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文 陈 丽
(1.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河北师范大学)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各产业领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成为引导产业变革的重要因素。农业作为河北省的重要产业,农业信息化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发展,必将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自古以来,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作为河北省的重点产业,其发展水平整体较低、规模小,还未完全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农产品加工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
2016年,北京举行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情况座谈会”,会议强调,农产品加工系统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规划引导,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2018年河北省农业厅发布的《2018年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冀农业市发〔2018〕7号)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并从“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强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示范”等10方面指出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
(1)自然资源优势。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耕地资源总量大,土壤类型多。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统计结果指出,河北省人均耕地面积1.4亩,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5%,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集群,为全国提供了丰富的优良农作物。
(2)区位优势。河北省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及水路交通运输网络。根据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局发布的数据信息可知,2018年河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1亿吨,共完成11.56亿吨,同比增长6.2%,居全国第四位,是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的对外开放港口。显著的区位优势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劳动力资源优势。根据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201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为1360.1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2.4%,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农业这种劳动集型产业来说,河北省具有明显优势。
(4)政府政策支持。据河北日报2019年6月报道,河北省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仅次于钢铁、装备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2018年,326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223亿元,占工业比重约1/6,其中粮食加工等食用类加工业占比约50%。农产品加工业带动河北省1300万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年增收360亿元,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1)农业设备自动化水平低。从目前河北省农业设备自动化整体水平来看,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较低,主要局限于农业机械设备引进能力较弱,农业设备自动化水平较低。
(2)农业科技支撑薄弱。相关数据显示,河北省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国内发达省份存在一定差距,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加之农民的专业知识薄弱,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导致推动农业信息化的科技支撑十分薄弱。
(3)农民规模化生产的组织程度低。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有40%左右。受限于整体偏低的农民文化水平,农民的规模化生产意识较弱,农业发展基本以“户”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导致我省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组织程度较低。
从近几年我省各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来看,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销售的网络化渠道明显拓宽,“互联网+农业”的模式逐步得到推广和实践。尤其是部分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首先实现了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全流程或半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引领作用。目前,我省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化渠道拓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淘宝、天猫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实现业务云端迁移;二是通过自建行业类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销售、物流、招商等业务;三是针对不熟络电子商务运营,又能看到电子商务前景的企业,开展的委托运营商代理电子商务销售业务。
目前,河北省农业设备自动化整体水平较低,农业机械设备引进能力较弱。但是,随着制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部分大中企业在拣选、包装、码垛、仓储及配送等环节中实现了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对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装备自动化水平的持续提升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软件系统的升级改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等经营活动中,广泛应用信息化办公系统,如ERP、OA等经营管理系统,CAM生产制造系统,SRM供应链管理系统,CRM运维服务系统。由此可见,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看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正在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思路,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主要涉及软件系统开发,信息化改造、智能装备更新以及后期的运维服务等。尤其是电商销售需要大量的宣传推广费用和物流费用。然而,农产品加工业属于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重资产行业,企业融资问题是阻碍企业推进信息化转型的因素。因此,企业在信息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往往无法按预期到位。
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转型要求配备高质量的高新技术人才,包括在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电商销售系统的运用和维护、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等各方面,既懂经营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省的实际情况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专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总体匮乏,加之河北省工资待遇较低,且这部分人才从思想意识深处普遍不愿意去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三四线城市发展,导致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人才配套水平较低,面临人才难求的重要问题。
政府资金注入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国家财政、社会资金及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融资担保等手段,为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息化转型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应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主动推进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现代化农产品运营模式,为我省农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把信息化管理与生产流程再造相结合,借助于大数据筛选资源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企业信息化转型。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ERP、CRM、SCM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质量管理、业绩考核等信息的全面集成。
鼓励省内高校制定农产品加工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适合于为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关键人才,可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现人才转移的无缝对接。政府方面可通过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以能力提升,以素质拓展为基点,以奖励为激励机制,提高农产品企业员工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快发展面向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研发与升级。
尽管我省农产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逐步提升,应用范围逐步拓展,但较之于发达省份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应进一步发挥我省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采购、销售、资源拓展等业务上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资源,提升精准营销能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网络营销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向高潮。河北省农业产品加工企业也应紧跟我省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实现数字化车间改造。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创设计,采用网络众包、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