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晓 菲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00)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1]作为经典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无论在作品的构思、人物塑造、主题意蕴等方面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精神,体现着民族性格心理,同时也传达出对美好品德、情感的赞颂,对不正确不道德思想行为的批判。其中饱含的真情、正气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滋养,影响着一代代读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价值,亦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
“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最激励人心的文化精神就是它们所体现出的眼观天下、济世利民的情怀。
《三国演义》开篇便展现了东汉末年的浊世景象:宦官擅权,朝政日非,乃至生民涂炭,响马蜂起。作品以蜀汉为中心,在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极富寓意。刘、关、张三人秉着大丈夫应为国家出力的思想,走到了一起。桃园结义时,立下了“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3]的誓言,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之后,刘备历经磨难,始终未忘誓言,一生仁德及人,爱民如子,与民同甘共苦,宁愿冒被俘的危险也不愿舍弃随行百姓。他胸怀兴复汉室的大志,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延请孔明,亦是希望能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核心人物诸葛亮同样以“修己以安百姓”为己任。他虽隐居山林,却时时关注国运民生。当刘备以“先生不出,如苍生何!”[4]涕泣陈请时,他毅然出山。为兴复汉室,“上报君恩,下救民命”,他竭忠尽智、呕心沥血。甚至死后,其灵魂还念念不忘百姓,托梦钟会“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后,万勿妄杀生灵!”[5]。正是这种济世利民的精神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故长久以来倍受读者的喜爱。
《水浒传》以宋徽宗时期为背景,当时朝政由奸臣贪官把持,政治黑暗腐败,朝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以宋江为首的英雄好汉们以“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6]为旨归。他们“用戒刀杀尽不平人”,是为了惩恶除暴,劫富济贫。由于“乱自上作”,他们被逼上梁山,啸聚水浒,与朝廷对抗,同样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替天行道。而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这些英雄好汉又毅然征辽,为消除边患,不遗余力,再次体现出为国为民舍身取义、救亡图存的精神。
《西游记》虽是一部以取经故事为框架的作品,同样展现了“济世利民”的思想。如来佛让唐僧取经的缘由即在于大唐所属的南赡部洲乃是“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之所,所以唐僧西天求取“大乘经”,目的为的是“普济众生”。这样取经就成为追求真理的象征,成为为民众谋利益的事业。正是这种信仰和使命感,使得取经队伍百折不挠、义无反顾。
《红楼梦》同样体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以贾府为缩影的封建社会充斥着污浊、丑恶、虚伪,在“男尊女卑”的观念下,众多有才华、有品性、有抱负的女子一步步被打进“悲剧”的深渊。“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呈现的就是封建社会众多女性的人生命运写照。核心人物贾宝玉以“护花使者”“诸艳之贯”的身份真诚地欣赏、爱护、尊重着集真、善、美、才于一身的众女儿们,以昭告天下“万不可因我之不肖”“一并使其泯灭也”。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通过故事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共同传达出了济世利民的思想观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心声,同时亦彰显了兼善天下、勇于担当的中华民族精神。此外,四部经典小说在文化精神上又具有各自鲜明的内涵和特质,这些内容在今天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
“忠义”可以说是《三国》《水浒》这两部作品展现出的核心精神,受时代的局限,虽然其中不乏有一定的狭隘成分,但从主导方面而言,它强调了把忠君和忠于国家、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
