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盖(中共启东市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最要紧的是防止松懈、防止滑坡。各地区各部门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因,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村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充分发挥其政治、组织、领头羊优势,才能扛起脱贫重担。
为深入了解村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以N市村党组织为例,选取了8 个镇,20 个行政村作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深入调研。
(1)组织生活不够深入,形式单一。多数贫困村党组织虽然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会议及活动多数流于形式。虽每月能开一次党员大会,但内容空洞乏味,形式单一,多数党员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烦心理。
(2)集体经济薄弱,工作底气不足。对于大部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部分医药费无法报销的贫困户而言,村干部提供不了经济上实质性帮助,缺乏有效方法带动“穷人、贫困户”脱贫,部分党组织干部感到无能为力、信心不足。每年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支付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的工资和村“两委”工作日常性支出后所剩无几,无法满足群众提出的道路维护、文体设施建设、知识技能培训、帮扶贫困户等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3)村党组织后备人才不足。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绝大部分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经商,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这导致村党组织后备干部人数少、质量不高、结构不优、储备不足,部分出现了人才断层。
(1)基本组织职能设置不科学。据调研,N 市里有40 多项工作下沉到各村进行落实,而村级机构行政级别小、钱少、人少,调研中发现存在部分工作接不住,难落实的情况。村级工作是国家政策连接村民的第一线,战斗的最前沿,但其目前的基本组织设置满足不了现代化乡村治理的需求。
(2)村工作考评体系不科学。考核往往注重短期效益,而忽略长远利益。而“短期内出效益”的政绩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扶贫瞄准的偏离[2]。这种短期村工作考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台账问题。村级事务主要分为四大块:计生(妇联、孕检)、安全(企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宣传(文创、文体、创文)、综治(信访、维稳),每一个细分工作都需要有详细的台账记录,部分存在有“台账记录”就表明工作已经落实的情况。二是“一刀切”问题。以环境整治为例,工业村由于外来人口较多,“农贸市场”及生活垃圾较多;而一些渔业村,因为以海上作业为主,基本无生产垃圾。不同的情况,同一套考核标准,有时难以兼顾公平。
(1)村务工作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公开不到位。部分低保户、五保户人员信息公布不及时、不全面;二是对贫困户的民生问题重视度不够。部分村干部针对有些村民、贫困户家中危房改造情况了解不够,关心度不够,不能及时帮助村民解决生活问题。部分乡镇干部不愿意到村里实地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从而无法真正解决“精准扶贫”问题,民生实际得不到解决。
(2)村务工作监管不到位。村务工作监管不到位,村民对村务工作“漠视”。村民之所以对村务工作表现出冷漠与无视,根本原因在于:一是乡里乡亲不好意思监督,当面对村委会公布出的“低保名单”时,虽附有投诉、举报电话,但碍于情面,村民还是不好意思提意见。二是部分村民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认为反映了其作用也不大,从而导致了村务工作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1)低保标准人性化不足
N 市人均收入低于 670 元/月,即有申请低保资格。这个“人均收入”指的是全部收入,而非净收入,这就让“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尤为突出。如留守妇女在家,未进行实质性工作,也算其家庭收入,按最低工资标准2020 元/月算家庭收入。在农村,若无劳动能力进行耕种,土地也不好扭转,统计收入时,也是按1000 元/亩地租收入进行统计,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2)低保金发放激励性不够
低保金的发放方式为补差发放,即“标准- 收入”,促使越劳动,发放的越少情况普遍存在,低保金的长期激励效用无法凸显,其激励作用发挥不充分。有部分贫困户有了“低保金”还能勉强生活,低保金被取消后,又出现了“返贫”现象。
(3)危房改造标准细化程度不够
表现在危房认定的标准方面,C级或D 级危房鉴定方面鉴定有难度。对于房屋的维修、新建方面落实不够。例如,需要贫困户先修好房子、盖好房子,验收合格后,再给资金补助。贫困户本来就很困难,再让其自己“先掏腰包修房、盖房”,难以落实,无法保证房子质量。
(4)长期精准扶贫的力度不够。缺乏动态精准识别、帮扶贫困户的机制。对于困难户的精准扶贫是一项动态的工作,“返贫”现象时常发生。村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的核心和本质是让那些没有劳动能力、智障人员有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一些救助仅为临时,一旦没有这种救济、低保,如遇生大病或长期慢性病还会返贫。
(1)加强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和吸引力。加强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和吸引力。把党建工作与村民日常生活等相融合,提升党建工作的鲜活度和趣味性。村党组织要适时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特色政治教育,日常党性教育,党建工作本土化建设。要贴近民生,做到接地气,把党建工作做到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相互融合。
