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迹图》:世界最杰出的“画方”石刻图

2020-02-27 09:06:24刘家信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0年1期
关键词:州郡北流沈括

◎ 刘家信

《禹迹图》,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刻于《华夷图》(中国最早的亚洲石刻图,刻于 公元1136 年农历十月初一)同一石碑的反面,图面80.5 厘米×78.5 厘米,图上方偏左刻有文字,注明了图名 :“禹迹图,每方折地百里,禹贡山川名,古今州郡名,古今山水地名,阜昌七年四月刻石。”该图比例尺约1∶500 万,古今名称并注,于公元1136 年刻石,定向上北下南。

《禹迹图》范围为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内容侧重水系,绘制河流约80 条,并压河道符号注河名,湖泊名称6 个,在山脉和州郡位置注出名称,未绘位置符号。图上约有地名380 个,山脉名70 多个。名称注记为南北向竖排,单字州郡名只注一字,如耀州,只注“耀”。

禹迹图(北宋·阜昌)

《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计里画方图,横71 方,竖73 方,共5113 方,正方形边1.11 厘米,数学精度很高,各要素表示和今实测编绘图相差无几。图上海岸线走向比较准确,长江、黄河、汉水、沅水、湘水、珠江等大水系曲折流势与今相近;太湖、洞庭湖、巢湖等位置准确,河流线条刻绘得清秀光滑,上细下粗,变化自然。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评论说:“无论是谁把这幅地图拿来和同时代的欧洲宗教寰宇图比较一下,都会由于中国地理学当时大大超过西方制图学而感到惊讶……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

不过,《禹迹图》有几处错误,比如,以积石山为黄河发源地,以岷江源头为长江发源地,可能受到《尚书·禹贡》“导河积石”“岷山导江”的错误影响。

据曹婉如考证:《禹迹图》上黄河入海口在今河北省,而黄河是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 年)才改道河北省入海的;图上府、州名,颍水上游的颍昌府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建置。故《禹迹图》的绘制不会早于公元1080年。镇江《禹迹图》和西安《禹迹图》完全一致,而前者刻有“元符三年正月依长安本刊”;西安《禹迹图》上无元符三年后建置的府州名,说明该图绘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前。此外,黄河于嘉祐五年(公元1060 年)在今大名附近决出一股,分为北、东两支,而北流于元丰四年四月前和绍圣元年十月至元符二年六月曾有封闭期,《禹迹图》上的黄河下游有北流路线,说明《禹迹图》绘制时间不会在北流封闭期。据此,《禹迹图》绘制时间不迟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 年)。又据考证,《禹迹图》系沈括在陕北任职时所绘。据上述,《禹迹图》应绘于公元1080 ~1082 年。

沈括(公元1031 ~1095 年),杭州人,北宋卓越的科学家、政治家,于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 年)五月到元丰五年九月在陕北任延州(治今延安)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根据《禹迹图》绘制时间和沈括在陕北从事军事、地理调查绘制地图时间基本一致,沈括在《长兴集》中有关其编绘地图的论述与《禹迹图》的特点吻合,沈括晚年居住的镇江有依长安本刊的石刻《禹迹图》,可能是沈括带去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认为,《禹迹图》原图由沈括在陕西绘制。曹婉如1980 年所著《论沈括在地图学方面的贡献》中,也认为《禹迹图》由沈括绘制。

猜你喜欢
州郡北流沈括
林白的北流书写及其价值
当代文坛(2022年4期)2022-07-06 05:17:19
沈括
沈括的登山包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9:02
赵佗与北流“铜山”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8
沈括与《梦溪笔谈》
北流河故事
西江月(2018年5期)2018-06-08 05:47:36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中国三峡(2016年9期)2017-01-15 13:59:38
北流话和玉林话语音的主要差异
唐代刺史的任期与特点
中州学刊(2009年4期)2009-09-01 03: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