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儒娟 黎扬群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由于具有危重的病情,较快的病情发展速度,相对较高的护理风险,要想对疾病治疗进行有效辅助,就需要更为严格的护理管理,从而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提升[1]。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系统化护理严格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护理服务的导向设定为患者的实际需求,能够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2]。为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从而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2019年1月—6月本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8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观察了系统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随机选取2019年1月—6月本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88例,随机分为系统护理模式组(n=94)和常规护理模式组(n=94)两组。系统护理模式组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0例,年龄44~75岁,平均(53.2±9.1)岁。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2例,年龄45~75岁,平均(54.1±9.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患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均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2)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3)均有介入治疗指征。排除标准:(1)具有较差的依从性;(2)有严重精神类疾病;(3)有其他重要器官危重疾病。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将患者病区周围环境详细介绍给患者,督促患者将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培养起来;系统护理模式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模式,具体操作为:(1)健康教育。将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出来,依据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程度对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使其对自身疾病的危害、预后及预防措施等有一个清晰了解,促进其预防与控制疾病意识的有效提升;(2)康复训练。专业的康复师在患者脱离危险后将训练方案制定出来,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缓慢坐起、翻身等,在患者出院时督促患者坚持训练,不能够定期来院复诊,每月1次;(3)音乐护理。依据患者的喜好在患者睡前将舒缓的音乐播放给患者,每次20min,每周3次;(4)心理护理。心理医生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如果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理状况,则给予其药物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焦虑、抑郁的减轻,治愈疾病信心的提升;(5)健康护理。定期按摩患者,每天1次,使其充分放松肌肉、身心。
护理前后分别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Scale,SAQ)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心绞痛疾病认知、稳定状态、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5个维度,每个维度0~100分,0分、100分分别表示生活质量低、高[4]。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系统护理模式组患者的心绞痛疾病认知、稳定状态、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系统护理模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6%(9/94)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模式组27.7%(2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主要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其主要是经过前臂的桡动脉穿刺,或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的开口部位,选择性在冠状动脉里注入造影剂,医师可以在X线下看到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并进行治疗。近年来,我国医院不同科室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相继应用了系统护理模式,其促进了医护人员责任心的增强、患者对诊疗活动满意度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5]。
表1 两组患者的SAQ 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SAQ 评分比较
组别 心绞痛疾病认知 心绞痛稳定状态 心绞痛发作频率 治疗满意程度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系统护理模式组 85.1±6.2 84.0±7.7 89.3±8.3 87.3±9.1 70.7±6.6常规护理模式组 79.5±7.4 80.3±6.6 86.1±9.2 82.4±7.1 62.4±8.4 t 值 6.965 3.306 3.300 3.365 4.541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6-10],系统护理模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改善,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消除。相关医学研究也表明[11-15],冠心病介入治疗能够在系统护理模式的作用下得到更好的辅助,进而促进介入疗法临床效果的提升,应用效果好,应用价值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护理模式组患者的心绞痛疾病认知、稳定状态、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9.6%(9/94)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模式组27.7%(2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系统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模式好,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绞痛疾病认知、稳定状态,降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减轻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模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