(2)提升村干部服务水平。一是要提升服务理念。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力度,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带头带领致富的“双带”作用。以党员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增强党员意识、提升产业发展、掌握致富技能等内容开展教育培训。二是要提升服务本领。要经常性地对村干部开展培训,宣传最新脱贫政策,明确脱贫职责,提升村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的能力。积极推动村干部服务观念转变,厘清思路,抓住关键。
(3)加强村党组织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村干部的福利待遇是加强村党组织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变工资每季度或半年一发为每月一发,保障村干部的正常工资收入;另一方面,要把村级主要骨干纳入国家正常编制范围,提升村级工作的吸引力,支持、鼓励、引导村干部终生为村级工作、事务服务,积极发展致富能手成为党员,把党员激励成致富能手,为村党组织提供人员力量,从而全面加强村党组织队伍的能力、实力。
(1)优化村党组织设置。优化村党组织设置,关键是要打通落实好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问题。上级部门既要做好“简政”,也要做好“放权”。理顺行政性事务工作与非行政性事务工作的关系,积极整合党建资源,结合地方实际,通过建立联村党组织、“村企联建”“村协联建”等多种形式,把非行政性业务进行“外包”。依托龙头企业,联合建立党支部,以企带村。通过村协联建,依托生产基地、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落实好非行政性事务工作。积极探索通过撤并行政村方式,实现集聚发展,抱团发展。
(2)构建科学考评体系。做好科学考评。重实效考核,弱“形式”考试。要把考核实际工作成效放在田间地头,放在百姓的实际收入方面,放在百姓的思想境界提升方面,放在百姓的一日三餐方面,放在祖国的大地上,而不是孤零零地记录在“账本里”“台账上”。金账银台不如真抓实干,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要看百姓物质精神文明究竟有没有提高,尤其是贫困户有没有提高,有多少提高,要量化实际成效考核标准。要对扶贫的成效进行动态管理,图片化记录,信息化管理。针对不同经济村发展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分区考核、柔性考核。
(1)精准落实村务工作。要及时公开村务信息,涉及民生利益问题,村党组织必须做到公开透明,接受村民监督,经得起历史考验。要对村民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服务。对村民的生活、家庭、工作、身体等情况,要及时了解,对村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要常挂于心,实施于行,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任务。建立村务工作责任制,由乡镇牵头,明确经济、社会、环境、民生等发展指标,在召开村民大会时,村干部、村党组织公开向村民承诺,保证落实。每月开会,述职谈话,动态管理其落实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应对,有效处理。
(2)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一是要发动群众监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低保户、五保户和建档立卡户、低收入者等建立或落实识别标准、评价标准;二是要提升村民的参政、议政的热情。重大项目、工程,事务与村民利益息息相关,要保障每位村民的合法合理权益,提升村民监督积极性。经济贫困是社会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经济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不仅仅是各种经济要素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社会权利的贫困[3]。公民有效行使监督权,是阻止社会权利贫困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正当诉求。
(1)人性化制定扶贫标准。在低保户标准确立方面,只要人均纯收入(所有收入减去必要硬性开支)低于670 元/月,即可申请办理低保。在低保确立认定过程中,要简化手续,做到精准及时扶贫、救助。第二,给予留守妇女职业救助、经济帮助。给予留守妇女人文关怀,在职业救助上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的机会。
(2)提升脱贫积极性。对于低保金、救助金等发放方式,多做加法,少做减法。取消低保金“标准- 收入”补差发放方式,施行足额发放,确保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者依靠政府“低保金”就能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国家对通过自身努力仍陷入贫困境地的权利主体负有提供物质、文化、服务等利益需求的义务[3]。要让那些没有收入来源的低收入者,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保障其长期脱贫。对于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人,开展相关技能培训,配合技术指导,鼓励开展多种经济方式,增加其收入。人均收入只要没有超过N 市平均收入标准,“不取消”其低保资格。激发低收入者内生动力,实现财富积累。
(3)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N 市辖区内居民“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不仅仅是低保户、五保户、残疾贫困、建档立卡户四类人员有资格申请维修资金或新建住房。对于低收入者、贫困户、孤寡老人,先行保障其房屋安全。针对部分村民无资金问题,可尝试先由村里“托管”,或筹措资金、“垫资”盖保障房。村党员干部要充分动员,做好工程预算,给低收入者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让村民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
精准扶贫工作,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常抓不懈,踏石留印。村党组织是党、政府联系百姓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和政府形象的树立关键也在这“最后一公里”,村党组织需要强化政策落实与服务,村党组织要深入群众,做好扎实调研,加强沟通协调,实事求是,确保扶贫政策的有效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