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场警察处置战术探析

2020-02-28 05:19:01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安机关应急新冠

陈 博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公安机关以及现场执法、执勤警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各项措施。警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场的处置战术要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战役的高度深刻认识,细化战术方案预案实案,最大程度地提高警察执法现场处置战术效果。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场警察处置战术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手段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发挥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有力保障作用,是推动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全社会要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各方面、各环节、各系统协同发力,全面提升依法防控和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依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等文件和两高两部会签下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公安机关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依法实施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严重危害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力度,规范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严格依法施行疫情防控以及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要加强治安管理,对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公告、通告或者抗拒疫情防控、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和公共安全、暴力伤医、暴力袭警、妨害公务、寻衅滋事、故意伤害、逃避隔离、诈骗防疫物资、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惩处,以儆效尤,保障经济社会安全有序运行。

(二)联防联控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打防结合、整体防控,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切实按照执法安全规范加强现场处置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处置涉疫情类警情;严格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整体防控策略和要求,与卫生保健、疾控、医务、检疫、街道社区以及航空、铁路、交通、海关、边检、移民管理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扎实做好执法、执勤现场流调、收治、转运、目的地送达、维护医疗隔离和社会治安秩序、严格通道和口岸出入境管控、保障急需物资运输安全畅通、帮助相关人员安全有序复工复产(返乡)等工作,落实严防死守、严管严控措施;同时全面落实警务一体化联防联控机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多措并举,优化防控策略。

(三)文明执法

警察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遵循依法有序、严格规范、突出重点、精准适当的要求,在疫情防控现场采取措施时要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进行全面衡量,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时,要选择最有利于和最大程度地防控疫情的措施,同时又能有效地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复工复产,以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警察采取的措施要与行为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对一些因对隔离观察安排和防控措施不理解而引发的矛盾纠纷,甚至出现心理创伤锐化、社会戾气积聚以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反智主义等风险的,警察要及时跟进,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宣讲、法治教育、疏导劝解、困难帮扶等工作,最大程度地争取理解和支持,防止小问题引发大矛盾、小事件酿成大事端。

警察要加强执法教育和实战训练,改进现场执法执勤方式,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对一些主观恶性较小、情节显著轻微、没有造成社会实际危害结果或者后果的行为,警察应及时制止,要避免不分具体情况机械执法,充分考虑和理解群众因疫情而生的焦躁、恐慌心理感受,注重人性化执法、理性执法、柔性执法,慎用强制措施、强制手段,坚决防止简单执法、粗暴执法、过度执法。警察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避免政策和法律把握粗放化、模糊化、简单化、越界化,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特别要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伦理底线的事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高效处置

疫情就是警情。公安机关应统筹兼顾疫情、舆情、社情和警情,加强对重点、重要部位(区域)的防控和社会面整体性、系统性防控;对重点地区要提高防控勤务的执勤等级,强化对定点疾控机构、医疗机构、隔离场所等重点重要部位的安防工作,指导和指引相关单位(机构)强化治安管理和内部安全防控措施,全力维护疾控、医疗、场所的隔离秩序;依据疫情防控发展的形势,压缩违法犯罪活动时空,加强警力的显性投入,强化公开巡逻、网格巡控,严格落实警察联勤联控联防机制以及重点区域快速反应处置措施,进一步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防控率,增强打击力、控制力、震慑力,确保经济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要坚持依法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利用疫情趁火打劫、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医用卫生材料、医疗器械、制售假劣药品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查处干扰疫情防控、妨害公务、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严重违法犯罪事(案)件,应组织精干警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依法依规从严快速果断准确处置,及时有效予以公开曝光处理,形成强大震慑,努力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实战效果。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场警察处置战术的基本要求

(一)依法施策

警察依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国境卫生检疫法》《职业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不服从、不配合、不改正,或者拒绝、暴力抗拒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决定、命令、公告、通告、措施,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公共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经当场提示、引导、教育无效的给予警示、警告;责令改正无效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确有必要的,可以现场采取强制措施和强制手段,立即予以制止,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做实预案

