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理论下大学教师角色再定位

2020-02-28 00:14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课程教育

谢 奇 苑

(六盘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

一、引言

大学作为培养即将进入社会的各类人才的场所,育怎样的人和怎样育人往往由市场需求决定,并随着不同时期社会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工业革命让人类享受着科学技术的福利,带来了经济生活上前所未有的富足。与之相适应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几乎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指导思想。课堂上,教师扮演着专业知识讲授者的主要角色。而后,全人类也饱尝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恶果:环境恶化,精神焦虑,内心空洞,人际关系紧张,幸福指数降低。于是,人类开始反思何而为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总的来讲,全人教育思潮是对制度化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思,试图通过一种新型的人本化的教育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1]全人教育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承担者,面临着自身角色重新定位的迫切任务。

二、全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内涵

全人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北美。追根溯源,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由教育论,主张自由的非功利的思辨和学习。文艺复兴时期,拉伯雷等人文主义教育家将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启蒙时代,以卢梭主张儿童自然发展的自然教育理论影响最为深远。19世纪中期,英国约翰·亨利·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说,旨在培养不但智力发达,而且情趣高雅、举止高贵的绅士。20世纪初,美国永恒主义教育流派代表人物赫钦斯指出大学应该培养有学识有智慧有道德的完整的人。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东京召开的“八大教育主张大会”上发表了“全人教育论”,提出受教育者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方面真、善、美、圣、健、富和谐发展的标准。终于在70年代末,美国学者隆·米勒正式把这种理论称之为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概括来说,全人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完备、人格健全、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完整的和谐的人。

三、大学教师角色再定位

服从于市场需求导向,目前大学教育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状况。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学课程要想成为让大学生真正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全人教育理念意义重大。教学是行为,理念是意识。意识先于行为,理念决定教学的高度和品位。所以,作为大学教师,务必首先转变观念,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全人教育十大原则(以下简称“十大原则”)值得参考。

(一)课程设置改革者

分工明确,知识精细化让我们所处的时代飞速前进,成果斐然。与之对应,纵观我国目前大学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大体重专业轻通识。我国大学虽然也设置一些公共必修课(主要为思政、英语、体育、计算机),但是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一方面课程类型丰富性不够,学分少,另一方面其重要性在考核评价中未能彰显。跨学科课程非常缺乏。在教学中,明显感受到文理差别显著。最糟糕的是,这种对专业学科以外知识的不关心不了解似乎得到了默许,导致培养见识广博的人才的目标成为空谈。未能良好融会贯通的各种课程设置,反而割裂了整个大学学习过程。学习成了每个学期某门课程阶段性可量化目标的达成,课程一结束对某种知识的渴求就结束了。1991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召开的第二届全人教育国际会议提出了全人教育十大原则。其中原则4突出课程完整性,即课程应是丰富的、复杂的、整合的,要能够为生活现象提供不同视角。这方面,美国核心课程理念值得借鉴。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哈佛大学开出跨学科的,注重批判性层级性,注重原著的共同核心课程。课程涉及文化、文学、历史、科学、道德、社会等方面。

传统课程设置通常体现知识重于技能,技能重于态度。而从全人教育的角度看,这三者重要性排序应该颠倒:态度重于技能,技能重于知识。课程设置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优化课程设置是一项需要各学科教师长期的共同协作,研究实践再总结再实践的浩大工程。

(二)知识建构者

十大原则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创造力,无限的学习能力,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类发展的内在潜能[2]。美国的实用哲学领军人物约翰·杜威认为因为“反民主”,“人为地对知识探究设置界限,目标狭窄的现代职业化教育与传统的经典教育都应当被批判”[3]。培养目标要从“知识人”转变为“完整人”,必须回答什么是知识,课堂应该教授什么知识。知识是不是可以被分解到每门课程,各司其职?全人教育观给出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现实是,从事任何一门课程教学的老师都容易自然而然立足教材,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确很重要,毕竟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必须仰仗高精尖的专技人才,但是技能知识只是教学的表层目标,学生受用终生的是学习的能力,对知识的渴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准确的表达能力,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过度专注一种知识反而会让学生热情枯竭,扼杀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另外,这些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所以绝不是各门课程机械相加就能得到。作为大学教师,无论所授课程为何,都需要用心挖掘教材,找到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提供给学生足够丰富的知识选择和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在有一定侧重的合理前提下,努力实现一门课程也能培育全人。十大原则5和6要求老师做学习的支持者,提供选择机会,让学生自然学习。要成为合格的知识建构者,老师首先自己要成为终生学习者,广泛涉猎,不断充电。

