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cy、NT-proBNP及脂联素与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2020-02-28 12:28闫小菊李勇张羽李凤德郑志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支数冠脉程度

闫小菊 李勇 张羽 李凤德 郑志君

(1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2唐山市协和医院)

冠心病(CHD)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CHD患者猝死率和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人群〔2〕。早期识别并干预CHD的发生是预防老年人群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方法,众所周知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是寻找能有效反映CHD发病和病情的生物学指标是医学界学者们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血管损伤反应性氨基酸,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3〕,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内源性利钠肽家族成员,在急性心肌缺血性疾病发生时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中有重要作用〔4〕。脂联素(ANP)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CHD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室重构关系密切〔5〕。目前Hcy、NT-proBNP、ANP能否成为老年CHD早期预测、冠脉病变程度评估的高效生物学指标尚未阐明,本研究探讨此3项指标与老年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CAG)老年患者共10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有类似心绞痛症状,但心电图、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水平在正常范围,但是经CAG证实无明显冠脉狭窄或冠脉狭窄程度<50.00%为非CHD(NCHD)组;67例(CHD组)经CAG证实至少1支冠脉狭窄≥50.00%,且符合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中CHD诊断标准〔6〕,并排除:①冠状动脉疾病以外心脏病、恶性肿瘤、外周血管病变患者;②严重肝功能不全;③急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④本研究所需实验室生化指标和影像检查结果不全者。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签署同意书,严格遵循伦理学原则,保障患者隐私和诊疗安全。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入选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CHD家族史等)〕、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1.2.2血清学指标检查 患者均由经标准化培训医务人员采集清晨空腹12 h以上静脉血5~10 ml,室温静置待血液凝固后取上清液于离心管(排除乳糜血标本),放置于TGI-16型高速离心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高速离心(4℃,3 000 r/min,15 min)取上层液,保存于-70℃低温冰箱(日本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48 h内完成待检。东芝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全套检查,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购自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cy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试剂为美国 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 产品,仪器日立HITACHI 7600-020 生化分析仪。AN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研究检验项目均由医院检验中心完成,板内、板间变异系数<10.00%,实验室操作均按说明书流程进行。

1.2.3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价方法及分组 按照标准Judkins法〔7〕进行CAG术,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记录冠脉病变部位〔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累及冠脉支数(单支病变、双支病变、3支及以上病变)、冠脉病变程度〔闭塞性病变(完全狭窄)、弥漫性病变(病变长度>20 mm)〕、冠脉狭窄程度〔根据冠脉狭窄率分为〔8〕:Ⅰ级狭窄(50.00%≤狭窄率<70.00%)、Ⅱ级狭窄(70.00%≤狭窄率<90.00%)、Ⅲ级狭窄(90.00%≤狭窄率≤99.00%)、Ⅳ级狭窄(狭窄率>99.00%)。根据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9〕:SYNTAX 积分0~22 分为轻度病变;SYNTAX积分23~32 分为中度病变;SYNTAX积分>32分为重度病变。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levene法检测方差齐性,shapiro-wilk法检验正态性,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对比采用LSD-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M(Q25,Q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正态计量资料之间相关性,偏相关和Spearman相关分析非正态或等级资料的相关性。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CHD发病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cy、NT-proBNP、ANP预测CHD发病的效能,以曲线下面积(AUC)为主要评价标准。

