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重维度

2020-02-28 06:34郭丽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抗疫志愿育人

郭丽娜

(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国打响了疫情防控的狙击战、总体战、人民战。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得到了锤炼和升华,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筑起了我们抗击疫情最坚韧的精神堤坝。当前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要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的课堂,让抗疫精神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学环境注入新的时代注解与精神内涵,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学科体系之维: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强化课程思政精神引领

习近平同志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抗疫精神为中华民族坚决打赢疫情攻坚战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具体涵盖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迎难而上、勇当先锋的担当精神,舍生忘死、日夜奋战的奉献精神,精准防控、精心救治的科学精神,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2]。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要通过具体的实施策略,将伟大抗疫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与各学科专业优势接轨、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浸润,形成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线,贯穿于学科体系始终,促进各类课程相互支撑、同向同行,强化课程思政对青年学生的精神引领。

(一)筑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

1.发挥课程价值导向作用,用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中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还存在一些缺憾:认知模糊、碎片化,思想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干扰。因此,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讲好全民战疫的中国故事,传递全民抗疫的中国声音,以理论的思辨说服人,以真理的魅力打动人,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认知中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2.活化抗疫精神教学内容,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活抗疫精神,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且各门课应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全民抗疫的讲授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化对人民立场的认识,深化对实事求是的理解,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深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结合疫情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教育。在思想道德部分通过全民战疫展现出的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加深学生对“大我”与“小我”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将青春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在法治部分,通过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应确立的规则意识和法律底线思维,引导学生尊法、守法、护法、用法。“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着重讲好在疫情防控中,党中央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彰显出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帮助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以从历史、现实两个维度出发,总结我国历次战胜重大疫情的成功实践和基本经验。从比较的维度,对比有的国家在政治利益、经济得失上精于算小账,罔顾人民性命安全的大账,结果导致疫情迅速蔓延[3]。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情怀,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3.开展重大疫情专题教学,将抗疫精神融入中国主旋律

“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开设关于重大疫情的专题课程或讲座,讲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中国效率为世界防疫争取了窗口时间,中国速度为控制全球疫情蔓延巩固了第一道防线,中国智慧为全球应对重大疫情危机提供了借鉴方案;讲清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愿意秉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态度,开展国际合作、分享中国经验,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与世界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担当精神,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

(二)夯实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

1.知识传输与价值诉求相统一,凸显课程思政属性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每门课程不仅储备着丰富的知识含量,而且还具有鲜明的价值诉求。实践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因其关乎对人和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属性,容易达成育人目标。自然科学课程旨在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及其实质,但是一旦将自然界纳入人的科学研究范畴,其背后必定渗入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自然科学课程不仅将丧失其应有的育人功能,而且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乃至政治稳定[3]。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中的德育建设应该齐头并进,专业课程应成为抗疫精神依托与升华的坚实载体。

2.专业优势与服从大局相统一,凝集抗疫精神伟力

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国家整体发展局势相统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无论是对患者的临床救治,对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还是对方舱医院的火速援建,涉及到的环节都非常专业。专业课程的“作用”发挥,小用是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大用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认真考量知识背后的应用价值、战略定位,能够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解决问题[4]。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就是要将疫情防控的各方面需求与各学科专业特色、科研攻关优势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投身专业研究的使命感,鼓励学生把抗击疫情的爱国精神转化成为国奉献的实践行动,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效应。

3.学科支撑与思想供给相统一,增强课程思政底蕴

专业课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学科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为专业课程提供强大思想性、理论性的优质资源。例如中医类课程可以依据中医在抗疫中的良好疗效,将中医文化精粹中“仁心、仁德、仁术、仁人”的医学道义,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公共管理学在讲清重大公共危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疫情危机的两面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进行辩证思考,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心理学运用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帮助学生调试好心理健康状态,正确看待人生顺境与逆境。新闻媒体类课程则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的古训,在面对公共危机混乱和恐慌时,要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和信息观。总之,疫情的危机就是教育的契机,专业课程既要注重丰富专业知识和磨炼业务技能,又要注重增强其思想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精神底蕴。

