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020-02-29 10:38彭豪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生物教学

彭豪

[摘要]由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而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Ag2CO3普遍关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当前生物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挖掘教材环保教育内容、展示环境问题、学习法律法规、联系生活实际、丰富课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保意识;生物教学;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2-0094-02

在一次报道中,宇航员尤利·格拉次可夫说道:“地球的彩色光谱,北极地区的冰和赤道上的夏季是不同的。你可观察到密林光亮的绿色,地球巅峰的白雪和蓝色的海洋。整个彩色使你炫目。那一刻你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誓死保护和拯救这个家园的决心。”他的最后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当今世界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枯竭、绿色植被日益锐减、稀有物种灭绝、土壤酸化以及垃圾成堆等。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教师应该在生物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建立环保观念,形成环保意识,生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一、挖掘教材环保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大纲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涉及的环保教育内容,并以此为载体,不断向学生实施环保教育。这样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又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认真研读生物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中所涉及的环保教育内容比较分散,为了让学生的环保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应将环保教育内容整合在一起,有效开展环保教育。例如,在教学“生物和生物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整合相关环保教育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知道生物圈的概念及其内涵,以及人和其他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活,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居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地球。除此之外,还可让学生了解生物是如何在环境中适应生活的,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通过播放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录像,让学生正确分辨并梳理出非生物与生物环境、生物与人、人与生物圈等之间的关系;通过“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法”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预防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展示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介绍生态环境现状,让学生产生危机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建设必须要紧跟经济建设的步伐。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社会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越是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越重要。因此,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现实社会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早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而是以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为重要目标。这就要求一方面人们在生产时要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人们在消费时应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从而使发展更少地依赖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环境容量有机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在生物教学中,我结合厄尔诺现象、荒漠的蔓延、酸雨现象等给学生介绍我国的环境现状,结合绿色植被的锐减、稀有动植物的灭绝现象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醒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努力保护环境。

2.介绍环境问题事件,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意义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由环境问题所引起的重大灾害事件比比皆是。例如,美国的多诺拉事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处于河谷,1948年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该镇大部分地区受逆温控制,加上持续有雾,使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的尘粒结合,产生大气污染,造成5911人发病。这样给学生讲述生活中所发生的环境问题事件,能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意义。

三、学习法律法规,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重要性,知道了如不加以遏制类似事件,必然会危及人类的生存。而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它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于是,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國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并以此来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马克思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判断学生是否完全掌握课本知识,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去不断地实践。例如,在教学“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可给学生简单介绍我国的人口现状,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我国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与研究,以此来教育学生要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发展的关系,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又如,在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我引导学生了解全球生物的灭绝速度和全球有八分之一的鸟类面临灭绝的数据与资料,最后呼吁学生今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养成保护动物的好习惯。

五、丰富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1.开展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各种类型的环保教育知识讲座,如“九八水灾”“动物世界”“人类活动与臭氧层的变化”“白色污染”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环保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借助节日实施环保教育

节日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黄金时期,如世界森林日、植树节、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国际气象节等,教师可借助这些节日实施环保教育。比如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野外植树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开展“人与树”的主题演讲比赛、摄影比赛等,使学生明白花草树木亦有生命,需要人们细心呵护,从而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行为。这样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不仅形成了植树造林的观念,还坚定了绿化祖国的决心。

3.组织实践调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调查也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4?6组,每组指派一名小组长,要求各个小组就“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实践调查。教师也可为学生设计如“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废弃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对不同环境的水质进行调查对比”等实践调查的主题,并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集中在一起小组合作查找资料,观看视频,剖析原因,调查取证,最终得到结论。这样的教学,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巩江.在生物学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4(6):18-19.

猜你喜欢
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生物教学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