2 结 果

2.1基线资料 两组性别、BMI、吸烟史、高血压史、脑卒中史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CHD组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比例、空腹血糖(FPG)、HbA1c、尿酸(UA)、LDL-C、Hcy、NT-proBNP显著高于NCHD组(P<0.05),ANP显著低于NCHD组(P<0.05),TC、TG、HDL-C与NCH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2.2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冠脉病变支数、部位、类型、狭窄程度、病变程度患者中血清Hcy、NT-proBNP、ANP水平比较 ACS患者血清Hcy、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SAP和NCHD患者(P<0.05),ANP显著低于SAP和NCHD患者(P<0.05),SAP和NCHD患者血清Hcy、NT-proBNP、AN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随冠脉病变支数和SYNTAX 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ANP则出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和SYNTAX 积分亚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冠脉狭窄患者血清Hcy、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Ⅰ、Ⅱ度(P<0.05),Hcy在Ⅲ度 vs Ⅳ度、Ⅰ 度vs Ⅱ度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T-proBNP在Ⅰ 度vs Ⅱ度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Ⅲ度 vs Ⅳ度见差异显著(P<0.05);Ⅲ、Ⅳ度冠脉狭窄患者血清ANP水平显著高于Ⅰ、Ⅱ度(P<0.05),但在Ⅲ度 vs Ⅳ度、Ⅰ 度vs Ⅱ度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Hcy、NT-proBNP、ANP水平在不同冠脉病变部位、类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血清Hcy、NT-proBNP、ANP水平在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冠脉病变支数、部位、类型、狭窄程度、病变程度患者中的差异

与NCHD比较:1)P<0.05;与SAP比较:2)P<0.05;与单支病变比较:3)P<0.05;与双支病变比较:4)P<0.05;与 Ⅰ度、Ⅱ度比较:5)P<0.05;与Ⅲ度比较:6)P<0.05;与0~22分比较:7)P<0.05;与23~32分比较:8)P<0.05

2.3血清Hcy、NT-proBNP、ANP与SYNTAX 积分相关性分析 校正年龄等CHD高危因素后使用偏相关分析血清Hcy、NT-proBNP、ANP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率、SYNTAX 积分相关程度和方向。结果示NT-proBNP与冠脉病变支数(r=0.431,P<0.05)、冠脉狭窄率(r=0.509,P<0.05)、SYNTAX 积分(r=0.657,P<0.05)均呈正相关,Hcy与冠脉狭窄率(r=0.265,P<0.05)、SYNTAX 积分(r=0.472,P<0.05)呈正相关,ANP与冠脉病变支数(r=-0.251,P<0.05)、SYNTAX 积分(r=-0.382,P<0.05)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Hcy、NT-proBNP、ANP之间相关性,结果示Hcy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588,P<0.001),ANP与Hcy和NT-proBNP均呈负相关(r=-0.680、-0.521,P<0.001)见图1。

图1 血清Hcy、NT-proBNP、ANP 散点图

2.4CHD危险因素分析 以是否患有CHD为因变量(0=否,1=是),年龄(连续性变量)、合并糖尿病(0=否,1=是)、高脂血症(0=否,1=是)、冠心病家族史(0=否,1=是)、FPG(连续性变量)、HbA1c(连续性变量)、UA(连续性变量)、LDL-C(连续性变量)、Hcy(连续性变量)、NT-proBNP(连续性变量)、ANP(连续性变量)为应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影响,结果示Hcy、NT-proBNP、ANP与CHD发病独立相关,高水平Hcy、NT-proBNP与LDL-C、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均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ANP是CHD保护因素。见表3。

表3 CHD患者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2.5Hcy、NT-proBNP、ANP对CHD预测价值分析 NT-proBNP预测老年CHD发病的效能最高,最佳截断值(cut-off)、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见表4。Hcy、NT-proBNP、ANP诊断CHD 的AUC分别为0.865(95%CI:0.790~0.939,P=0.000)、0.942(95%CI:0.886~0.999,P=0.000)、0.614(95%CI:0.507~0.722,P=0.045)。见图2。

表4 Hcy、NT-proBNP、ANP诊断老年CHD效能分析(%)