(三)丰富综合素养课育人内涵,突出立德树人价值本源

1.综合素质课程铸魂育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综合素养课在课程思政中承担着定向纠偏、铸魂育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在科技迅猛发展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人类本性的两大文化——工具理性文化和情感精神文化日渐冲突,如果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追求功利化、实用化、工具化,其结果只能是高校异化为生产流水线,批量化地培养出“半个人”,“局限眼前,醉心功利,遗忘未来,失却崇高”[4]。综合素养课可以结合抗疫精神的思想教化,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为目标,矫正学生重知识轻伦理、重理论轻实践、重物质轻精神的不良心理认知和行为倾向,通过对学生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的知识素养的教育,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自由、和谐的“完整的人”。

2.素质教育契合疫情大考,丰富拓展德育内涵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水平的大战大考,也是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方式、家国情怀与个人选择等方面的全面检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有人满腔热血,有人敷衍塞责,有人违背公序良俗甚至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疫情的镜像反映出国民不同的综合素养水平,也给综合素养课提供了鲜活的育人素材。在体育类课程中,通过患者和医护人员与病魔抗争的顽强精神,可以教育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珍爱生命;在文化艺术类课程中,可以利用根据疫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感染学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在注重生产实践、实习实训的课程中,应强调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功能,用人民群众在疫情中不辞劳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起光荣的劳动价值观。因此,将抗疫精神融入丰富多元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

3.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坚守教育初心使命

课程思政改革始终要回答“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价值追问,立德树人就是综合素质教育应该坚守的初心使命。“立德”就是利用疫情抗击中所体现的天下为公的国家道德、团结互助的社会公德、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克己自律的个人道德,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弘扬美德义行。“树人”是通过榜样示范作用,综合素质课可以鼓励学生用楷模的精神与意志激发自己,争做奋发有为、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在这场严峻斗争中,习近平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专门到疫区第一线调研考察,展现了大国领袖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精神,还有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无数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人民子弟兵千里驰援,社区工作人员日夜值守,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抗疫精神在他们身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教学体系之维:将抗疫精神融入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思政精准育人

抗疫精神的学习体会,要从学科体系跨越到教学体系,才具有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教学体系中,从抗疫精神中凝练出优质的精神基因,以精彩的教学设计为桥梁,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支撑,以全面的教学评价做反馈,实行有效的教学闭环管理,达到课程思政精准育人的效果。

(一)抗疫精神与教学设计精准链接,绘制思政元素地图

1.深入挖掘精神基因,实现精准“滴灌”

抗疫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要将其人格化、情境化、生动化,转化为鲜明活泼的精神基因元素,精准“滴灌”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明确精神基因渗透的逻辑进路:第一,严格把关课程与精神交汇的三个链接:抗疫中教学素材与遴选的精神元素的紧密链接,精神元素与学科知识的融合链接,课程化的精神基因与素质目标的达成链接,使精神融入更加科学合理。第二,掌握凝练精神基因的途径: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课程理论指导;二是遵循疫情防控政策,宏观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从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典型人物、感人故事、动人事迹中汲取养料;四是从我国历次抗击重大疫情的历史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五是在国内外抗疫形势优劣对比中获取坚强力量;六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采用教师、亲友、学生在疫情中以身作则、挺身而出的生活素材来引起情感共鸣。第三,审视精神基因与学科教育精准融合的程度:考虑融合的维度——多维度或是单向度?融合的精度——牵强附会或是无缝衔接?融合的纯度——呆板粗糙的说教或是抵达心灵的思考?要确保每一个精神基因都能对学生实现有效滋养。

2.精神基因融合教学方法,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抗疫精神基因要通过精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演绎,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主要实施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开宗明义式,就是重视开学第一课的精彩亮相,利用全民战疫的活教材,在课程导论部分开门见山,介绍整个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2)抽丝剥茧式,是指对专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授,层层分析,拨谜见智,用抗疫精神元素进行点拨与提升。(3)入盐化水式,就是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抗疫精神基因三种不同的教学元素,随时转化,随时阐释,进行无痕混合式教学。(4)醍醐灌顶式,是在授课结束后,用抗疫精神对知识点内隐的价值意蕴进行总结与升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善于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抗疫精神的硬核彰显与柔性融入相得益彰。

3.优化教学体系设置,绘制元素地图

树立整体意识和大局观,优化教学体系的深层设计和整体架构,将抗疫精神中多样态的基因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形成网格化的精准布局。一方面,教师需要剖析教材篇章结构,最大限度地促进抗疫精神元素与每章节知识点多触点融合,通过整体有序的网格化管理,推动思政育人由表面走向深度、从单点学习转向全面学习,更加立体化地呈现抗疫精神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设计好教学思维导图,明确每一个精神基因切入教学的位置与路径,通过问题启发式、项目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情景重现式、头脑风暴式等各种教学手段,绘制好抗疫精神融入教学的元素地图。

