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生
(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当前各领域发展都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状态。尤其我国制造企业而言,近年来制造企业迅速发展,同时其相应的竞争环境也更为严峻。当前大多数制造企业都存在自身不具备优质的核心技术含量的情况,其核心竞争力只有一小部分企业所掌握,从而导致制造企业大多都是“价格战”,继而对制造企业运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制造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是制造企业当前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想要通过实施业财融合改善上述问题,从而保障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制造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问题措施展开探讨。
业财融合主要是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改善企业原有运营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保障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实现数据共享,财务部门能够贯彻参与到各项业务活动过程中,为管理层重大决策活动提供有价值性的参考数据信息。而对于现代制造企业而言,主要是将产品的设计、材料购置、生产、销售等生产流程和财务流程实现结合,保障企业能够满足现代化信息发展的要求,加快转型工作进程,从而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现状,为企业有效开展业财融合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业财融合主要是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财务工作人员实现转型的主要方向,是原有会计核算模式向现代业财融合方向发展的转变,同时促使业财部门的融合,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参与到一些业务活动当中,从而体现出一种主动财务管理的理念。实施业财融合是财务工作的最新目标,能够为制造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这对于制造企业的运营发展也具有重大效用。
企业财务工作人员通过充分掌握企业业务运行现状,充分认识到各项业务和销售活动的所需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而提升财务工作人员数据分析的精确性。加之对于业务情况的全面掌握,更能认识到财务数据信息对于业务活动运行的重要意义,使得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能够精确开展财务核算工作,而且通过各项数据信息分析业务内容,从而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及时将预测信息反馈到业务部门, 有助于企业更高效、科学的开展投资活动。
随着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其内部组织形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实施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财务部门及时、充分的掌握各项业务活动,能够及时发现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其中关键内容,从而有助于有效把控其中的缺陷和潜在风险,继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和风险应对措施,达到最大程度降低企业风险的目的。
企业原有的财务模式并不利于现代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开展,针对经济业务活动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而通过实施业财融合,有利于财务部门整合、优化各项资源,进一步将运营规划、成本管控、购置管理、投资活动以及销售环节进行串联,从而有助于企业数据信息和工业化管理进行融合,有效改善优化原有的运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制造企业价值最大化[1]。
我国制造企业在材料购置、生产、市场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企业财务部门无法及时获得业务部门活动的相关数据信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法充分对业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相关数据系统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业务部门各项数据信息的精确性,而财务工作人员对业务工作的了解也决定着相关数据信息应用的实际效果,这些都会对制造企业管理层的重大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实现财务和业务部门数据相一致,才能防止监管工作存在脱节现象,从而有助于业财数据实现高效结合。
制造企业业务部门所注重的是业务指标是否落实,而为了有效完成业务指标,企业业务部门甚至会存在忽视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过于重视销售目标的落实情况。但是不同于业务部门,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基于相关制度严格把控企业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从而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业务部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开源增量,财务部门则主要是为了降本增效,加之两部门对于风险理解存在偏差,目标不一致,进而导致两个部门工作无法实现均衡。
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流程多、分支多的特征,继而存在很多影响财务管理效率的因素,加之财务工作人员,其影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因素也较多,财务工作人员和企业生产一线具有一定距离。具体而言,业财进一步而言,业财融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其工作目标不一致,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无法积极参与到对方工作内容当中[2]。
传统财务模式仅仅是运用专业文字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而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无形中增加财务工作难度及任务量。而目前制造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仅是熟悉相应财务税务政策内容,自身知识结构仅是以财务方面为主,较为单一,没有充分掌握采购、生产、销售等流程的相关内容,依旧应用原有的会计核算方式,从而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出应用的职能效用。然而制造企业通过实施业财融合,也进一步对财务部门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但相应也会增加其工作量和难度。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依旧应用以事后核算为主的方式开展工作,对于主动参与业务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制造企业业财融合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产生正确意识。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而言,应当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决策活动当中。通过充分利用企业相关的数据信息、销售策略更为精确的判断出企业运营模式是否可行,同时对企业材料购置、生产等环节的签订合同工作给予相应的建议,制定出合理的定额生产规划等,还需要充分发挥财务的各项职能。制造企业通过实行业财融合,促使财务逐渐深入到企业各项生产运营环节当中,重新梳理成本预算、成本管控、风险预测以及资产管理等工作的具体流程,保障前端销售数据和后端财务数据的转换和管控工作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创建良好的业财融合企业文化,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融合,这一过程中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具有较强的风险管控意识,财务管理和销售管理者通过相互交流,使得双方都具备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实行业财融合,制造企业需要内部财务工作人员和业务工作人员进行轮岗制学习,双方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改善管理理念,打破传统工作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现状和需求,分析业财融合的管理手段,从中找到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运营风险的方式,其管理层通过有效结合业财部门,相互轮岗,从而组建出优秀专业的业财融合团队,双方通过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只有不断促进双方之间的交流沟通,才能有效防止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能够更好的实现业财融合,提升制造企业发展实力,进一步保障企业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
首先,创新业财融合理念。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工作基数大,专业水平较低,不能及时掌握和理解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内容。基于此,企业实行业财融合,最先需要提升企业全体人员的认知程度,及时创新所有工作人员传统的思想理念,才能够有效降低实行全新管理模式的阻力。企业管理层作为引导者,自身应当具备先进的业财融合管理理念,合理科学的制定业财融合实行规划;中层管理层人员需要制定业财融合规划,宣传业财融合主要内容,从而提升企业基层工作人员的认同感。
其次,夯实组织基础。特别对于组织结构较为复杂、陈旧的制造企业而言,组织结构是否稳固会直接对业财融合工作的实施进程造成影响。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正在不断变化,从事后核算逐渐转换为事前规划、事中控制的全过程管控,从而进一步平衡业务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为了保障业财融合工作顺利开展,一是需要重新认识业务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善优化组织结构,强化业财融合团队建设工作,在强化工作人员意识的同时,推动业财融合工作开展。二是根据业财融合相应职位要求合理分配业务人员,要求选择的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当具有专业的财务核算知识和监管工作经验。
最后,完善配套管理制度。由于企业业务和财务部门之间的考核存在差异,因而需要基于企业效益角度,建立协调业财融合工作的相关部门,主要是加强管理队伍,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关于开展业财融合工作,不仅需要重视相应团队的建设工作,还需要要求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能够为风险管控、利润评估等工作内容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支撑。
综上所述,随着制造业行业的竞争环境逐渐激烈化,各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实施业财融合,通过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的高度融合,不仅能够推进企业业务发展,而且能够促进企业实现财务成功转型,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企业通过实施业财融合有助于提升财务监管工作能力,对各项数据的分析有利于防范风险,保障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全面落实企业运营发展目标,提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