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艳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疯狂肆虐严重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疫情发生以来,为有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精准施策,集中统一指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关乎生死的战争中,全国人民厚植家国情怀,涌现出了众多舍小为大、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共同抗“疫”充分彰显和诠释了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汇聚起了强大的战役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并号召:“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1]家国情怀自西周到今天,是一代代华夏儿女在中国漫长辉煌历史长河中经过共同生活实践而积淀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家国情怀源于“家国一体”思想,体现了由家到国的层进关系,强调将个人发展、家庭和谐与国家民族的稳定相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家国情怀蕴含的时代主题不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传统社会家国情怀的主题;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是近代社会家国情怀的主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主题。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2]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故乡、国家、世界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实质是人类情怀、家国同构、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是其生命力所在。作为民族精神重要元素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子孙产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伦理基础,是举国上下和衷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重要精神支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民家国情怀的一次洗礼,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国人用行动步步彰显和弘扬家国情怀。
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民主的统一,是新型的国家。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认同是公民对自己所属国家的认知以及对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等要素的情感和评价。中华民族在危机深重的时刻,基于政治、命运和利益共同体广泛爆发出“中华民族意识”共鸣,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科学布控、精准救治,出台系列“硬核”防控措施,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达湖北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时召开最高层决策会议,树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目标和决心;中央指导组赴疫情中心督战指挥,实施全国一盘棋,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鼎力相助、火线驰援;果断决策暂时关闭武汉对外通道,及时调整湖北省、武汉市党政领导班子;全国联动,整合调动资源,保障生活物资供给;公开透明,加强舆论引导,实时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疫情中,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筑牢生命最坚防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用震撼世界的中国速度、中国力度、中国温度摩擦出中华大地不竭抗疫动力。经过艰苦努力,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局部稳定,全国疫情呈现下降趋势,多地新确诊病例连续零增长,武汉方舱医院也于3月10日全部休舱,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广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4]。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凸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丰富经验,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重大灾难面前经得住考验,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疫情阴影笼罩全世界时,中国深知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中国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始终秉持和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动寻求国际合作,不遗余力地分享经验,加强研究合作,向他国伸出援助之手,希望全世界守望相助,共同打赢疫情,为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在疫情面前,见证了伟大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强化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彰显了民族团结的力量,更加坚定了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念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一脉相承、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党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不变灵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清泉细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来,从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中来,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兼程、铿锵前行。生命重于泰山,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勇于责任作为,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制胜密码。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期,无数战斗“英雄”弘扬家国情怀,以坚毅共克时艰,排除万难、主动履职、逆向而行、义无反顾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勇于责任作为,把直面挑战的果敢撰写在自己平凡的世界上,筑牢守卫万家灯火的安全防线。
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英勇无私,在古稀之年挂帅出征,迎难而上,与时间赛跑,率领自己的科研团队齐聚湖北。“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火速支援湖北,尽管沉重的压力使他们疲惫不堪、心力憔悴,但他们冒着生命的代价,用医者仁心筑牢屏障,顶着惊涛骇浪,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为湖北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深夜灯火通明的指挥部,在事无巨细的社区、乡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优良传统,用坚强党性筑起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把责任扛起来、把标杆竖起来,勇于作为,冲在一线,战在一线,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在防疫中献出了生命,但他们步伐更加坚定,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线,诠释初心和使命,抒写家国情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自古以来,民本思想就广为弘扬和传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伟大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为民情怀,是一个立场问题、利益问题和感情问题,是解决“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的几个字,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家国、躬身为民,透出浓浓的为民情怀和对人民群众深沉的大爱。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扬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精华,延续了党的历代领导人为民利民的思想情怀,既来源于红色革命家庭家风的濡染,又来源于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工作历练,凝结了个人成长发展的经历。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要弘扬家国情怀,涵养真挚的为民情怀,就要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固确立人民是天、人民是地、人民是父母的思想,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思,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敬民、忧民、亲民、惠民,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在防疫这场残酷的斗争中,人民群众是主体和决定性力量。国家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统一指挥、协调、调度,高效整合资源,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赓续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彰显出了共产党人鞠躬尽瘁真服务、一心一意皆为民的思想情怀,形成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成为人民群众的守护者、主心骨。在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是孤岛,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为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支持国家决策,居家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串门、不聚会,真正做到“管好自家人、守好自家门”,人人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先愈帮后愈,把爱来传递”,治愈出院的康复者积极自愿捐献合格血浆,以期帮助更多人尽快康复,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回报感恩社会。在这场关乎生死的战斗中,对人民负责,做为民奔走的“操心人”,全力发动群众、紧密依靠群众、有序组织群众是打赢防疫阻击战的最大支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首振奋人心的《国家》唱出了14亿中国人的心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和细胞,国是家的延伸和汇集,国是千千万万个家的情怀的聚集,有国才有家,国家稳定繁荣了才有小家的安康和谐,国泰才能民安。弘扬家国情怀,就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自觉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中国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有着绵长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深情。孔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的忧患哲学,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之叹,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豪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抱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宁死不屈,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凛然正气,都有力诠释了家国情怀的内在核心思想,这些有识之士忧国家、忧天下的家国情怀谱写的壮丽篇章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每当国与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牺牲小利成就大义,舍小家为大家、先国家后个人的奉献担当和家国情怀,是许许多多炎黄子孙义无反顾的选择。
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救援队、突击队和生力军替我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84岁的医学界泰斗钟南山义无反顾冲向武汉防疫最前线,在北京和武汉之间来回穿梭,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讲真话,成为全国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和定海神针。李文亮医生在疫情最初,率先迅速吹响疫情防控的警哨,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勇敢行为令人肃然起敬,一直坚持在一线的他用自己的生病抗击疫情,不幸离世,令世人惋惜。日夜兼程抢建“两山”医院的施工建设者们不眠不休、与时间赛跑,全天候施工,让国人为这些朴实善良的逆行者感叹。无数公安民警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冲锋前线、风餐露宿,为万家团圆为城市的安宁祥和保驾护航。其他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面对疫情不退缩、不畏险阻、顽强拼搏、一心抗疫,舍弃家人团聚,履行义务善始善终,主动承担各种疫情防控任务,他们是父亲母亲,亦或是妻子丈夫,亦或是儿子女儿,但在抗疫的战场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他们展现出的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值得我们敬仰。
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砥砺人心的家国情怀教育课,让人们亲身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磅礴伟力。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没有国家的完整和繁荣富强,便不会有小家的周全和幸福美满。新时代家国情怀蕴含了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奋斗者,要用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眼界,清醒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认清中国的历史方位,涵养家国情怀,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砥砺奋斗之中,与国家民族命运同气相求、同频共振,用拼劲、闯劲、韧劲谱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