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峰
(通榆县社会救助事业中心,吉林 白城 137200)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服务的关键组织机构,其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单位长期发展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源,其涉及人事管理、单位运行、基层生产以及党政工作等多个方面,是一种具有真实性、参考性和借鉴性的宝贵资源,对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当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档案管理依然采用以往的固化模式,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档案类型也呈现多元化,包括文字资源、影像资源以及图片资源等,为管理工作增添一定难度。在数字化背景下,事业单位要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加速管理改革进程,切实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提升其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
1)提升利用效率。档案资源是社会进步和单位发展中诞生的宝贵文件,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档案的合理利用,能够帮助单位领导制定科学决策、合理选拔干部、确保单位运行。但是目前管理工作主要以保存和整理为主,忽视了档案的利用,而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较多,档案共享程度低、查询难度大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引入数字技术能够实现异地随时查询档案,使用者不需要亲自来到档案室,只需要一台终端设备就可以完成异地查询,为使用提供了巨大便捷,可以显著提升利用效率。
2)降低管理成本。档案是事业单位日常运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以往以纸质档案为主的管理模式下,每年事业单位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确保管理的正常运行,例如设置独立档案室、加强纸质档案维护等,需要消耗大量资源。通过数字化管理能够将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文档,利用计算机建设数据库,基于数字化技术下保证档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需要单位投入大量资源,进而降低管理成本。
3)释放人力资源。人资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基于档案管理岗位的重要性,在人资配备方面需要满足管理需求。档案管理属于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管理人员的岗位内容和工作任务较为繁重,需要处理大量的文档资源,包括信息收集、核实内容、整理文档、归档保存等。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能够减少人员工作量,缓解人员的紧张情绪和工作压力,具有释放人力资源的作用。
4)保证资源安全。以往纸质档案主要保存在档案室内,但是在长期保存和使用中,受到环境潮湿、虫蛀、人为使用以及火灾事故等因素的影响,档案资源容易出现破损或者丢失等情况,为事业单位造成一定损失。档案属于一种无形资产,其是单位多年生产运营中积累下的珍稀资源,其安全性是管理的核心以及重点。引入数字化技术,能够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完成档案的安全保管,在提升档案保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确保保密性、安全性。
1)转变数字观念。数字化技术与以往的档案管理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其以现代先进技术为支撑,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单位领导要认识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优化和管理价值,树立新型的数字化观念,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首先,单位领导要结合自身具体管理情况,添置相关硬件设备,为数字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包括管理所需的计算机、多媒体、复印机、打印机等,重视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下;其次,在软件建设方面,事业单位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软件,同时还可以与当地的软件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新型的管理软件;最后,在单位内部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员工认识到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促使数字档案深入人心,积极配合档案部门开展各项工作,为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保存提供便捷。
2)构建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确保数字化管理有序落实的平台保障,在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下,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完成档案从收集到归档的相关工作,避免出现错误操作,导致信息遗漏或者丢失,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数字管理系统建设,并且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平台。首先,转变以往重视保存而忽视使用的固化思维,积极建设数字资源库,将更多的纸质文档转变为数字档案,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档案分类,为档案检索和利用提供便捷;其次,在构建管理系统中,要对所有数字档案的格式进行统一处理,做好档案分类保存和查询工作,确保档案检索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信息输出和信息输入要进行对称处理;最后,对管理系统的权限进行科学设置,对于保密程度较低的档案资源,内部员工在利用口令登录后即可查阅,对于机密性较高的档案资源,要实行加密管理和专人管理,利用密匙技术进行系统升级,全面落实档案的维护和安全工作,防止档案出现外泄或者丢失等问题。
3)强调规范管理。基于数字管理的特点,事业单位要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细则,促使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首先,在建设制度体系中,制度要涉及档案管理的诸多方面,包括档案收集、内容保密、系统维护、人员操作以及设备采购等,确保所有工作都在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下进行,严禁管理人员凭借经验操作;其次,在完成制度体系建设后,事业单位要根据制度执行的效率,对制度和细则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进,确保制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以及针对性;最后,对考核制度、激励制度、责任制度以及薪酬制度进行科学分析,将制度体系与管理需求充分结合,根据需求调整制度。
4)加强安全防护。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一特点虽然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但同时也为档案安全埋下隐患,如果系统遭受病毒、黑客以及木马的攻击,容易导致重要的档案资源丢失或者外泄,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数字档案安全防护。首先,管理人员要树立科学的防护意识,正确进行计算机操作,严禁存在违规行为,定期使用市面上有效的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其次,在开展档案资源管理中,可使用先进的防护技术,包括新型防火墙技术和密匙技术;最后,对于重要的、保密性较高的档案资源,要及时备份并且分开保存,避免由于系统故障或者黑客入侵而导致档案遗失。
总而言之,档案作为一种宝贵的珍稀资源,其在事业单位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单位领导要提升思想认知和重视程度,积极引入现代数字技术辅助管理,提升档案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实现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