(三)教学范式设计者和评价改革者

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联结、整体和存在[4]。而联结又包括相互依赖、相互关系、参与和非线性四个含义。也就是说这种教育观强调部分对整体的依赖,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网络关系。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能获取海量学习资源,课堂只是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鉴于此,我国大学关于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探索正在并且将一直进行下去,事实上已经极大地推动了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等改革进程。但是,从过程设计、参与方式、学习目标、结果评价来说,总体仍然是教师为主导的范式。十大原则3将学习定义为积极的,各种感官参与的,个体和世界之间的互动过程。原则7认为教育模式应该是民主的,每个人都应该能以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其中。小原国芳特别强调师生关系对教育的影响。关系会左右学习的结果,那么不同的关系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要解决创造怎样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意义地参与其中,从教学伊始,教师和学生就应该处于话语权平等的关系中。只有创造个性被尊重、需求被满足的民主氛围,每个学习者的优势才有展现的可能。师生之间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单项线性关系,而是平等开放有活力的关系。

而且,大学教育要着眼培养改造世界的人,不是盲从的、守旧的经验捍卫者。这种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如果在学校被遏制了,更遑论培养世界公民。然而实际操作中这种开放式教学范式却难以落到实处。社会对大学评价,大学对老师评价,老师对学生评价,社会经济的需求和行政的干预让每个人束手束脚。“数字”评价不改变,实现全人教育只能是乌托邦。大学不但要为社会输送人才,还要引领人才的评价标准。

(四)德行示范者

博雅教育提倡培养情趣高雅、举止高贵的绅士;小原国芳全人教育论包含学问真,道德善,艺术美,宗教圣,体育健,生活富。可以看到,现实社会中,并不缺乏知识技术造诣高超的人才,不缺少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造者,更可能很多人都具备以上谈到的全人品质中的很多项。那么什么是所有人必须共同具备的呢?是什么能够保证这些超凡卓越的能力总能造福他人和社会?是德行的自我约束。教书育人,老师的天职。在信息庞杂的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较之中小学学生复杂得多,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过渡期也让他们的道德准则受到各种影响。作为已经会独立思考的成年人,大学生很难接受老师单方面灌输这种德育方式。加之已经具备一定生活经验、思考和批判能力,脱离实际的“教化”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或认为道德是虚伪的事情。道德的根本功能是发展和解放人,而不是限制人和束缚人[5]。小原国芳说:“所谓传道,是指伟大的人格对人格的接触而言,此外别无可以替代的方法。”[6]教师如果在和学生的交往中体现出诚实,善良,公正,担当,关爱,责任感,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最好的德育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

反过来说,学生也是老师反观自身德行的镜子。时代在发展,道德伦理的本质依旧,但具体情境的表现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首先要弱化自己的教化者身份,才能敞开心扉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与时俱进。让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约束在师生之间流动起来。

(五)学习动机启迪者

如果问未接受过教育的孩子学习动机是什么,也许他(她)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进入学校后,答案渐渐明确:考好成绩、挣钱、学知识、服务社会等等。可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师长的观念。所以,首当其冲,教师更需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全人教育观的回归和兴盛是社会发展从满足经济到满足精神需求变化的产物。十大原则9阐明教育要点燃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原则10将全人教育的意义总结为滋养人的精神生活,让人健康成长。全人教育三大哲学基础之一的“存在性”高度概括了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要考虑身体、情绪、智力、群体性、精神、成长。如果我们只把人定义为驾驭外部世界的工具,不仅自然环境,他人都被对象化了,也是把人类自己物化了。功利主义的盛行让人不停追问一切行动的效益,而忘记思考追逐效益背后是为了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它的终极目标是让人领悟生命的意义,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解决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心灵的关系,获得内心的平和和幸福。学生只有发自内心享受,长远看待学习的意义,才能享受学习过程,并在离开学校后仍然被教育的无形价值滋养。学校教育是阶段性的,只有二十几年,它仅仅是构成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走完大学阶段,每个人还有很长的人生要面对。大学老师是点燃学生生活热情的人,是心灵的启迪者。

四、结语

不同于以往功利主义的“片面人”教育观,全人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兼备知识、思维、沟通、品德、审美和精神富足的“完整人”。大学因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肩负着至关重要的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是一块最适宜全人教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

猜你喜欢
大学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