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国家储备林建设助推生态扶贫方案设计

2020-02-28 11:48宋志伟朱丽艳赫尚丽王海亮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5期
关键词:纳雍县毕节市劳务

宋志伟,朱丽艳,赫尚丽,王海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 昆明 650216)

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林业的具体实践,是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毕节市作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对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构建“两江”生态屏障、重建岩溶地区生态系统、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根据贵州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省有493.0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数量排全国第1位,占全国的8.77%;而毕节市有115.45万贫困人口,排全省第1位,占全省的23.40%。由此可见,贵州省与毕节市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全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是扶贫工作重点的真实写照。随着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深入开展,一些专家和学者[1-4]就如何有效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从管理机制、融资模式、问题探讨、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但对如何助推生态扶贫方面的研究尚不见多。鉴于此,文章以毕节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为例,立足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助推生态扶贫角度,从项目选址、扶贫方案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并针对持续有效增加贫困农户经济收入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家储备林建设助推生态扶贫提供借鉴和参考。

1 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建设情况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全市林地面积126.5万 hm2,森林覆盖率52.2%,活立木蓄积4 955.0万 m3,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全市8县(区)均列入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规划范围。毕节市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于2018年9月开始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范围涉及全市8个县(区),项目建设规模9.67万 hm2,其中:木材基地8.15万 hm2,占建设规模的84.12%;经济林基地1.54万 hm2,占建设规模的15.88%。所使用的土地为商品林地和一般耕地,土地所有权均为集体,林木起源均为人工。项目建设周期30年(其中建设期8年,运营期22年)。项目建设投资130.02亿元,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融资和建设,申请开发性银行贷款104.02亿元,自筹资金26.00亿元。通过项目的建设,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林地生产力,提升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推动森林资源培育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优质大中径材和珍贵木材,预计生产木材约780.0万 m3。同时,通过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区域特色林业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动区域农民增收致富,预计项目建设可带动约4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1.2 全市人口贫困现状

根据毕节市扶贫办提供数据(2018年9月),全市8县(区)共有7个贫困县(七星关区、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黔西县),其中5个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3个为深度贫困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全市8县(区)共有贫困人口81.82万人,贫困发生率10.04%。其中,七星关区贫困人口10.45万人,大方县贫困人口9.65万人,黔西县贫困人口1.87万人,金沙县贫困人口3.36万人,织金县贫困人口14.98万人,纳雍县贫困人口13.00万人,威宁县贫困人口16.12万人,赫章县贫困人口12.39万人。截至2019年9月,毕节市还有44.41万贫困人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现状仍未彻底改变,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巩固脱贫成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2 项目扶贫方案设计

2.1 项目选址设计

1)选址原则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林业,结合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培育一批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特色林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按照此要求,国家储备林项目规划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在建设区域上可安排深度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在就业安排上可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收益分配上可增加贫困户资产收益、股权收益和造林管护等劳务收入。基于此,毕节市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在选址设计上优先和着重考虑贫困户分布区域,集中和扩大项目建设对贫困户的覆盖面,以最大限度发挥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助推精准扶贫的作用。

2)选址设计

项目建设模式包括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是对水热立地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等进行人工造林,集约化培育当地乡土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现有林改培是对现有商品林中郁闭度0.30以下的林木生长不良、林相残破,以及未适地适树造成林木生长不良的林分,通过采取改培措施达到预期培育目标。中幼林抚育是对现有林中郁闭度≥0.70的中幼龄林,伐除过密、生长不良或遭受病虫害的林木,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按照建设模式最大限度结合贫困户分布区域选择项目实施地块和对象,结果全市国家储备林共选址覆盖贫困户约39.7万人,贫困面覆盖率约48.5%。8县(区)国家储备林选址覆盖贫困户情况具体为:七星关区约4.2万人,覆盖率约46.7%;大方县约3.1万人,覆盖率约37.4%;黔西县约1.0万人,覆盖率约74.6%;金沙县约1.2万人,覆盖率约35.7%;织金县约9.2万人,覆盖率约61.4%;纳雍县约6.0万人,覆盖率约46.2%;威宁县约6.5万人,覆盖率约40.3%;赫章县约8.5万人,覆盖率约68.5%。

2.2 扶贫方案设计

1)增加资产性收益

资产性收益扶贫是扶贫开发新模式,是将贫困农户权益资本(如土地)股份化或有偿使用,相关经营主体利用这类资产产生经济收益后,贫困农户按照股份或协议约定获取收益的扶贫模式。基于此,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要求,优先选择贫困户重点分布区域的耕地、现有林地、退耕还林地等,通过有偿使用贫困户的土地增加其资产性收益。具体措施为:林地和林木拟采用流转方式,流转期限30年,流转当年一次性支付流转费用。其中,现有林改培的林地和林木流转费用为 30 000元/hm2,中幼林抚育的林地和林木流转费用为 45 000 元/hm2。耕地拟采用租用的方式,每年6 000元/hm2,每5年按照10%的增长率上浮耕地租用费,每年支付租金。

