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白象似的群山》中精神危机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内涵

2020-02-28 15:16:30高文婷王智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高文婷 王智音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一、《白象似的群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1974年法国奥波尼在《女人与死亡》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主要以女性性别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研究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着重关注女性和自然的关系。它试图寻找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贬低女人与贬低自然这两者之间的源头,强烈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郑湘萍,2005:39)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白象似的群山》于1927年收录于短篇小说集《没有男人的女人》,讲述了列车在中转站停靠两分钟期间,女主人公吉格和并未透露姓名的美国男人在西班牙候车站喝酒,就“墮胎”展开对话的故事。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横财,战后美国的工业技术迅猛提高,经济实力远超西方其他国家。但是“战后的美国生活水平虽有较大的提高,但精神文化状态动荡不安,人们狂热地追求财产地位,沉溺美色,挥霍无度,这种穷欢极乐更加剧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感。美国学者安德森在《现代主义文学》中认为现代主义正是工业主义与现代技术在19世纪的发展中所带来的社会变革的结果。(黄波,吴允书,2001)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精神危机,也显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漠视与破坏。海明威创作的现代主义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虽然篇幅简短,但引来了众多批评家和评论家的讨论。他们大多从冰山原则、象征手法、会话含义、叙事技巧、写作风格、女性形象等多个方面解读文本。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白象似的群山》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源解读美国人精神危机下所隐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内涵。

二、《白象似的群山》中吉格与自然的关系

女性主义是从女性主义视角为出发点,而生态女性主义从女性和自然相联系的全新视角为出发点。生态女性主义学者沃伦总结出妇女和自然统治的八种联系:“观念上的联系、经验的和体验上的联系、符号上或者象征上的联系、认识论上的联系、政治上或者实践上的联系、伦理学上的联系和理论上的联系。”本文从象征上的联系和经验的、体验上的联系分析《白象似的群山》中女主吉格和自然的联系。

在有关女性和自然象征上的联系,孙玉超指出“海明威用‘白象’那圆滚滚的形态来象征女孩子怀孕后的体形特征”,表明女性和自然较为紧密的联系。(孙玉超,2013:26-27)朱新福也指出,从文化象征的角度看,用自然化的语言来描述女性、用女性化的语言来描写自然,似乎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可见,妇女和自然在符号或象征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自然的命运也象征着女性的命运。“山峦在阳光下呈白色,乡野则是灰褐色的一片干涸景象。” 山峦是白色,乡野是灰褐色,白色和灰褐色本不是大自然的色调,预示大自然在美国工业化的步伐中,不断被改变,丧失了原本的生命力。同样,吉格腹中还未出生的婴儿也在男女主人公的对话中开始走向生命的尽头,吉格的命运也因此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自然和女性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山的表面透过树木呈现出白色”,吉格也透过男性的话语也逐渐呈现出他想法设法不想要孩子,不愿意担当作为父亲责任的真相。在有关经验和体验的联系,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从生物学角度肯定了女性和自然的联系,也提出了女性先天比男性更容易接近理解大自然。“我们就是大自然,我是观察大自然的大自然。我们是具有自然观念的大自然,是哭泣的大自然,对大自然讲述大自然的大自然。”(苏珊·格里芬,1988:289)自然一直被誉为“人类的母亲”,大自然给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孕育着世界万物。吉格作为一名女性,它的生育能力使其体会到整个自然生态的生息循环现象。在文章开始,吉格最先感受到了自然生态的变化,山峦呈白色,并把山比喻成白象。吉格和男性对话的过程中也时刻关注自然,“姑娘放眼眺望对面的群山”“她看到了大河”等细节都展现出自然和吉格在经验和体验的联系。

从象征上的联系和经验的、体验上的联系上看,女人和自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自然的命运象征女性的命运,自然和女性能够感同身受,他们都被父权制统治逻辑所牵制。美国社会不断地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追求财富。工具主义和利己主义更是深入人心,加深了女性和自然都处于被漠视和控制的地位。

三、《白象似的群山》中男性对吉格与自然的压制和漠视

生态女性主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男权中心与人类中心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布依尔也明确认为 :“妇女和动物在同一个等级上得到考察,都是父权制下的牺牲品,是可以类比的软弱目标。” (Lawrence Buell,1999) 沃伦由此得出男性统治女性与人类统治自然在逻辑上的同一性,它们之间具有如出一辙的概念性框架,而女性危机、生态危机乃至由种种社会不平等引发的道德危机之间也因此具有同步的关系。“观念构架”是指一些基本的信念、态度、价值、预设等,它们决定并反映了每个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观念构架就像一面社会建构起来的透镜,透过它人们来理解自身和外在的世界。沃伦指认父权制观念构架的实质是一种统治逻辑,正是它招致了女性和自然被压迫的命运。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导致美国人在思想以及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更加注重实用主义,强调工具的重要性,不断地推进工业化。工业化加速了美国的发展,但是美国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与美国的发展失衡,美国人开始在急剧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却屡遭现实的惨败,“迷惘的一代”不只代表美国作家,也是美国人民的精神写照。《白象似的群山》完美地再现了美国在机械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对自然和女性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国人精神状态的虚无和崩溃,造就了美国“迷惘一代”的出现。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追溯精神危机的根源,正是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逻辑,在《白象似的群山》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而海明威在简短的小说中将大量的笔墨用在父权制社会下的女性吉格和自然,可见,女性和自然在海明威作品的重要性。如果女性一再的被父权制所统治,自然生态也会急剧恶化,美国人的精神危机将陷入死循环中。

