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元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森林资源不仅可以提供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火阻隔、固碳释氧、调节气候、清洁空气等生态功能,还可以提供木材、森林食品、中药材、林果、生物质能源等多种产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1]。每一个林业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高效、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本文以西丰县为例,提出了适合西丰县的森林经营管理对策,也为其他县区提供参考。
以鹿闻名的西丰县,地处辽宁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4°16′~125°06′,北纬42°22′~43°07′,东与吉林省东丰县、东辽县接壤,北与吉林省梨树县毗邻,南界清原县,西邻开原市。西丰县是“七山半水二分田”,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东西宽66.5 km,南北长82 km,形似三角,区域总面积2 686 km2。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6 ℃,年降水量740.1 mm。
全县水系属辽河上游水系,主要河流包括寇河、碾盘河、东辽河等。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植物群落组成复杂。乔木树种32科75属177种,主要优势树种包括红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柞树、桦树等;灌木树种10科25属65种,主要优势种以豆科的胡枝子、桦木科的榛子、蔷薇科的柳叶绣线菊与花楸珍珠梅为主;草本植物85科376属705种,主要有梅花草、铃兰、贝母、人参等。
根据西丰县最新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西丰县土地面积269 402.8 hm2,其中林地面积172 955.78 hm2,占土地面积64.09%,森林面积154 991.48 hm2,森林覆盖率57.53%。活立木总蓄积量839.45万m3,森林蓄积量839.12万m3。
有林地面积153 975.74 hm2(其中乔木林面积94 713.0 hm2、乔木经济林59 262.7 hm2),占林地面积的89.03%;疏林地98.95 hm2,占林地面积的0.06%;灌木林地1 183.78 hm2(其中特规灌木林1 015.74 hm2,其他灌木林168.04 hm2),占林地面积的0.69%;未成林造林地1 804.3 hm2,占林地面积的1.04%;无立木林地4 367.5 hm2,占林地面积的2.53%;宜林地10 547.4 hm2,占林地面积的6.10%;苗圃地41.1 hm2,占林地面积的0.02%;辅助生产用地87.8 hm2,占林地面积的0.05%;其他用地849.18 hm2,占林地面积的0.48%。
活立木总蓄积839.45万m3,其中林分蓄积839.12万m3,疏林地蓄积0.32万m3,其他0.01万m3。
按林地权属划分,国有林地2.58万hm2,占14.93%;集体林地14.71万hm2,占85.07%。有林地面积中,国有林2.29万hm2,占14.97%;集体林13.11万hm2,占85.03%。
公益林地面积59 848.85 hm2,占林地面积的34.60%;区划商品林地面积113 106.93 hm2,占65.40%。其中,区划重点公益林52 982.28 hm2,占公益林88.21%,占林地面积的30.63%;区划一般公益林面积6 866.57 hm2,占公益林地面积的11.47%,占林地面积的3.97%。重点商品林面积49 524.8 hm2,占商品林的43.79%,占林地面积的28.63%;区划一般商品林63 528.13 hm2,占商品林的56.21%,占林地面积的36.76%。
有林地面积153 975.74 hm2,按起源划分,天然林96 818.56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62.88%;人工林面积57 157.18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7.12%。有林地面积按林种划分,经济林占38.49%,防护林占35.62%,用材林占25.28%,特种用途林占0.61%。用材林面积中,工业原料林占2.35%,速生丰产林占5.35%,一般用材林占92.30%。
乔木林面积94 713.02万hm2。按龄组划分,幼龄林占22.89%,中龄林占25.20%,近熟林占25.76%,成熟林占24.67%,过熟林占1.48%。乔木林面积中,面积比例排名前5位的树种为落叶松、栎树、油松、桦树和杨树。其中,落叶松占33.39%,栎树占33.01%,油松占12.45%,桦树占2.96%,杨树占2.56%。
乔木林蓄积量88.59 m3·hm-2,平均郁闭度0.7,密度1 712株·hm-2,平均胸径为14.9 cm。按树高等级划分,平均树高不足5.0 m的林分面积占12.66%,平均树高5.0~9.9 m的林分面积占16.81%,平均树高10.0~14.9 m的林分面积占47.22%,平均树高15.0~19.9 m的林分面积占20.46%,平均树高20.0 m及以上的占2.85%。
全县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141.36亿元,生态功能等级为Ⅰ级的占10.63%,Ⅱ级的占77.47%,Ⅲ级的占11.45%,Ⅳ级的占0.44%,Ⅴ级的占0.01%。乔木林,自然度Ⅰ(人为干扰影响较小、处于和接近原始状态)的面积占12.1%,自然度Ⅱ的27.5%,自然度Ⅲ的34.1%,自然度Ⅳ的18.0%,自然度Ⅴ的8.3%。
西丰县森林资源结构简单,多为单层林。森林多种综合效益受林分结构影响较大,异龄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的复层林结构林地生产力高,而单层林、纯林有所不及[2]。西丰县森林整体质量不高,抗病虫害能力较弱[3]。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立地条件优良的乡镇森林资源丰富,立地条件较差的乡镇森林资源贫乏[4]。森林按面积划分主要集中在合隆乡、营厂乡、房木镇;按蓄积主要分布在合隆乡、房木镇、郜家店镇等乡镇。
各级林业部门发挥好行业管理职能作用,按照国家、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编制森林经营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落实西丰县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执行责任和营林生产活动的监管责任,做好本辖区规划,与省级和全国规划战略布局、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衔接[5]。发展改革、财政部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共同推进森林经营工作。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树立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着力提升森林经营科技水平。参照省里修订全县造林、中幼龄林抚育、森林经营等方面技术标准和规程,制定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从经营成效上区分经营等级,探索建立优质营林标准制度,推动从规模化抚育向集约经营转变。
参考国家、省级示范项目的优秀制度、方法、理念,落实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保证各级林业部门编制方案的科学性。科学有效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严格目标责任制,统筹规划,既要保证森林总量,也要保证森林质量。
推进森林经营相关重点工程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施工,推行项目招投标管理、契约式管理、全周期管理和工程监理制、报账制,实施投资预算编制、工程成本效益核算、成效监测评价等管理[6]。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组织,采取投工投劳、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自营,广泛吸纳林场职工、林农承担更新造林、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任务,稳定森林经营队伍。加大推广使用便携式森林抚育设备等林业机械,逐步提高整地、造林、割灌、修枝、间伐等营林生产机械化水平。
加强森林经营技术数据处理自动化、模型化,提高数据观测采集、存储分析和数据传输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森林经营电子台账和数据库,健全森林经营档案管理制度,建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业务运行系统和成效监测评价体系,推进实现更新造林、森林抚育、采伐收获等经营活动的决策智能化、设计地块化、作业精细化、成效监测精准化。
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网络、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型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林生产“管重于造,三分造,七分管”的思想及各地营林生产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增强森林经营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工程造林示范基地、森林经营样板基地、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示范林场建设。
目前基层林业部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可以仿照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的办法,派若干名技术骨干去省里参加培训,回来开展乡镇林业站、林场集中培训;可以不定期组织各林场、乡镇林业工作人员考试、竞赛,择优定向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