2)增加劳务性收入

由于项目建设规模大、涉及面广,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使用劳动力方面优先聘用贫困户,可为贫困户提供短期和长期就业岗位,增加劳务性收入。项目建设采取“公司+基地+贫困农户”模式,在项目前期建设阶段涉及的造林、抚育、管护、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可为贫困户提供短期就业岗位;在项目运营阶段涉及的护林、抚育、管理、采伐、采摘等方面,可为贫困户提供长期就业岗位。

3)发展多元化产业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多元化产业,增加贫困户产业性收入。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推动区域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乘借毕节试验区发展机遇和优势,助推生态扶贫和精准脱贫,带动区域贫困户增收脱贫。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全市8县(区)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具体设计为:七星关区重点发展刺梨产业,大方县重点发展刺梨、猕猴桃产业,黔西县重点发展刺梨产业,金沙县重点发展茶产业,织金县重点发展皂荚产业,纳雍县重点发展茶产业,威宁县重点发展苹果、黄梨产业,赫章县重点发展油茶产业。此外,通过发展林下种养、森林旅游等多元化产业,为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构建贫困户经济增收长效机制。

3 项目扶贫效益预测

3.1 增加贫困户资产性收益

项目建设需流转集体人工商品林地(含林木)和租用一般耕地共9.69万 hm2,涉及全市8县(区)贫困农户约39.7万人,项目周期30年内将增加贫困农户土地资产性收益约149.8亿元,贫困农户人均每年获得收益约 1 260 元。其中,七星关区贫困农户人均每年获得土地资产性收益约 1 405 元,大方县约 1 850元,黔西县约 4 700元,金沙县约 4 280元,织金县约 1 230 元,纳雍县约790元,威宁县约910元,赫章县贫困农户人均每年约765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贫困农户长期持续地增加经济收入。

3.2 增加贫困户劳务性收入

全市8县(区)在项目建设期间大约需9.3万个劳动力,在运营期间大约需20.2万个劳动力,项目周期30年内共需劳动力约29.5万人,按人均每年劳务性收入3.6万元测算,可为贫困户增加劳务性收入约106.2亿元。全市8县(区)具体情况分别为:七星关区共需劳动力1.6万个,可为贫困户增加劳务性收入约5.8亿元;大方县共需劳动力3.1万个,可增加劳务性收入约11.2亿元;黔西县共需劳动力1.0万个,可增加劳务性收入约3.6亿元;金沙县共需劳动力1.2万个,可增加劳务性收入约4.3亿元;织金县共需劳动力9.2万个,可增加劳务性收入约33.1亿元;纳雍县共需劳动力1.3万个,可增加劳务性收入约4.7亿元;威宁县共需劳动力9.7万个,可增加劳务性收入约34.9亿元;赫章县共需劳动力2.4万个,可增加劳务性收入约8.6亿元。

3.3 增加多元化林产业产值

项目建设周期30年内,全市8县(区)林产业产值增加约170.8亿元,为贫困农户提供了多元化、可持续的增收途径。其中,七星关区林产业产值增加约24.9亿元,大方县增加约13.9亿元,黔西县增加约15.0亿元,金沙县增加约6.2亿元,织金县增加约49.4亿元,纳雍县增加约12.4亿元,威宁县增加约38.0亿元,赫章县增加约11.0亿元。

4 几点建议

1)借助国家储备林多功能效益,发展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将“森林旅游扶贫工程”列入脱贫攻坚重要工程范围。全国60%的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分布在山区林区沙区,这些地区脱贫的潜力在山,增收的希望在林。近年来,森林旅游依托天然的地缘优势和强劲的带动功能,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森林旅游具有就业门槛低、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优势,正在成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新引擎。因此,毕节市应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借助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和创新、创造新经验、新模式、新办法,通过发展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助推生态扶贫。

2)引进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在国家储备林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应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增加资源总量,同时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加快产业链建设,增加林农产品附加值,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应特别引进家具生产、林果加工、电商包装设计等企业,提升贫困户林产品网上销售率,助力林产品生产企业、种植户带动贫困户增收。全市8县(区)应至少着力培育扶持1个特色林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龙头企业。

3)运用“互联网+”模式盘活林农资源,增加林农收入

推广贫困乡村互联网应用,推动电商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合作,采取“电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等模式,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电商农产品扶贫产业。建立“全市电商适销商品数据库”,对全市优质特色林产品种养规模、产量产值、品质特色开展调查统计,编制全市特色主导产品目录,确定主导品牌,重点推动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规模农产品的“网络化”。通过县级电商创业园+集镇中心特色扶贫网店+农村电商精准运营中心,建立、完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互联网+”的电商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农户扩大增收渠道。

4)加大林农科技培训力度,提供智力支持,增加就业

通过国家储备林建设吸收贫困农户就业,转移贫困农户剩余劳动力,同时借助国家储备林建设增强贫困农户“自我造血”功能,在引导贫困农户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如发放手册、现场指导、课堂讲授等,加强对贫困农户在造林、管林、护林等方面,以及在特色经济林栽培、管理、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的参与能力和就业水平。

猜你喜欢
纳雍县毕节市劳务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瑞雪兆丰年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My Best Friend
纳雍县委离退局开展“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