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02-28 08:36李文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阿奇霉素支原体

李文梅

(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免疫系统异常,随着病程的延长,极易出现重复感染。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红霉素治疗,但近年来,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研究发现,长期持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效果不理想,且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为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76例,病例选择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9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1~11岁,平均(6.56±1.46)岁,病程3~9 d,平均(5.50±1.68)d。对照组38例,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1~12岁,平均(7.02±1.52)岁,病程2~9 d,平均(5.45±1.70)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祛痰、雾化吸入、退热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注射用硫酸阿奇霉素(浙江尖峰,国药准字H20000728)治疗,连续静脉滴注,剂量10 mg/(kg·d),1次/d,治疗5~7 d,具体情况根据患儿好转情况确定。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阿奇霉素序贯治疗,静脉滴注注射用硫酸阿奇霉素,剂量10 mg/(kg·d),1次/d。治疗5 d后,停用3 d,随后继续静脉滴注,治疗3 d。

1.3 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判断:显效:肺部啰音消失,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C反应蛋白、血常规等指标恢复;有效:肺部啰音大部分消失,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C反应蛋白、血常规等指标改善,但仍存在异常;无效:未达到有效判断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者合计。对用药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取(%)表示,使用x2检验,录入SPSS下21.0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6例,有效率97.37%;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15例,有效率81.58%,差异明显(x2=5.03,P<0.05)。

2.2 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皮疹1例,局部疼痛1例,发生率7.89%;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皮疹1例,局部疼痛4例,肝肾功能异常2例,发生率26.32%,差异明显(x2=4.55,P<0.05)。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发病人群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同时,婴幼儿发病率也较高。该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支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多发生于冬季,潜伏期为2~3周[1]。目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即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具有强效抑菌、杀菌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往临床上主要选择红霉素治疗,但由于其对消化系统的刺激性较大,且每12 h需要给药1次,且输液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胆红素、转氨酶水平上升,因此,临床上更倾向于使用阿奇霉素治疗。

阿奇霉素具有极强的组织穿透力,且耐受力良好,半衰期较长,组织浓度高。有报道显示,该药具有一定的糖皮质激素样抗炎效果。由于给药次数较少,用药1次即可,因此患儿依从性更好。研究发现[2],阿奇霉素用药3 d后,其呼吸道有效浓度可维持10 d。采取序贯疗法给药5 d后,停药2 d,可巩固疗效,2 d后继续静脉给药3d,即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3],吞噬细胞中阿奇霉素的浓度较高,且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因此半衰期更长,与非炎症部位相比,其炎症部位浓度约是其6倍,而与同期血浓度相比,其组织浓度约是其10~100倍。由于其具有优化分布的特性,因此更有利于致病菌的清除及抑制,且更适合血液循环丰富的肺组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了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阿奇霉素支原体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