汉末皇权崩溃,三国争战。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不是以阵营,而是以“忠义”这一民族精神作为尺度来臧否人物。前文提到的刘备、诸葛亮以生命践行初心,“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即是曹操,其前半生也是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己任,冒险刺杀董卓,失败后又返回家乡组织义兵,以“忠义”号召各路诸侯对董卓群起讨伐。此外像赵云先后舍弃主公袁绍、公孙瓒,即在于他们“无忠君救民之心”。他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不是出于个人恩义,而是出于报国救民。他反对刘备伐吴,认为“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7],足见其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样,曹操集团的徐晃,素与关羽交契深厚,颇为相知。但其在樊城与关羽作战时,却命部下速取关羽首级,同样是因为“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8]周瑜对东吴亦是忠心耿耿,即使身负重伤,也不下战场,不愿因己“而废国家大事”。另外,在《三国演义》中,用来衡量人物的另一重要标准就是“义”。其中既有与“忠”连在一起,常被称为的“春秋大义”,如上面所说的赵云即是如此;又有讲信义、重然诺、感恩遇,为民众所崇尚的“义”。如刘备宁死不做背义之事,一再拒绝接受徐州,反复向陶谦强调自己救徐州是“为义也”。尤其是关羽形象,在许田射猎活动中,正是出于忠义之气,他提刀要斩曹操。从第25回至27回,作者连用三回的篇幅写他于屯土山约三事,直至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以及斩蔡阳、古城会等等,通过一系列行动着力突出他忠于桃园盟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气。甚至“华容道释曹操”也是为民众所欣赏的“感恩遇”“酬知己”的义举,本质上来说是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与温情。总之,《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恪守“忠义”的道德规范,所颂扬的英雄都具有“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精神品格。
“忠义”同样是《水浒传》的思想核心。《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小说在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中写到的第一个水浒英雄王进在受到奸臣高俅的逼迫时,首先想到的是去延安府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去镇守边庭,因为“那里是用人去处”。紧接着史进与师父王进一样,也想去边庭立功。可见,小说在开篇便定下了“忠义”的基调,体现出希翼为国家效力的爱国精神。
作者尤其通过核心人物宋江来展现这一“忠义”精神。宋江因为“义”杀了阎婆惜,但他绝无叛逆朝廷之心。所以宋江逃到孔家庄,与避难的武松相遇时,反复地向武松表明心迹。他积极地鼓励武松能劝说鲁智深、杨志等“归顺朝廷”,目的是“去边上一枪一刀”,抗击倭寇、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后来,宋江在梦中遇见九天玄女,被授予“全忠仗义”“辅国安民”之类的法旨,还有“外夷及內寇,几处建奇功”之类的天言,再次通过浪漫的艺术手法强调了这一思想。宋江在梁山坐上第一把交椅后,即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并率众宣誓大家同心合意,一同替天行道。在重阳佳节,宋江所作《满江红》一词,再次表达了“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的愿望。在宋江看来,对内除却奸邪,对外打败敌虏,就是“报国”,要实现此,他想到的就是“招安”。因此,宋江正是以反对贪官为手段,以“招安”作为实现“保民安国”的途径,以此表达其对国家、对朝廷的绝对忠诚。所以他权借梁山泊,与贪官污吏作斗争,又在梁山义军节节胜利之时,接受招安,都是“忠义”的表现。之后,在边关吃紧,国家遭受危难之时,宋江临危受命,带领梁山英雄征辽,经艰苦奋战,攻下两座大城。辽国派人前来说降,对宋江许以高官厚禄,小说再次展现出他坚定的爱国之志。可惜在形势大好之时,蔡京等奸臣再次因贪误国,令宋江扼腕长叹“平虏保民安国”的远大目标未能实现。宋江还带领梁山义军征方腊,“百姓都被方腊残害不过,怨气冲天”“听得宋军入城,尽出来助战”[9],显然小说中的方腊不等同于真实历史中的方腊,因而再次体现了宋江诸人的忠义之举。可惜,“全仗忠义”的梁山英雄最终被这个“不忠不义”的社会所吞噬。《水浒传》通过“忠义”的悲歌批判了“不道义”的现实社会。
总观《三国》《水浒》两部作品,其中的主要人物无不体现出在扰攘不安的时代,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国家利益中,展现了为国为民的“忠义”精神,而这种精神既是这些人物形象感人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西游记》虽是一部以宗教故事为框架的神魔小说,但处于小说中心地位的不是神佛,而是孙悟空。《西游记》可以说是孙悟空的英雄史、奋斗史。