(二)健全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共享抗疫资源

1.育人任务同担,探索一体化协作模式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各门课程都要完成好“守渠种田”的任务,关键在于教师队伍能否凝聚起协同育人的共识。如果仅仅从岗位角色出发,专业课程教师传业、思政课程教师授道、辅导员解惑,势必会造成育人责任主体的“各自为战”,造成育人目标的分裂与偏离。疫情期间,3 000多万大学生居家学习,课程思政的推进,要联合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思政课程教师形成育人共同体,全面关心学生在疫情中的思想动态、身心健康状况、学业进展程度。高校可以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多渠道、多举措探索教师队伍一体化协作模式,如定期举办课程思政的三方联席会议,促使各岗位教师以生为本,共商共议,职能互补,优势叠加,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2.德育能力互补, 构建团队协同帮扶机制

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理论基础扎实,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抗疫精神进行深入阐发;二是育人水平高超,具备将“精神”寓于“课程”的教学技巧。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构建常态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以补齐教师德育能力短板。首先,理论为王,勤练内功。组织教师聆听学术讲座、学习党的会议精神报告、参与课程思政工作坊以及教研室常规研讨,提升教师政治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其次,消除孤岛效应,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之间共建课程思政团队,健全结对帮扶制、定期集体备课制、专题教学听课制、疑难问题磨课制以及教学意见沟通机制等,实现教师队伍之间疫情知识与德育技能的互补,形成育人团队之间的良性互动。

3.疫情资源共享,开发思政信息数据库

重大疫情中诸多思政元素给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课程思政要通过完善资源供给机制,与时俱进,查漏补新,帮助教师共建共享疫情资源。一是构建资源供给激励制度。通过评优争先、教学竞赛、政策倾斜等措施,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科研领域加大对抗疫问题的钻研,能持久地提供教学文本素材。二是形成资源整合创新制度。这就要求做好两类资源库的建设与创新:一类是推出抗疫精神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抗疫专题教学设计方案库、全民抗疫的精彩案例库、研究疫情的理论智库、特色实践活动方案库、抗疫的视频音频库等等,不断衍生、创新教学资源模块,形成“超市化”选择的信息数据库,满足教师多样化、精细化的教学需求。另一类是理论宣讲人才资源库,组建宣讲抗疫精神的骨干教师讲师团、优秀大学生宣讲团,邀请专家学者、时代楷模、抗疫英雄等各方面模范人物进讲堂,充实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嘉宾资源库,创建优质讲座清单,加强高校与地方、与社会的长效合作。

(三)建立精确反馈机制,完善动态测评体系

1.注重学生主体价值,精确设计德育观测点

抗疫精神能否达到入脑入心的实效,应该要得到受教育者的反馈与验证。课程思政测评体系要尊重学生学习体验,可以从政治素养、专业操守、学习伦理三方面设置精确的德育测评点。一是测评学生的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中国为疫情防控作出巨大努力,西方部分媒体却用双重标准来抨击中国作为,对中国进行有组织的污名化,炮制出 “中国制度缺陷论”“中国负责论”“中国阴谋论”等。这些抹黑中国的论调背后,是西方国家以价值观偏见、零和思维、西方中心主义打压中国的霸权逻辑,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课程思政必然包含对错误思想的质疑和批判,检测师生是否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国家认同。二是测评学生的学术志向与专业伦理。通过热点话题讨论,例如“你的专业能够为抗疫做什么”,以及对“如何看待疫情中国留学生辱华事件”等现象的分析,测试大学生对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的认识,是否具有矢志不渝、丹心报国的学术志向。三是测评学生品格修养与学习自律。可以开展对防疫居家的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认知的问卷调研,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自我品德的塑造情况。

