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国企档案管理创新研究

2020-02-28 20:44:51李艳玲
卷宗 2020年31期

李艳玲

(宁波舜建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400)

1 国企档案管理的概述

国有企业档案主要是指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像等材料。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主要是保护各类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信息真实完整。目前,国有企业档案可以分成多个不同类型,例如文书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技术档案、电子档案等。一般而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类型繁多。随着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档案类型也在不断增多。目前,国有企业档案已经不再局限于本企业业务,还包含企业技术档案、财务档案及工程档案等。第二,档案管理作用扩大。国有企业档案记录了企业发展历程,因此档案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竞争早已突破传统范畴,更多体现在数据和信息方面,而档案在数据分析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2 互联网视域下国企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方式滞后。虽然国有企业建立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但是国有企业绝大部分档案依旧是以纸质文件方式储存。为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逐页打份文件,消耗大量纸张。与此同时,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对人员熟练度要求高,一旦档案管理人员出现变动,档案管理质量可能会直线下降,严重影响档案管理效率。例如,在档案归档管理之时,档案管理人员常常根据工作习惯分类管理档案。一旦人员出现变动,新入职人员并不了解原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方法,致使档案管理质量严重下降。

2)档案管理安全性弱。由于档案记录着企业发展兴衰,是企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资产,因此加强档案安全性管理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一些国有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创建了档案管理信息传递平台,提升了档案管理效率,但是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了安全性较弱的问题。例如,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和信息传递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安全建设堪忧。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网络集体,涉及各类终端。国有企业除了对接企业内部各个端口之外还需要对接政府部门,涉及网络转接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稍不注意都可能受到病毒攻击,而病毒传播速度极快,严重威胁档案管理安全性。

3)档案管理服务性差。互联网转变了档案管理模式,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管理思想,树立服务性管理思维,改变被动整理、归档以及管理工作模式。但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传统档案管理方法,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没有积极主动挖掘档案信息,影响档案管理质量。

3 互联网视域下国企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互联网档案管理理念。第一,缺乏互联网思维。目前,国有企业并没有树立互联网档案管理思维,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管理只是简单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没有认识到档案使用价值。与此同时,一些管理人员认为档案最终都会成为企业收藏品,很难真正发挥作用。第二,片面认知档案管理安全性。虽然国有企业建立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但并不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认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无法达到安全性要求,在工作中不重视使用互联网技术。

2)复合型档案人才培养滞后。第一,忽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目前,国有企业工作重心集中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忽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国有企业缺乏档案管理人才培训和招聘,导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才断层,无法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1]。第二,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档案管理方法,也需要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使用方法。但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懂得档案管理知识,并不懂得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例如,在档案归档之时,档案管理人员并不知晓如何通过计算机做好档案归档工作,影响档案管理质量。

3)档案管理网络平台不健全。第一,欠缺硬件配套设施。目前,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在对接业务数据时使用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平台传递档案资料。但是,信息平台在创建之初只是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需求而创设,没有考虑到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档案对接,导致国有企业缺乏必要硬件配套设施,影响档案管理质量。第二,系统软件开发不完善。虽然国有企业创设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但是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各项软件系统开发不完善,功能不齐全,导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例如,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缺乏检索功能,工作人员档案搜索效率低。

4 互联网视域下国企档案管理创新对策

1)树立档案管理创新理念。第一,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在互联网环境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主动性。例如,在档案归档之时,管理人员除了完成归档工作之外还需要主动挖掘档案资源,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一手资源。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也需要树立档案服务思维,认识到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为此,国有企业需要不断细化档案管理内容,在档案管理安全性、档案人员素质、档案人员配置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第二,重构工作流程。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国有企业需要重构档案管理流程,优化档案管理内容。例如,国有企业可以优化档案归档流程,除了传统归档流程外,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加强对大数据的运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档案数据价值,以提升档案管理质量。

2)强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第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管理的使命感,坚定工作信心。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也需要明确各岗位管理人员的分工,做到各尽其责,确保档案信息不会被泄露[2]。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互联网综合素质,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驾驭档案管理软件,增强档案管理质量。第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服务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查阅档案资料,提前为各部门提供档案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撑,发挥档案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档案管理平台建设。第一,完善硬件配套设施。为了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质量,国有企业需要加大互联网硬件设施投入力度,改变硬件设施落后现状。为此,国有企业可以加大硬件产品采购力度,要求厂家根据自身需求改善硬件设施,提升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质量。第二,健全电子档案管理平台。为了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国有企业可以立足于自身实际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完善电子管理平台功能,加强技术保障。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加强对储存技术、搜寻技术、云储存技术等各项技术的研发,提升电子档案储存质量,提高各项数据完整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质量,国有企业需要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同时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档案管理平台建设,以提升档案管理质量,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地向前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