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3-01 07:32徐成振杨文贵韩雪昆方玮苏志惠孙延桃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股骨

徐成振 杨文贵 韩雪昆 方玮 苏志惠 孙延桃

(南京梅山医院骨科 江苏 南京 210039)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高发于老年人。有文献显示[1],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随机选择72 例患者,均是于2016 年4 月—2019 年3 月在我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资料方法如下,通过系统分析,验证上述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4 月—2019 年3 月在我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患者72 例,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6 例。甲组患者均龄(68.12±15.56)岁,乙组患者均龄(68.67±15.52)岁;甲组男性16 例,女性20 例,乙组男性15 例,女性21 例。患者和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乙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严格按照临床要求进行手术操作。甲组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在腰麻下,于患侧股骨大粗隆股外侧做切口,长为4cm,将股外侧肌起点和股骨粗隆部位完全暴露出来,在C 型臂透视下对骨折位置进行复位处理。置入Liss钢板,透视下置入股骨颈内螺钉,骨折远近端置入锁定钉固定。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观察[2-3]。应用FACT-L 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治疗后,两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有显著不同,甲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短,甲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4.32±8.23)d、(242.32±15.23)h,乙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1.43±6.154)d,(334.23±16.23)h,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甲组 36 34.32±8.23 242.32±15.23乙组 36 41.43±6.15 334.23±16.23 t-5.0234 4.2334 P-<0.05 <0.05

2.2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甲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n(%)]

2.3 对比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

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差异明显,甲组与乙组相比,甲组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s,分)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甲组 36 67.11±7.31 9.42±0.53 4.33±0.41 4.38±0.44乙组 36 62.22±6.23 7.32±0.41 3.12±0.34 3.27±0.34 t- 3.3245 4.4352 4.5442 4.6443 P- <0.05 <0.05 <0.05 <0.05

2.4 对比两组治疗后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治疗后,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明显,甲组与乙组相比,甲组的患者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s)

表4 对比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s)

手术时间(min)甲组 36 5.45±1.56 10.45±1.56 173.35±41.76 103.34±10.34乙组 36 13.54±2.54 11.54±1.54 283.65±55.64 140.24±14.44 t - 5.2322 3.3423 8.5342 8.4343 P - P <0.05 P <0.05 P <0.05 P <0.05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cm)骨折愈合时间(月)术中出血量(ml)

2.5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两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明显,甲组与乙组相比,甲组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例)

3.讨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为偏心固定,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多钉立体固定,防旋效果好,股骨头切出率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低等优点。而动力髋螺钉治疗属于坚强固定,无法满足生物固定需求。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骨质和板钉间有微动,刚好能够弥补动力髋螺钉治疗的不足。其近端匹配股骨近端,不接触骨折位置或者是有限接触,骨膜剥离较少,能够减小对骨折端的影响,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位置愈合[4-6]。接骨板近端与股骨近端构成三维框架固定,可以加大固定作用,规避骨折位置出现移动的现象,对稳定骨折位置具有积极作用,且促进患者早日恢复,给早期功能锻炼做铺垫[7-8]。上述研究结果为:由表1 信息可知,治疗后,两组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有显著不同,甲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34.32±8.23)d、(242.32±15.23)h,乙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41.43±6.154)d,(334.23±16.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 信息可知,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甲组与乙组相比,甲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信息可知,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差异明显,甲组与乙组相比,甲组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4 信息可知,治疗后,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明显,甲组与乙组相比,甲组的患者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5 信息可知,两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明显,甲组与乙组相比,甲组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