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出血护理

2020-02-28 08:1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脑血管部位动脉

周 霞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 200235)

目前,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致死率第一的疾病。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之势。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50万~200万新发病例,且其中70%的病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目前是公认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其创伤小、痛苦少、治疗时间短、恢复时间快,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脑血管介入治疗术中,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特别是股动脉出血。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出血的护理实践以及研究进展,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出血原因分析

股动脉具有位置表浅、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晰等特点,是介入治疗穿刺的常规选择。脑血管介入治疗穿刺股动脉,破坏了血管外壁完整性、损伤了血管内皮,此外,抗凝剂的过量使用,导致了凝血机制功能不良,且脑血管病多发老年患者,这些患者因为年龄较大,血管弹性和恢复能力也相对较差[1]、当术后存在穿刺部位压迫方法不当、压迫时间过短、患者过早活动等情况的时候,就会产生穿刺局部血肿或出血。研究表明,术后股动脉出血形成皮下血肿,是脑血病介入治疗在血管穿刺插管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且多在拔鞘后出现,其临床表现为皮肤青紫色,局部有血肿硬块。鞠黎明等人观察了380例经脑血管介入治疗后的患者,术后股动脉出血31例,发生率为8.2%,占术后并发症的72.1%[2],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3]。主要与术中操作不当、术后压迫不当、术中术后抗凝剂过量使用、术后肢体过早活动或活动量过大等有关,其中术后压迫不当的主要原因是,股动脉本身位置较深,压迫具有一定困难,而部分患者术后意识不清或是躁动难安,不能维持正常体位[3,11]。

2 护 理

2.1 一般护理

2.1.1 穿刺部位压迫止血

相关研究表明,常规穿刺部位压迫止血,一般通过盐袋或是沙袋进行手工压迫止血,操作时间长,患者体验差,长时间可能导致腰酸背痛,排便困难,因此提出了徒手操作[4]以及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止血[5],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曲虹等学者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50例,止血操作时长(2.21±0.62)min,严格制动时长(11.78±2.16)min,术后股动脉出血仅有2例(4%),效果良好[6]。宋彦彬等对84例脑血管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血管缝合器和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不显著,但血管缝合器与压迫止血比较,起效迅速、患者舒适度高,且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血管缝合器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7]。

2.1.2 穿刺侧肢体制动与卧床

长期平卧导致患者腰背疼痛不适而过早活动或是自行翻身,导致沙袋或动脉压迫器移位,可以引起穿刺处出血。因此术后应反复叮嘱患者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并用约束带将侧肢固定于床尾,能起到较好的制动效果,且能使患者烦闷抑郁的情绪得以改善[8,11]。

脑血管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常规要求患者术后患肢制动12 h,静卧24 h,以防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但郭啊玲对116例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实验发现,术后卧床24 h与术后卧床12 h,两组患者股动脉出血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9]。黄奇花等也指出在血管介入手术后,压迫时间由6 h缩短至2h后,患者穿刺点血肿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无意义,且适当调节沙袋压迫时间,早期进行床上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感和满意度[10]。

2.1.3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和穿刺侧肢的温度、颜色

临床中有些出血在术后48 h后或是晚上,因此局部皮肤观察时间要持续到术后数天。患者因感觉不适,往往自行解除或是放松包扎,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加压包扎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和侧肢的温度、颜色、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以及足趾的活动情况,每1 h观察一次[8]。邓秀琼对23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介入采取临床对比分析,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介入护理,以视触听查等方式检查穿刺部位、下肢部位、足背动脉,对症处理后,仅有1例发生术后股动脉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统计学有意义[11]。

2.2 不同护理模式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出血的影响

2.2.1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指的是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治疗护理模式,即通过一定的临床路径表的标注好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合理化、流程化的治疗护理,使得患者与护理人员能够形成二者协调统一的工作模式,降低医患双方成本,提高诊疗护理临床效果。王艳娟等学者提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脑血管介入的术后护理中,按照术前、术中、术后为时间轴,以心理辅导、饮食指导、术前检查、用药、术中监测、术后观察、出院计划、随访等为指标,建立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表,确保每一项护理计划能得以实施落地,并在每日治疗护理措施施行后给予效果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在对60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了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规范了在脑血管病介入术中的护理行为,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2]。

2.2.2 规范化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理念逐渐发展完善为规范化护理模式,指的是护理过程涵盖术前健康宣讲以及心理辅助,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心理、饮食以及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护理人员队伍涵盖影像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等科室的护士,护理内容涉及心理与生理两方面的全方位,整体化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衔接术前心理辅导、健康教育、成功案例,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常规护理、穿刺点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以及饮食、排泄和活动指导。陈晓菁学者,采取了这种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13]。

2.2.3 心理护理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和心理问题日渐重视。而面临应激时,当个体预测到可能发生无法控制的事情时,就难免会产生焦虑和紧张的心态。顾露等学者对78例即将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显示,脑血管介入患者围手术期存在明显焦虑(t=16.198,P<0.01)[14]。冯玉华对60例患者做临床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前焦虑水平,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15]。对于脑血管介入治疗,陈桂蓉等学者对76名患者采用临床对比实验,得出结构式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预后[16]。

2.2.4 循证护理模式

循证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中,通过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期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指导和决策依据的护理模式,近些年这一模式较为热门且逐渐成熟。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出血循证:穿刺点出血操作不当可能因为穿刺部位不准确,过高或是过低都会致使血管内皮损伤;肝素抗凝剂的过量使用;压迫止血方式不恰当;穿刺侧肢不能严格制动;咳嗽和排便导致的腹压过高等,护理措施对应为准确压迫部位,应该选择穿刺点上方,近腹股沟韧带下方,将股动脉压迫至股骨上,而非皮肤穿刺点周围;术后加强巡视,将侧肢用约束带制动,同时防止屈曲过度,固定于床位,注意室内温度湿度恒定,避免患者因感冒咳嗽导致腹压升高引起穿刺局部出血;叮嘱患者多食用易消化、高营养、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过度腹压增大导致出血;一旦穿刺处出血,用手指或动脉压迫器及时止血;对具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尽快通知医生进行处理[17]。

3 总 结

今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也势必会进一步提升。而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医护人员也应给予重视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充分了解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并发症以及有效干预手段。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小组护理模式、心理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均是护理工作人员的有效尝试,应该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模式,以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猜你喜欢
脑血管部位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