2.综合运用多维评价,考评学生成长发展

评估抗疫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启发,各门课程应根据学科特点、德育方式,选择“贴身合体”的评价方法,评价核心要从学科发展转向学生发展,做出从量化到质化的综合评价。第一,过程性评价。采用课堂观察法,观察学生对疫情问题的回答质量,撰写学习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以及通过团队的疫情研究报告、成果分享等评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学生使用学习强国、人民网等APP关心国家抗疫的情况,通过其学习时长、访问次数、发帖质量情况等指标评估学生思想动态。第二,表现性评价。在日常表现中捕捉学生的精神素养细节,可以从弘扬抗疫精神的师生座谈会、学习小组交流等方面直接获得,也可采用影射法,将学生对抗疫问题的见解投射到第三方,间接获得学生的潜在想法,还可对学生精神成长过程进行追踪评价,采用记录卡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等,将学生在疫情中的表现与学业作品进行收集、整理,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人格养成。第三,终结性评价。将抗疫精神有机融入期末考核,合理设置思考题、小论文、案例分析、作品设计等,评估学生对抗疫精神的理解与内化。

3.形成多元评价主体,完善动态评估体系

抗疫精神“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需要多元主体的评估监督以及完善的评估体系协调运作。一方面,可以是高校课程思政管理主体(如教务部门及教学督导)展开的自上而下的评估,如在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评估抗疫精神 “德育功能”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大学生群体对抗疫专题的教学效果满意度做自下而上的评估;此外,还可以在教师队伍内部进行同行互评、教师自评或者邀请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抗疫精神融入教学过程情况进行第三方专业性评估。

三、教育环境之维:拓展抗疫精神传播空间,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课程思政的育人环境主要由课堂实体空间应急向网络新媒体空间转换。课程思政需要将新媒体、新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云”教学模式、“微”教学模式和志愿服务实践模式,让抗疫精神在网络育人环境中得到清晰传递和充分表达。

(一)激活线上“云”教学模式,构建云端大思政格局

1.突破思维定势,树立智慧教育理念

思政+课程+信息技术,在当下已经发展为多元复杂的网络教育新生态。今天的大学生号称是网络时代的“数字土著”,假如教师无法突破对线上课程的心理局限,不想学、不敢教、不愿教,今后势必会在信息化教育中出现“魅力危机”和“本领恐慌”。教育者应该先受教育。抗疫精神中“逢山开路、逢水架桥”的处置思维,和“直面困难、开拓进取”的实践品格,启迪着教育者应顺应数字化浪潮引起的教育环境的变化,树立起智慧教育的理念,将传统教学的固有优势与空中课堂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泛在化的特点相交融,培养起自身的跨学科思维、共享思维、大数据思维,利用网络的力量,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规律。

2.创新“云”教学模式,促进课程思政智能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线上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借助钉钉、腾讯课堂、学习通、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 等教学平台,创新启动了多种云教学方式。目前主要有网课直播+在线互动、慕课录播+在线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在线答疑等形式。“云上”承载课程思政,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新鲜广阔的前景,但不能偏离其“思政属性”。一是云端教学打开了网络虚拟空间,在纷至沓来、真假难辨的疫情资讯中,全国抗疫的精神旗帜不能倒,教师要做好网络虚拟空间意识形态的维护与监管工作,注意从“掌握网络技术主导权”“掌握网络议题设置权”“掌握网络舆论引导权”“掌握网络交锋主动权”等四个维度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6],防止不良的疫情信息导致大学生行为准则失衡和行为失范。二是利用信息手段优势,精选适合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内容,将国情、民情、疫情巧妙融合,有针对性地提供价值观教育产品。三是根据大数据技术收集与分析的特性,跟踪解析学生学习习惯、知识结构、思维层次、兴趣爱好等,挖掘学生的“价值需求侧”,将疫情中的思政元素寓于个性化的新式教育服务供给中,达到课程思政因材施教的目的。

3.突破时空限制,构建云端大思政格局

抗疫精神要融入课程思政发挥实效,需要凭借成熟的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强大合力。一是遵循“全国一盘棋”的统筹规划,构建起全时空、全过程、全覆盖的网络思政教育服务体系,形成高校与高校联合、国家与区域协同的云端大思政格局,消解传统教育模式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自由便捷、普惠均等的思政育人成果。二是构建课程思政的高校网络育人联盟,推出专门的课程思政网络集体备课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为抗疫专题集思广益。三是聚合优质师资力量,邀请社会名家同讲一堂思想政治课、教学名师同备一堂思想政治课、行业专家推出疫情防控系列专题讲座,实现抗疫精神在课堂、社会、网络空间的多维传播。四是推出融合抗疫精神的系列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推动课程思政“微教学”模式,“微思政”无微不至

