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当前,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波及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声令下,奔赴武汉。精准施策,众志成城,防控疫情扩散,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出现了拐点,中国速度让世界震惊。究其原因,其根本的是我国拥有高水平的医务专家人才和护理专业人才,而且能有效、充分的发挥他(她)们的技术作用和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这是取得打赢疫情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疫情的防控与企业发展一样,关键在人才上。就现代企业而言,目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正在筑底、起稳、向好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有关企业管理资料揭示:企业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企业间人才的竞争。笔者赞同这一观点。随着企业积极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共建、共赢和积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竭力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做大做强。一些有胆有识的企业家,把功夫下在全面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高度重视企业人才的开发、培养和使用,从而推进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古今中外,影响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组织发展的因素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力资源因素。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国以才治,业以才兴。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4月1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其组织架构和战略目标确定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摆在“重中之重”位置。企业要全方位、全面提升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物质。现代心理学也揭示了,意识产生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向行为。笔者认为:企业要抓好人力资源管理,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与意识的相互能动作用关系和现代心理学的意识——需要——动机——行为的规律入手。咬住全面提升全企业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意识,形成识才之眼,爱才之风。使企业上下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慰然成风。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是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上下根据发展战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核心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二是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激烈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在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企业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机制和制度,才能使企业全体员工,为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要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行有效、积极向上的精英团队。可以说,正是因为企业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才不断增强,才能在竞争中持续保持长久的发展优势。三是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在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之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
1.企业人力资源短期计划。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关键和最重要的要素。一些发达的国家企业都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近几年来,美国、日本、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把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我国,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趋完善,实施战略管理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国众多的优秀企业审时度势,都实施了战略管理,使企业准确地把握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超前预见性控制着企业生产经营,推进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使企业进入了加快发展壮大的快车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就是依据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科学预测企业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企业发展需要,测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以保证企业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需要。要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要依据国家对企业发展政策导向,与企业外部环境;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企业发展定位;要分析和掌握企业内部资源占有情况;考虑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制定,要用企业短期目标人力资源计划来保证企业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的实现。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长期规划。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短期计划与长期规划而言,计划是短期的,规划是长期的。要把眼睛盯在计划上,功夫下在长期规划上。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与管理规划的实施。笔者认为:制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与长期管理规划,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压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执行力。要立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贯彻执行,并要发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贯彻落实。应当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计划是微观性,规划是宏观性的,目的都是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坚决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打乱仗行为。依据企业实施的战略实管理目标,认真制定好、执行落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短期计划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这对强力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极为重要的。还应注意的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基本规律,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动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变动,适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使计划和规划贴近企业发展战略,贴近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认为: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理的代名词。”人力资源是现代组织中的重要而稀缺的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这一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在今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企业资源不是资本,不是战略,不是研发,而是人才。人力资源不仅是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更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管理的目标是探索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的规律和方法,正确处理和协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人和人、人和事、人和物的关系,使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协调,实现最优结合,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的引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退出,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人力资源的引进。人力资源引进是指使企业稳定地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人才,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企业目标,并求得人才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和结构符合其特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条件的要求;二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也要兼顾满足人才个人的得益三是保证人力资源与未来企业发展各阶段的动态适应。从人力资源的结构层次上看,企业人力资源的引进要注意区分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员工,并根据不同类别专业人员的特点、岗位职责和知识技能要求实施分类管理。
2.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是把人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积极性当作一种资源加以挖掘、培养、发展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开发是对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是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的关键资源——人的投资与增值来帮助企业达到经营和发展的目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发职业技能、开发职业品质和挖掘员工潜能。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是开发员工的职业技能,即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有岗前开发培训、在岗开发培训、离岗开发培训、员工业余自学等。
3.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要形成“凭贡献、讲业绩、论才干”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分配激励制度,使人才的薪酬水平与业绩贡献相匹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评是针对企业中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人才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绩效考评结果应当着重运用于改进工作绩效、薪酬及奖金的分配、职务调整、培训与再教育、员工职业生涯以及作为员工退出的重要依据。
4.企业人力资源的退出。在目前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的退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一般不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重视。科学的人力资源退出机制,有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体系。人力资源退出机制能使员工感受到市场竞争压力,从而激发起内在动力,有利于保持企业的活力。通过各种退出途径,能够让不适合于企业战略或流程的员工直接或间接退出,让更优秀的人员充实相应岗位,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意义重大,必须伴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而持续地优化、创新。企业除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规划,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外,还应当定期对其制定的年度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促进企业整体团队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企业长远战略和价值提升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笔者认为:在技术创新新加速,管理创新加快的当今时代,要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好,用才之能,必须抓住培训,继续教育不放松,遵循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原则,使企业各专业、各类人才的培训,镜头不换,力度不减。一是战略性原则。企业制定培训计划,要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企业在培养人才时,既要考虑满足到当前人力资源配备的需要,又要谋划建立能够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梯队。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企业培训应特别强调针对性、实践性。企业发展需要什么,员工工作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应从实际工作开始,通过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进而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强。三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培训兼顾的原则。德才兼备是多数企业对其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还应安排企业文化、个人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培训。四是数量与质量并重,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原则。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企业必须开展一定数量的培训,要考虑如何科学地组织实施培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做到培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取得培训的实效。五是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和训练。六是主动参与原则。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员工对培训的参与度。七是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这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受训人员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就成为调动其积极性的有力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