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冰青
民间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大意是说,一个人幼年时的性格和行为特点能预示他未来的个性甚至命运,这个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放在一个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上说,却不无道理———生命早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与一个人未来长期的健康走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要特别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从怀孕开始到婴儿出生后的2周岁)的营养。所谓生命早期1000天指的是从母亲怀孕的胚胎期到宝宝出生后2岁,可分为三个阶段:妊娠期(约280天),此阶段胎儿的营养完全靠母亲提供;0~6个月龄(180天),婴儿主要的营养来源应为母乳;7~24个月龄(540天),婴儿在接受母乳喂养的同时,还应逐步接受辅食,完成饮食以母乳作为唯一营养来源到依靠人类多样化的膳食结构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大卫·巴克尔第一次注意到了母亲的营养状况与婴儿未来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他发现,婴儿死亡率较高的贫穷地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很高。而一般来说,婴儿死亡率高是由于贫困导致的营养匮乏,而心血管疾病通常却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两者为何呈现出了正向的相关性?由此他提出假设:相比营养状况良好的孩子,在营养缺乏状况下成长的孩子,成年后得慢性病的概率更高。
这一假设在后来的研究中被证实,迄今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最初1000天的营养状况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命早期1000天称为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机遇窗口期”。此阶段的良好营养不仅有利于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的发育,还能降低成年后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在这个时期进行营养干预,是整个生命周期内效益最佳的,一旦错过,很难弥补。
与此同时,妇女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6岁以上居民贫血患病率为9.7%,其中孕妇贫血患病率全国平均达到17.2%;0~6月龄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仍有待提高;我国婴幼儿贫血患病率、生长迟缓率尽管有改善,但仍处于较高水平,72月龄以下的儿童生长迟缓率达8.1%。与此同时,与孕妇超重肥胖相关的妊娠糖尿病呈现快速上升势头。
想要“优生”先要“优育”。备孕前,夫妻应当做一次健康体检,检查是否有遗传性疾病等不适合怀孕的情况。首次产前检查建议做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查,并定期接受产前筛查。近年来高龄备孕的女性不断增加,高龄怀孕风险增加,因此还应当做高血压、高血糖、神经管畸形等疾病风险的检测。
目前,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包含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发现怀孕要尽早到医疗卫生机构建档建册,进行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按照不同风险管理要求主动按时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掌握孕产期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孕期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有异常情况者建议遵医嘱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其次,备孕和孕期吃得营养健康,能为宝宝健康打下基础。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下称《指南》)中,孕期妇女膳食指南相较一般人群额外增加了5条原则,包括:
●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品,选用碘盐。叶酸摄入不足会导致神经管畸形、胎盘早剥及低出生体重。由于人体对食物中的叶酸吸收率不高,因此备孕期间要补充人工叶酸制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怀孕前三个月到整个孕期,每天需额外补充叶酸400微克或食用叶酸强化食物,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临床中发现,许多身材消瘦的女性,都有缺铁性贫血的问题。为了预防流产、早产,满足孕期血红蛋白合成增加和胎儿铁储备需要,应适当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以及红肉的瘦肉部分。
碘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无法由人体自身合成,只能从外环境中补充。孕妇对碘的需求高于常人,缺碘可导致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还可能影响胎儿智力发育。因此在保证日常摄入加碘盐(每天≤6克)的同时,孕妇还应常吃富含碘的海产品,如紫菜、海带等。
●孕吐严重者,少量多餐。受激素水平改变的影响,孕期消化系统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部分孕妇在孕早期会出现胃灼热、反胃或呕吐等早孕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指南》表示,对此孕妇不必过分紧张焦虑。为了满足胎儿脑组织对葡萄糖的需求,防止酮症酸中毒危害胎儿,孕妇每天应至少摄入130克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易消化的粮谷类食物,如米、面等,另外,薯类、根茎类蔬菜、蜂蜜等也富含碳水化合物,孕吐严重时也可用于快速补充体力。此外,孕吐严重者应该及时送医,遵循医嘱。
●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妊娠期妇女应当根据胎儿生长速率和母体的生理、代谢变化,及时调整膳食,保证充足营养。孕早期胎儿的生长速度较慢,所以膳食基本与孕前期保持一致;而在孕中期以后,胎儿的发育加速,也应适当多吃一些。具体应做到:孕中期后,在前期膳食的基础上,每天增加200克奶类,50克动物类食物(奶、鱼、禽、蛋、瘦肉),孕晚期再增加75克,每周最好吃2~3次深海鱼类,如三文鱼、凤尾鱼等。
