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
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直观而深远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要想在新形势下不断的壮大、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现阶段许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其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过度依赖工作经验,而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导致财务管理过于随意,不够严谨。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除了村会计缺少制度意识外,也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其二,各村的会计、出纳缺乏专业性,很多村会计不仅年龄较大,而且大多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虽然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上的经验丰富,但是由于理论不扎实,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
审计监督同样也是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际调查,当前许多农村在审计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以往的村集体经济规模较小,组织机构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审计机构,审计工作开展不够规范和严谨。另外,一些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采用的审计方式比较单一、落后,没有体现出专业性和权威性,也难以满足当前日益壮大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需要。其次,乡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强,在审计与监督工作开展时,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这样的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失去了审计工作的应有意义。
其一是整合资金资源,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国家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对于农村集体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地方因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金浪费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落实审计监督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可以立足于地方上的实际情况,结合战略规划,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
其二是严防资金挪用,保证集体资金安全。农村集体资金必须做到合理规划、专款专用。通过严格落实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保证各项收支的条例清晰、取用合理。此外,还可以发挥约束作用,让农村集体资金在运用过程中,不敢出现私自截留、挪用的情况,并且保证资金得到最优化利用,真正为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促进效果。
一是要发挥好乡镇经管站(财政所)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村级监督机制,确保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避免财务管理混乱、随意等问题的出现。将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与相关人员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这种举措倒逼财务管理、审计监督人员能够严格履行职责。二是引进独立审计机制,由市一级的审计部门,统一作出部署,要求乡镇各部门配合审计工作开展。这样既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又能够让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信。上级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打破部门之间因为存在信息壁垒,尽量杜绝审计监督工作进度迟滞的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和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必须要有专门负责的机构,同时还要保证该机构职权的独立性。这样在对各项工作进行审计、监督时,才能不受任何阻碍,才能让工作人员没有思想负担,对于发现的问题勇于指出,帮助改正。一方面,应利用乡镇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或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的机会,加强与乡镇政府联系,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倾听他们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建议,使他们支持和重视审计工作,将农村审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另一方面,还要在各乡镇成立专职的审计监督机构,并进行内部分工,明确每名工作人员负责的业务方向,避免职责交叉和相互推诿。
应该创新审计方式,充分利用现有乡镇的审计人员和财政所有人员,采取交叉审计的方式,主要对村两委主职干部任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村级财务收支、村级债务增减、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开展村级财务交叉审计能解决乡镇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问题,可以加强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能互相学习,增强沟通,推动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明确审计程序,着重把握好审计方案、审计通知、审计实施等主要环节,使审计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使乡镇审计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时期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要想体现出规范性、公正性,必须依赖于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队伍。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在培训内容上,除了要学习财会相关理论知识外,还要顺应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重点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更高效率、更加准确的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的会计数据。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可以让农村集体资产的各类支出,有迹可循,更加透明,提升了监督成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势在必行,这也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各级管理人员,既要认识到现阶段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监管的重要意义,同时又必须客观看待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剖析问题根源,进而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场方式和重点培育队伍等方面,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