公安机关要做好疫情防控处置战术预案,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完善“一案三制”,即做实做细现场处置战术预案,建立健全现场应急的体制、机制、法制(主要是指战术行动规章、规则、规程);一事(案)一策、一事(案)一处置,形成全过程、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的事前预估、预判、预测(监测)、预警、预防、预案、演练、物资保障;事中的现场指挥、决策、组织、协调、管理、行动及应急处置;事后的现场控制、恢复秩序、人员救治、固定证据、财产保全、及时报告、适时移交、媒体引导、补救善后、评估、调查、监督、督察、督导、分享经验、总结及学习提高。

(三)安全防控

一要切实严格进行安全防护。公安机关应坚持把警察、辅警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突出位置,防风险,护安全,战疫情;要科学安排警务勤务,确定专门警力,配好执勤车辆,配齐专用口罩、手套、防护眼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装备和防护器材、用品以及单警装备等;要严格公安机关办公场所、公共区域的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强化内部管理措施,实行每日报告制度,严格落实警区管控、集中隔离、定时消毒、分批就餐、教育培训、检查督导等措施;要求民警做好个体防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重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机体免疫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严格警械武器、警用装备的进出登记、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地进行清理消毒工作,确保警队安全。

二是组织指导开展落实防护措施。公安机关通过现场授课、实战培训、远程教学、微课等方式,推动形成以“两防”(防疫情、防恐慌)“三导”(防疫辅导、心理疏导、科学引导)“二实”(严格落实要求、加强实战训练)为重点的工作机制;组织警察、辅警认真学习公安部关于《公安民警辅警疫情应对身心健康手册(1-4版)》《公安机关应对疫情防护实操指引》《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战时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确保队伍敢处置、会处置、能处置、善处置。

(四)差异化处置

所谓差异化处置,即依据《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和公安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 》第14条规定的处置措施,警察为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的分层、分级、分类、分时的差异化强制手段,由轻到重、由低到高、视情适度升级,依次分为口头制止、徒手制止、使用警械制止(包括使用警用装备制止等)、使用武器制止。警察在处置涉疫类警情时,应当特别慎重使用武器制止。

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场警察处置战术的基本程序及方法

(一)事前准备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执法指引》《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制订战时状态战术预案和应急响应等级。

2.做到早落实、早准备。涉疫情类警情属于高风险警情。公安机关针对重点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应全面排查线索,抓早抓小,强化督导落实;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各项应急处置准备,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与战术行动机制,密切联动,合成作战,配齐配全人员、警械、武器、装备、车辆和防护物资、用品,适时开展警务实战应急演练。

3.加强和落实社会面管控。公安机关要及时启动高等级勤务机制,坚持综合施策、有效防控,坚持早预警、卡关键、控环节;全面强化战时指挥调度、经济社会秩序维护、辖区防范控制、专项行动、应急处突、战时政治工作和队伍管理;对各类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高压态势,突出重点,靶向发力,精准出击,精准打击。

(二)事中处置

1.现场到达。公安机关要闻令即动,听令而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判明涉疫类警情,实体化运作,启动战时状态战术预案和应急响应等级。

2.提高指挥等级,压实属地责任。公安机关在重要疫情防控现场要成立强有力的战时前线指挥部,强化专业指挥、靠前指挥、扁平指挥和警种联动、部门联动,建立科学的指挥体系和指挥机制,加强力量调配和行动保障;统筹疫情、社情、舆情、警情,明确战术行动的任务、分工、方向、责任,形成战术行动路线图、程序以及时间表和警组执法作战单元。现场指挥关键是在统筹上下功夫,现场行动在精准上做文章,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因势调整战时战术预案和应急响应等级。