(一)男性对女性的压制

沃伦把人类统治自然和男人统治女人归因于“统治逻辑”。统治逻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女性等同于自然,属于物质世界,男性等同于“人”,属精神世界。凡是等同于自然、属于物质世界的都比等同于“人”、属精神世界的要低等,反之,后者高于前者因而女性比男性低等,或男性高于女性,若X比Y高等,则X统治Y是合理的。(Warren,Karen J,1999)因此,男性统治女性也是合理的。

《白象似的群山》内容主要是由男女主人公的对话为主。海明威在描写女主人公吉格时,给予了女性充分的话语权,吉格与男性看似享有同等的话语权,却显现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受统治逻辑影响,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被男性的意识所主导,甚至不得不用语言迎合男性,直到被迫处于崩溃的状态才能爆发,而吉格的爆发到最后看似温柔的回应,也值得读者深思。吉格以远处的山峦像是一群白象再一次发起对话,男性表达自己从来没见过。吉格以“是啊,你是不可能见过”作为回复时,一句“不可能见过”是吉格对男性话语的否定,引起男性的不满,“单凭你说我不可能见过,并不说明问题”作为回复来压制女性的话语,迫使男性处于上风。吉格形容酒的味道,“甜丝丝的,有股甘草味”,男性“一切都是如此”暗示男女双方一直没有表露的关键性问题“堕胎”。同样,女性也以“特别是你等待了好久的所有的东西”作为暗示。却激起了男性的发火“好了,别来这套了。”同样是男性与女性暗示性的话语,以男性起头却引来男性的动怒。

男性最先提出堕胎手术很简单,接着男性说到“我知道你不在乎的,吉格,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注入空气就行了。” 吉格沉默不语,男性说“我会陪你去的,我会一直待在你身边,他们只要注入空气,然后万事大吉了。”男性不断逼迫女性做出自己心里的选择,好让自己脱离责任,自己万事大吉,其虚伪的面目,不言而喻。男性冰冷的话语不仅暗示出他内心的虚伪,逃避责任,还显露出女性不被重视,甚至被轻视,男性没有认真询问吉格对孩子的想法,就断言“我知道你不在乎的”,更显露出父权制统治逻辑在男性思维的根深蒂固。

在后续对话中,吉格“难道这对你来说不重要吗?咱们总可以对付着过下去吧”透露出吉格作为一名女性,对孩子的珍惜,甚至在有意的试探男性,来挽留孩子。“当然重要。不过,除了你我不想要任何人。不管什么人都不想要。再说,我知道手术非常简便。”这是男性在与女性简短的对话中第四次提出“我知道手术非常简便。”作为一位男性,无论从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是没有权利说他知道手术非常简便,但是在当时美国父权制统治逻辑的影响下,男性无形中却有权决定女性要不要做手术。吉格已经厌烦了男性对孩子这件事的逃避,也猜测出男性内心的心思,提出“你现在能为我做点儿什么吗?”“为你做什么我都愿意”再一次证明了男性的虚伪。吉格连续用了7个“求求你”让男性不要再说了,全文达到了高潮,也临近结束。在全文的结尾,读者也不知道吉格作为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金莉所言“生态女性主义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上,把人(包括男人和女性)在私人、家庭和政治上的关系视为平等,也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视为平等伙伴,而不是控制和统治的关系。”在父权制根深蒂固,工业化急剧发展,崇尚财富的美国,女性更被男性所忽视甚至轻视。在从吉格和美国男性的对话中透露出女性的话语权在看似平等的基础上被一点一点剥夺,以男主人公为代表的美国男性用看似关心和爱护女性的幌子,显现出美国男性逃避责任,注重自我的真实面目。

(二)男性对自然的漠视

沃伦提出的统治逻辑还体现在人类有改变其生存境遇的能力,而植物和岩石没有;有此能力者在伦理上高于无此能力者人在伦理上高于植物和石头:若在伦理上X高于Y,则X统治Y就具有伦理上的合理性;因此,人类使植物和石头屈从于己就有伦理上的合理性。