在取经之前,孙悟空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而奋斗。从石猴孕育出生,在花果山时,他便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当想到还要受生死的限制,便忧恼万分。于是他漂洋过海,拜师学道。学成归来,先是闯龙宫,获得如意金箍棒,尔后打到阴司,将生死簿上的猴属名字一概勾除,向阎王宣告“今番不伏你管了”。由此猴属们摆脱了生命短促的威胁,得以与天地山川齐寿。正因为孙悟空有无穷的本领,所以他接受了天庭封官,希望能平等对待,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两次大闹天宫的直接原因就是玉帝的藐视和欺骗,这对追求自由平等,渴望一展本领的悟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正如他对如来所言,“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所以他凭借着个人的能力与天斗、与地斗、与神佛斗,展现了强烈的奋斗精神。
孙悟空不但追求个人自由,同样希望人人都能自由。于是,他心甘情愿地肩负着协助唐僧西天取经的使命,目的就是为了普度众生。因此,西天取经的过程也就是孙悟空为追求众生利益而不断奋斗、进取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翻山越岭,擒魔捉怪,吃尽千辛万苦,排除重重困难,从不畏惧,哪怕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得昏了过去,被金角银角大王搬来的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在狮驼山被妖怪捉进阴阳二气瓶几乎丧命的情况下,也从不退缩,始终顽强奋斗,最后取得真经,孙悟空也因此被封为“斗战胜佛”。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一形象,不但体现出追求自由、平等、理想的精神,同时也表明只有不断地顽强奋斗、进取,实现理想,才能获得自由的文化精神内涵。
《红楼梦》第一回中即明确地阐明该书是“大旨谈情”的,脂砚斋称它为“一篇尽情文字”[10],由此《红楼梦》主要的文化精神便是“情”[11],集中体现这一精神的就是主人公贾宝玉,脂砚斋称他为“绝世情痴”。
第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就是建立在“情”的基础上。二人相互了解,志趣相投,思想一致。林黛玉从不劝宝玉立身扬名,走仕途经济,从不说那些“混账话”。宝玉亦理解黛玉的痛苦,更尊重她的人格。黛玉重情,宝钗守礼,围绕着“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宝玉重情不重礼,凸显出对“情”的执着追求和专一,正如他所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第二,在作为总纲的《红楼梦》第五回中,作者即通过警幻仙子之口说出了宝玉的性格特质“汝尔则天分中生出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此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对于“意淫”,脂砚斋在批语中有解释,“按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体贴二字,故曰意淫。”鲁迅先生也曾对此加以总结,他说宝玉是“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所以体贴、尊重、关爱女性可以说是“情痴”宝玉的核心特点。如他怕黛玉才吃了饭便睡觉睡出病来,就为她讲笑话解闷;见湘云睡觉不老实,露出膀子,就替她轻轻盖上被子;替贾琏夫妇向挨打的平儿道歉,并给她梳妆,叹其命薄而洒然泪下;同情香菱遭遇,见其石榴裙脏了,便热心解围;为彩云“瞒赃”,为藕官“担责”,不顾自己淋雨,反而提醒龄官注意避雨……事例举不胜举。此外,正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爱博”,宝玉对自然万物也是一片“痴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看见落花,“恐怕脚步践踏了”,便将其抖在池内,并和黛玉一起葬花。脂砚斋曾做批语道;“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即指出宝玉体贴、关爱自然万物的博爱之情。
由此,《红楼梦》中的“情”,既包含思想志趣相符的男女相爱之情,也包含对人对物尤其对男尊女卑社会中众多女性的平等、尊重、爱护之情。而《红楼梦》的大悲剧即在于“情痴”的宝玉、黛玉以及大观园这个理想的有情世界最终被“无情”的现实社会所毁灭,由此达到对现实的强烈批判[12]。曹雪芹正是通过《红楼梦》展现了对“情”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把“情”作为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在当下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而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予以剖析、诠释,做到古为今用,使读者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消除其中的封建糟粕,在学习和品读经典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