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秀丽
(桓台县图书馆,山东 淄博 256400)
就图书馆而言,目前桓台县图书馆注册少儿读者达到1785人,占总读者数的10%,其中,在校学生占70%,通过调取借阅记录,发现目前学生阅读兴趣的广泛:由作文书到故事书,以及杂文集,由天文到地理;阅读水平都有提高:科普类知识、中英文对照、哲学社会领域图书均有涉猎。一方面,在学校里,老师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各个中小学都有定期阅读推荐计划及书目。图书馆及其他社会机构的一些朗诵比赛也增强了孩子阅读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需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但是,每个周末,陪读孩子来图书馆读书的家长越来越多,逐渐占到周末图书馆阅读的50%以上。图书馆新上的朗读亭、试听室等朗读听读设备主流大军也以学生读者为主。
虽然当前阅读环境越来越好,但能够用心阅读的少年儿童却偏少,大部分学生都只是阅读一些较为浅显的书籍。以图书馆为例,借阅和流通率最高的永远是漫画类和玄幻类图书,而只有少数的学生才知道韩寒和郭敬明等人,但大多数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中外著名文学作品……即使家长和学校将经典中外文学作品列为“必读书目”,但仍然左右不了青少年的自主性阅读口味。这也是目前所有图书馆面临的一个现状,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甄别图书及培养孩子扎实阅读是图书出版行业、学校、家庭、图书馆等社会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图书馆为例,青少年借阅图书的种类仍然主要以教辅类用书为主,作文及学校老师布置的必读书目占到学生读者学则阅读内容的一半以上,许多学校要求学生一个寒暑假必读书目达到十余种,每种都是《平凡的世界》之类的大部头,假期结束后写读书报告或读后感,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学生会到图书馆抄一篇草草了事,阅读效果并不明显。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存在“只看老师要求看的,只读期中考试要考的”的目的性阅读现象,以实验学校一年级为例,学校列出的书单多达90余种,其中《和甘伯伯去游河》《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必考书目成为每到学期末的“热门明星”,而其他书目实际阅读量则寥寥无几,阅读者寡。前来图书馆借书的家长也表示,只借与“学习有关”的图书,其他的不考的、不在书单之内的图书直接排斥在借阅范围之外。
这种现象的原因背后多少多少和日益严重的入学压力有关。紧张的学业、有限的课余时间,让大部分的青少年读者将阅读异化成一中“学习”任务来完成,学校通过量化阅读指标——以读书笔记的篇数、阅读报告等来考核学生,家长则唯“老师列的书单”马首是瞻,极少从学生读者阅读兴趣本身出发。这恰恰是当前青少年读者面临的一个现状和问题——“为何而读书”。
网络媒介对传统阅读构成冲击,青少年读者对网络阅读缺乏甄别能力。尤其是现代网络媒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青少年所接触到的影、音、图、文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同时,网络媒介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缺乏形象思维和知识结构不完善的青少年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真正看到问题,而只是在想问题。网络是个开放的信息空间,所以导致现代网络文化所呈现出来的极端自由性难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梳理和引导,让获取的知识较为零散和混乱;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眼界和知识面的开阔。当然,网络阅读更加便捷、直观与立体的绝对性优势对传统阅读是很大的冲击,但是,随着互联网阅读率迅速攀升,纸质读物“浅阅读”趋向明显。以桓台县图书馆为例,图书馆除15万册的纸质图书外,还购进了“歌德电子图书”、“微书房”、“博刊”等电子文献及期刊10万余种,但是明显大多数读者选择“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APP进行浏览及阅读。
针对以上列举的现状及问题,需采取合理措施来引导读者阅读呢?如何构建青少年优良阅读环境,除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以外,图书馆作为我县主流社会教育基地,应当积极发挥其资源优势,一是通过开展馆校合作,合理制定青少年阅读书单,假期阅读高峰前有效做好阅读书目的准备工作,提高假期学生读者的阅读质量;二是结合新时达文明实践要求,成立及“绘本亲子阅读”、“国学领读”等多支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周六周末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志愿者队伍组成可以是学校的优秀教师、社会机构的培训老师及桓台本土的文化名人等;三是建立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读者荐购机制,通过与新华书店合作开展“你选书 我买单”活动,积极激发学生读者的阅读热情;四是以朗读亭为依托,通过开展线上朗读比赛,激发读者朗读热情。
时代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阅读也跟随着信息时代的脚步日新月异,青少年该怎样让阅读成为成长的助力,而不是阻力,相信明智的人们会在阅读中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