“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群山绵延起伏。这一边没有任何荫蔽,没有一棵树,车站就在两条铁路中间,顶着日头。”开头对自然的描写也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然生态的变化。自然生态在经历战争后经历了难以逆转的破环,而经历过战争的人们也难以适应战后的生活,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感到迷惘和痛苦,加剧了对人类的家园—自然的忽视。美国在这样一个难以定位,自我迷失的阶段,男性和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的差别更加显著。海明威笔下的这对年轻人在中转站停靠的短短两分钟,他们各怀心思,不难看出女性吉格和自然关系的密切,而男性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

小说全篇,美国男性的焦点都是吉格腹中孩子去留的问题,并没有关注到自然。即使吉格提到,男性也打断话题。自然在仅有的两分钟对话一直被男性所忽视。吉格把远处的山峦比喻为白象,男性最初冷淡回应,随后又解释道他喜欢吉格说什么东西看起来像是一群白象之类的话,只是他的心思不在那里,又补充道吉格也是知道他心烦意乱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吉格追问“要是我做了,你就不会心烦意乱了?”“那样我就不会为这儿事烦心了,其实这手术简单极了。”可见男性对生命的忽视和冷漠不仅体现在腹中的孩子,还体现大地的母亲——自然。男性拒绝靠近自然,对于生命表现出漠然的态度。

四、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新型关系

海明威在《白象似的群山》再现出美国人在生活中迷惘和无助的状态。男性和女性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助造成了他们在现实生活的逃避,最终导致男女关系的疏离。实则也进一步证实战后一代“非英雄化本质,以及内心世界的混乱无序,呈现出一副病态的物质世界里生活着一群病态心理的人的画面,或是走向病态心理的人。”(张欲晓,2008:217)高康提出海明威之所以把文章命名为《白象似的群山》是因为白象意指大而无用的东西,作者借题目想表达的是——这个男人才是“一头白象”。(高康,2013:109)作为一个男人,他缺少责任感,唯我独尊,不愿意付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空有高大的身躯却毫无意义价值。

笔者认为,文章以白色的群山为开头,后续以吉格把群山比喻成白象为线索引出男女主人公的对话。白象似的群山也正是全文的关键。同样处于美国现代社会迷惘的男性和女性,女性吉格能够率先和自然亲近,注意到自然的变化,将自己的情绪和感情与大自然分享,主动靠近和关怀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男性一直以理性为优势在父权制社会中占据优势,与自然疏远,不能与自然感同身受,同样也不能与女性和谐相处去挽救自己空虚无助的精神世界。男性在美国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一心想着手术简单,逃避自己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在与吉格的对话中,男性深受父权制的影响,并没有对吉格表示真挚的关心,一味的以自己的意志打压吉格内心想要留下孩子的意愿。作为一名女性,吉格虽然也是美国“迷惘一代”中的一员,但是她依旧能够一心想要保护腹中的新生命,关心自然的变化,与自然感同深受,和谐相处。海明威笔下的吉格在话语中已经表现出她对父权制统治逻辑的反抗,以及她内心对不公的挣扎。尽管在文章结尾,海明威并没有以一个明确的结尾表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下的命运,但正是这样的结尾表现出海明威对女性角色不容忽视的作用表现出强烈的认同,女性本身就与自然有着紧密的关系,女性以其独特的特质在不断消解男性统治逻辑的弊端,彰显出女性追求和谐和共存的优势。女性被关注,她们的声音才会被倾听,自然生态才会被重视,人类精神危机才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父权制社会下的男性一直以统治逻辑的意识形态,同时,社会在工业化的经济发展中将机械主义和理性主义发展到最大,忽视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关怀和谐相处的道德伦理。以男性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发展到最大化,美国社会迷惘、彷徨的精神危机陷入物欲横流、环境恶化的死循环中,生态女性主义倡导的人和人、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道德伦理才能挽救美国迷惘的精神危机。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已经率先意识到了女性和自然的重要作用,表达了海明威对人和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以此挽救以美国为代表的日益沦陷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

五、结论

20世纪美国工业化和科技的进步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海明威作为“迷惘一代”的代表作者,敏锐地看到了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美国人民自我价值的迷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精神危机。海明威在《白象似的群山》中不仅描绘出在美国现代主义精神危机下,生活迷失,在社会中找不到自我价值的男女主人公,更是以敏锐的视角追溯美国现代主义精神危机的根源,将父权制下统治逻辑的弊端在文本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白象似的群山》中女主人公吉格在对话中被以男性主导的父权制统治逻辑所压制,但海明威也意识到自然与女性的重要联系以及女性角色在维护整个生态以及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关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代主义作品的出现从思想上追溯源头,揭露出父权制社会的弊端,造成了人精神世界的坍塌。人和人关系的和谐,互相尊重才会给一味追求现代化物质化的生活带来甘甜,挽救人类和社会。注重自然和女性,而不是一味的推崇理想化世界。以男性主导的父权制统治逻辑对女性和自然的漠视与统治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疏离,更加剧了人类的精神危机,而女性与自然的亲近及其独特的价值正在慢慢地消解男性的支配和统治意识。女性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关系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