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力
2020年春节期间,没有了以往走亲访友的热闹。不论是传统过年的上山祈福,还是春节全家旅行都消失了,甚至连社区门口、村镇路口都被限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全国性的话题,异常安静的春节氛围带来的是不平静的思绪,中国旅游业蒙上疫情阴霾。
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在业界看来,此次“疫情”给我国的旅游业按下了“暂停键”,给全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疫情发生在春节长假期间,这本该是一年中旅游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因而,疫情对整个旅游全行业而言,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按照去年同期旅游收入的5139亿元测算,今年的损失至少在5000亿元。”北京法学会旅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张云耀说。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也表示,疫情暴发后,整个旅游行业都将受到“断崖式”重创,保守估计,三分之一的年度消费总量将会直接消失。他进一步指出,旅游业中的酒店、景区、餐厅、导游、航空公司是受损失最大的群体,纯平台和纯中介旅游企业受到的损失相对小一些。
这项数据意味着什么?20 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达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这令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6万亿元规模,占GDP 总量的11%。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业已经成为GDP 增长“保6时代”的重要增长点。
受访专家均表示,旅游最主要的特点是人员跨区域流动,但“疫情”防控的重点则是不聚集、不流动,因此,要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是首当其冲的。相较于局部社会动荡或自然灾害、特定季节性影响等因素,传染性疾病对于整个旅游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对此,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成英文倍感忧虑。他认为,这次“疫情”对游客而言,只是需求的暂时压抑,但对旅游企业来说,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就旅游业而言,正常年份的春节假期是年度旅游高峰期,而今年无论是旅行社、还是酒店、景区、OTA,经营业务突然降到了冰点,现金断流或许会给一部分企业带来经营和生存危机。”
近年来,旅游领域的投资较为活跃,很多企业都纷纷向旅游行业投资,但突然降临的疫情,让投资者会更加谨慎地考虑长期的投资方向。
除了经济收益受到影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旅游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斌还补充道,企业破产或长期停滞可能导致人员流失,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旅游业复兴、发展都需要的骨干人才、中坚力量流失。倘若这部分人在“疫情”中离开了旅游业,那对整个旅游事业而言都是非常巨大的打击。
此次“疫情”相比17年 前 的“非典”,有一些相似之处。据“非典”时期的经验来看,第二产业可能在“疫情”结束后迅速恢复,第三产业的恢复相比第二产业恢复的时间较慢。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未知病毒有恐惧心理,在“疫情”消失一段时间后,才渐渐恢复原本的生活方式。
不过,正因为有曾经的经历,所以一切困难都不那么可怕。张云耀认为,全国院校统一推迟开学,娱乐、集会等活动基本取消等措施,正是背后整个国家疫情防控体系的成长底蕴。
经验、教训总结梳理沉淀下来,成为了整个中国旅游业的智慧之源。“从2003年的‘非典’到今年的‘疫情’,我们已经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游客‘退改赔’的法律指引、保证金的临时退赔等措施,都在积极实施。”杨彦锋称。
“旅游业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洗礼,目前国家层面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机制较为健全,在实践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广举例说,除了2007年发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近年来,旅游业也陆续出台了类似《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上述谈到的应急应对机制在此次“疫情”中,效果显著。全国各行各业的协调联动、各省市的应急应对、全国人民的支持配合,都得以充分体现。目前,各地旅游部门也有一套自身的应急预案,基本上也能解决问题。
业界普遍认为,由于“疫情”与“非典”对旅游业的影响相似,但细节往往容易被忽略。目前,绝大多数舆论对旅游业半年之后的态势抱有乐观判断,历史车轮必定是循环往复,而又上升发展的,旅游业也是如此。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未雨绸缪并不晚。
专家认为,“疫情”结束后,首先需要恢复的是信心。一方面,通过向旅游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恢复民众游客的旅游安全感;另一方面,各方面给予旅游行业以支持和包容,以使得投资者和从业者对旅游行业保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企业人多面广,涉及的配套行业多、企业类型多。其中每个行业的问题又不一样,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面对的困难也不尽相同。在促进疫情过后的旅游经济重建的具体应对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胡斌提出,旅游业没有特殊的传染性疫情应对机制。“事实上,旅游业涵盖多面性,范围很广,疫情应对起来各不相同,要有统一的做法也不可能。”
此外,在市场调节方面,成英文建议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只要市场需求重新启动,相应的旅游经济体系就能恢复运转。目前,文化和旅游部门已经退回了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使一些企业得以解除燃眉之急。税务部门还可以考虑研究出台疫情期间的税收减免政策,金融部门可以考虑出台对旅游企业的金融政策。”
从政府组织方面,张云耀特别强调旅游经济重建的多样化、个性化政策的重要性,要做到精准救市,避免类似“非典”之后的统一扶持政策,不造成行业间、企业间不平衡现象。因此,在政府部门主导下,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搭建起两者与企业、从事人员之间的互动机制。
在金融流通方面,李广则指出,由于“疫情”的影响,旅游团队退订、业务的停滞导致旅游企业面临严重的现金流的压力,需要金融机构给予旅游企业以金融支持。
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增速同比位居全球前列,约10%为出境旅行。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
巨大的人员流通,使得此次疫情所带来的国际影响也是巨大的。
张云耀提及,2003年“非典”过后,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该指南从危机发生前、危机出现时、危机后行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至今,该指南仍有诸多实际借鉴意义。
李广认为,在国际协作应对方面,目前旅游业相关机制还较为欠缺,并未形成行业统一的对外行动,导致无法形成合力。“这与我们做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还需要在国内的旅游企业在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带领下,形成统一的工作机制,发挥全行业的力量。”
当站在经济角度看“疫情”时,如何定位旅游业的风险,则需要更加广阔的视野。
业内人士表示,旅游企业经营本身面临着诸多风险,受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影响巨大,旅游业具有经营季节性、风险敏感性、自身的脆弱性等特点。
张云耀认为,客观上,我国旅游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结构性上。比如,旅游供给侧与需求侧匹配度不高,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日益激增的当下,还有不少旅游景区长期亏损;传统旅行社普遍存在自身弱小、产品同质、收益不高的问题;住宿业也遭遇投资门槛高、成本压力大、回收周期长等经营风险。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清醒认识,并乐观举步向前,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此次疫情也从侧面表明,疫情预警稍显欠缺,无论是企业还是旅游者都缺乏准备,导致旅游经营活动和旅游消费“硬着陆”。缺乏缓冲,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纠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仅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标,还远远不够。旅游产品的非刚需、替代性强等特点,也是世界性难题。旅游自身如何更深地嵌入社会民生,也是诸多专家关注的重点。
对此,胡斌指出,抛开“疫情”问题,加强中国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要以旅游为中心构建两个闭环:一个是产业闭环,一个是民生闭环。前者需要完善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完善旅游业保险制度,加强对旅游业的投入,尤其是人才支持体系的投入。后者则需要保障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权利、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立足点,设立旅游企业扶持基金,确保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既带动就业,又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才能创建出更多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