图2 Hcy、NT-proBNP、ANP预测CHD发病ROC曲线

3 讨 论

Hcy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含硫分子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在生理条件下与腺苷结合形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降低甲基化水平,主要在肝脏和肾脏经再甲基化和转硫途径代谢。近年来研究发现Hcy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中活性氧(ROS)依赖途径中的NLRP3炎症小体,加速血管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进程〔10〕。本研究观察CHD患者血清Hcy浓度明显高于NCHD组,且其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SYNTAX 积分均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高水平Hcy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提示Hcy与CHD发病和疾病进展均有密切关系,可反映CHD冠脉病变程度。邵丽川等〔11〕也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冠脉单支、双支、多支病变患者中血浆Hcy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与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有关,Balogh等〔12〕认为高水平Hcy是CHD旁路移植术后血管管腔再狭窄的主要原因,Hcy每升高1 μmol/L,血管狭窄率将每月增加0.053%,本研究相关性分析也观察到Hcy与CHD患者冠脉狭窄率呈正相关,提示Hcy可能是导致老年CHD患者冠脉进行性狭窄甚至梗死的主要原因。Hcy在CH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①Hcy在氧化过程中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超氧化自由基等物质,增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巨噬细胞大量吞噬OX-LDL,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加剧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②高Hcy血症可抑制一氧化氮(NO)合成,降低其生物利用度,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③Hcy可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激活多种凝血因子活性,促进血栓形成〔13〕。本研究分析Hcy预测CHD发病的AUC与李玉敏等〔14〕研究结果接近。

NT-ProBNP由心室肌细胞分泌B型利钠肽原(proBNP)前体经内切酶作用裂解形成,无生物学活性,当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增加时,NT-ProBNP大量释放,外周血液中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不受外周血流及容量超负荷调节,半衰期长、浓度高、个体变异小和体外稳定,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可敏感反映心功能状态〔15〕,一直以来NT-ProBNP和BNP被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和疗效判断的敏感指标〔16〕。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肌缺血缺氧时可产生大量NT-proBNP,NT-proBNP水平与急性心肌缺血程度有关〔17〕。李金源等〔18〕发现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张剑等〔19〕发现ACS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越高,冠脉病变支数越多,冠脉狭窄度越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越低。本研究观察CHD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与CHD发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SYNTAX 积分均有关,血清NT-proBNP水平与SYNTAX 积分呈高度正相关,高水平NT-proBNP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NT-proBNP与CHD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CHD发病的高危因素。ROC曲线分析NT-proBNP预测CHD发病AUC与杨艳等〔20〕研究结果一致。

ANP是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细胞因子,在人类血浆中含量丰富,参与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21〕。AFP通过复杂的抗炎作用降低TG及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内皮功能〔22〕。ANP在保护心肌、延缓冠心病进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学者们的关注〔23〕。本研究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清ANP水平显著低于NCHD组,提示血清ANP浓度降低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因素。CHD患者血清ANP浓度下降的原因有:①CHD主要病理基础是全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多种炎性因子参与动脉硬化过程,炎性因子水平如肿瘤坏死因子等水平升高可抑制ANP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和分泌,降低其血清水平。②炎性刺激下,ANP沉积于受损伤血管内壁,发挥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作用,导致血清ANP水平降低。③低ANP水平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而CHD患者冠脉易损斑块释放大量炎症因子,驱使血清ANP积聚于受损伤斑块内或血管壁,降低血清ANP浓度,ANP浓度降低又进一步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形成恶性循环〔24〕。动物研究显示敲除小鼠ANP基因后出现严重血管内膜增厚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25〕。目前少有ANP与CHD冠脉病变病程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发现ANP均与冠脉病变支数、SYNTAX 积分呈负相关,提示ANP水平越低预示着冠脉病变程度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回归分析显示ANP是CHD发病的保护因素,提示临床提高血清ANP水平可能对预防CHD发生有益。本研究观察ANP具有一定预测CHD发病效能,但低于NT-proBNP和Hcy,由于目前缺乏ANP在CHD诊断方面的同类研究,因此ANP是否可以作为预测CHD发病的诊断指标尚待更多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Hcy、NT-proBNP、ANP水平与老年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高水平Hcy、NT-proBNP和ANP浓度降低均可增加老年人群罹患CHD风险,临床通过检测血清Hcy、NT-proBNP、ANP可有效预测老年CHD的发生,且该三项指标临床检测操作简便、经济,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CHD的生物学指标。

猜你喜欢
支数冠脉程度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企业债与信用债市场下的担保增信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