1.微言大义,制作抗疫微课程

教师制作的抗疫微课,应具有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内容专业、聚焦思政的特质。首先,选择抗疫战斗中的一个微题材,以一个教学知识点为核心,进行专业化的权威解读、深度分析,制作简洁的教学微视频,寻求课程思政求知与德育的统一。其次,抗疫微课程,属于“微思政”范畴,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讲出抗疫精神中中国爱民惜民的大爱、对他国雪中送炭的大义以及不畏艰险的大勇,也要讲出一个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不抛弃、不放弃的大担当,实现“微思政”的微言大义。再次,利用疫情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系列抗疫微课资源包,做好教学课程主体结构外的教学辅助和有益补充。

2.知微见著,丰富抗疫微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或者师生群策群力,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抗疫微作品,让作品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塑造品格,用网络文化彰显全民抗疫的精神力量。文艺欣赏类创作,可以制作抗疫题材的微电影、微视频、微小说,通过真实而独特的视角,呈现抗击疫情中国家和人民同心抗疫、共克难关的抗疫故事;也可以通过抗疫主题的美术作品微展、摄影作品征集、歌曲创作、动漫短节目等形式,表达抗击疫情祖国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专业实用类作品,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制作疫情防控的法律知识问卷、健康防疫普及作品、疫情防控的数据模型等。优质微创作可以选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主题教育网站等主流媒体上发布,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学生对抗疫创作的情感体验越深刻,抗疫精神的传承就越持久。

3.细致入微,联通抗疫微空间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互联网微空间形态。去中心化的“微空间”契合了大学生情感表达和参与社会展现自我意识的强烈渴求,抗疫精神的浸润只有打通与学生“微空间”的渠道,才能与学生达成心灵默契。第一,持续推送弘扬抗疫精神的微信息,在微空间中形成传播正能量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延长学生“微阅读”的关注力。第二,在学生中培养意见领袖,或者选拔朋辈榜样,利用优秀学生的号召力,在微空间中发起关于抗疫精神的“微话题”,通过数次“微交流”,聚合形成强大的话语场和长尾效应,推动抗疫精神“微渗透”。第三,学生身处“多重圈群化”的网状舆论场中,鼓励学生在课程群、班级群、学习小组群等圈群中加大对疫情防控与抗疫精神的分享与互动。

(三)加强志愿服务模式,抗疫精神薪火相传

1.积极培育志愿文化,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在人力供给、信息流通、服务递送、社会调节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也是抗疫精神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引导学生投身志愿服务,传承抗疫精神。第一,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墨、道、佛家的“积德行善”“扶危济困”的思想智慧来阐释志愿精神,使志愿服务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理念,能在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牢固树立。第二,将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程,纳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将志愿服务直接转化为学分,通过理论素养的提升,让学生达到对志愿服务精神的高度认知、认同与践行。第三,营造浓郁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展板、宣传标语、文艺汇演等,培育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争做疫情防控中“勇敢的群体”。

2.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实践育人知行合一

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形势与新特点,决定了其志愿服务形式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公共危机支援模式,这就需要分类指导,创新学生志愿服务形式。一是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如在人口聚集地进行文明交通引导;支持辖区劝导岗工作,劝导群众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二是开展社区帮扶志愿服务,如深入社区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开展环境整治、清洁消毒活动;支援社区排查登记人口、测量体温、统计信息。三是开展特殊对象志愿服务,如为工作任务繁重的防疫人员子女义务提供课外辅导,结对开展专业指导;协助社区对残疾、患病、生活困难的老人或特殊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四是开展网络志愿服务,如利用志愿服务微信公众号或者通过微信、QQ、邮件等网络辅导服务,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心理援助咨询服务等等,让大学生通过利他惠己的“服务学习”,砥砺品格,知行合一。

3.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树立实践育人品牌

抗疫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志愿者与社会的广泛协作与联系。高校要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空间和层次,为学生实践提供足够广阔的平台。一方面,要加强校地合作,志愿资源对接服务社区。高校与所在的社区、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依托于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让高校丰富的志愿服务资源与社区需求优化配对,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7],让青年志愿服务立足高校、对接社区、辐射社会。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式发展,吸收专业教师进入志愿服务团队,增加对学生的专业培训与智力支持,弥补其志愿服务能力不足的缺陷。此外,打造高校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将抗疫精神、志愿服务与特色品牌建设结合在一起,使抗疫精神在课程思政的小课堂上常讲常新,在社会的大课堂上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抗疫志愿育人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画”说抗疫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抗疫之歌
我志愿……
团结抗疫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