●适量身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体重。保持体重适当增长,孕早期可每月测量一次,孕中晚期应每周测量。体重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期增重值为12千克左右。健康的孕妇每天应有3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快走、游泳、孕妇瑜伽等,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禁烟酒,愉快孕育新生命,积极准备母乳喂养。烟草和酒精对于各阶段的胚胎都具有毒性,可能造成早产、流产、畸形等危害,孕婦在禁烟酒的同时,还要远离二手烟和不良空气环境。注意调节情绪,出现情绪波动,应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必要时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防止孕期抑郁。母乳喂养对母体和婴儿都有益处,绝大多数孕妇都可以母乳喂养,孕中期后,应做好乳房护理,积极学习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
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婴儿出生后的最初6个月应纯母乳喂养,并坚持24个月以上,是人类哺育的最佳方式。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也是最健康的营养来源。不仅如此,母乳喂养的好处还有很多:
●帮助产妇减重、防病。母乳喂养的妈妈在产后6个月体重恢复得更好,且有利于减少产后抑郁发生,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防止孩子超重。孩子不容易挑食、偏食。哺乳期间,妈妈摄入食物中的风味物质,可以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婴儿可通过吮吸乳汁感受多种风味,添加辅食的时候不容易出现挑食和偏食。
●减少孩子患病的风险。
●增强孩子免疫系统,减少过敏。
●孩子的认知功能更好。
但遗憾的是,目前全球只有37%的0~6月龄婴儿得到纯母乳喂养。我国的母乳喂养现状同样不容乐观,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0~6月龄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0.8%。
提高母乳喂养率,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哺乳观念,学习哺乳技能。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吸吮母亲的乳房,有利于得到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物质的初乳,并促进母亲乳汁分泌。
●正确的哺乳姿势和乳房含接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关键环节。母亲应坚持按需哺乳,夜间也要哺乳,这样有利于增加乳汁分泌。当母乳不足时更应增加哺喂次数。
母亲上班或长时间外出时,建议每3小时挤/吸奶1次,有利于维持乳汁分泌量。
建议6个月内婴儿只给母乳,不需要给水及其他任何液体和固体食物,在医生指导下可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母乳喂养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加重要。
母乳喂养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个母亲都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2019年4月,一则某商场母婴室被模特占用作化妆室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网络社交平台上,不少妈妈在反对和谴责这一行为的同时,也纷纷表达了带着宝宝出门难寻母婴室时的烦恼,“出门要去有母婴室的地方才安心”成为许多妈妈共同的心声。近年来,机场、车站、大型商场、工作单位等场所陆续配备了母婴室,但数量是否能满足需求、使用是否规范、管理是否健全等还有待追问。
7~24月龄的婴幼儿要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满6月龄后,需要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多样化的食物,才能给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添加辅食不及时,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身体发育和正常的免疫功能,更容易生病。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辅食添加应遵循下列原则:
●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每次加一种辅食,观察几天,如没有过敏等异常反应,再添加一种。
●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0~12月龄的孩子,可以逐步尝试块状的食物,促使婴儿多咀嚼,有利于牙齿的萌出。
●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在两岁之内,孩子的肝、肾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摄入过量的钠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而食物中额外添加的糖,不仅会增加孩子患龋齿的风险,还增加能量摄入,导致儿童肥胖的风险上升。7~24月龄的宝宝钠摄入应不超过350~700毫克/每天,相当于0.9~1.8克盐。
●及时补铁。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
●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另外,1岁以下的婴儿不宜食用鲜奶。如婴儿发生腹泻,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及时补充液体,避免发生脱水。
父母应及时去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孩子建档,建档后可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有关喂养、辅食添加、体格管理等婴幼儿健康的疑惑,可以得到科學的指导。
结语:把握生命最初1000天的营养健康,不仅是为了母婴短期内的健康,更是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具备了科学养育知识的父母,才能成为孩子成长合格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