3.现场查控。警察到达疫情防控现场后,应全时开启执法记录仪并全程录音录像,视情报告公安指挥中心或者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疾控、医务、检疫、卫生保健、街道社区等部门到现场协同执法;控制相关人员及场所,保持执法安全距离,执法安全距离应与危险识别、戒备、掩体、位置(站位)、掩护、沟通、装备等执法安全要素相结合、相统一。在疫情防控现场(或疫情防控期间),警察属于特定职业暴露人员,应该坚持“非必要不接近”的原则,在高风险地区,警察执法安全距离应该保持在2米以上,且站位于上风口,同时佩戴医用口罩等;在中、低风险地区,警察与执法对象、其他人员及物品的距离应该保持在1.5米以上,且站位于上风口,同时佩戴医用口罩等。执勤警察要控住源、守住线、卡住口、保住面,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勤联动,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有的放矢。如启动最高等级查控勤务,执勤警察要严格落实逢人必核、逢人必测、逢车必查和必要识别拦截的要求,扣紧防控工作链;规范执行现场查问的方式方法,一测二问三查四登记五处置六报告,确保流程一个不减、措施一个不少;精准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动态跟踪、溯源、追踪和数据共享等,确保信息可追溯、精准跟踪管理、责任可追究;实行专人移交、分类标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从严从快开展病例流调溯源,确定病例活动轨迹,迅速精准地判定感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切实把工作抓细、抓实、抓落地;按照相关流程和程序规范处置,情况紧急时可先行处置、分级分类处置;紧急必要时进行现场封控,疏散围观人员(群众),迅速控制危险源和危险点,标注、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场地,设定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隔离、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性措施;一旦危险或者危机升级,应迅速提升应急等级予以应对,同时按照相关要求,向公安指挥中心或者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等报告或通报相关情况。

4.事中处置的相关要点。其一,警力优势处置。公安机关要保持2倍以上的警力优势,以正当、规范、安全、专业、谦抑、审慎、善意、文明的方式优化战术行动,实施强制措施和强制手段;明确攻防兼备的战术时间表、路线图,尽可能在中远端距离上实施无接触制止和控制,警察有权驱散聚集的人群。在现场难以有效预防、制止、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时,警察应当及时请求增援,接到报告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增派警力,合理调配执法执勤力量,建立联勤联防联动机制,快速反应、合成作战,实现对违法犯罪行为人或者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及时封控围堵。其二,差异化处置。警察为制止现场违法犯罪行为而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的差异化强制手段,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警察现场预防、制止、查处和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应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界限,做到过罚相当、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案结、事了、政和。其三,为保障现场处置工作依法有序进行,警察应当引导、警示、宣传和教育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配合执法执勤工作;同时注意不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重要地区、路段、时段,必要时运用警用直升机和警用无人机双机齐动,通过空中监控与引导、提示、警示等方式,协助地面防疫工作人员筑牢疫情防控的主阵地。

(三)事毕善后

1.通知善后。公安机关要强化疫情防控安全措施,全面开展医学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情况,遏制扩散输出,阻断传染途径,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染链,必要时通知疾控、医务、检疫、卫生保健等部门对执法现场进行清理、消毒等善后工作。

2.带回检测。现场无法或者不宜对违法犯罪行为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公安机关应采取坚决果断的处置措施和处置手段,带回后在监管下隔离并转送进行检测。

3.自身检测。科学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溯源是一个极为艰难复杂的问题,但新冠病毒的复制传播力远比SARS病毒强大。为防止受到感染,参与现场处置的警察应及时到医院、疾控、检疫、卫生保健等部门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如有异常情况必须接受医学隔离观察、转诊、阻断和治疗。

4.对外籍人士的善后处置。依据我国《宪法》和《出境入境管理法》以及相关国际公约等,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受法律法规保护。对外籍人士所在国使领馆提出的领事协助和保护,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逐级报告(报备),自觉遵守外事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各项措施,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应尽国际义务,依法提供必要协助和便利,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歧视言行。

猜你喜欢
公安机关应急新冠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新冠疫苗怎么打?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8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