相对于以往的班会、报告、征文等单调、枯燥的宣传教育形式,方便快捷、易于传播。
大力开展优秀健康微信沟通励志语言的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用健康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词句展示当代广西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现代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可以在广西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微信沟通利弊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不良微信沟通的危害,自觉约束自己发送不健康微信沟通的行为。
第一,微信商要增加微信沟通过滤选择的功能。通过设置,在用户端设定过滤和拒收用户的含不良关键词的微信沟通信息和图片。给微信主人提供一种自主的选择功能,摆脱诱惑的尴尬局面。
第二,制定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上课时间使用手机微信进行交流,规范学生微信沟通的行为,减少不良微信沟通影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