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瀚扬,吴永胜,曹雨辰,杨雪,王晋康,欧才龙
(1.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2.四川省布拖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布拖 616300)
为助力凉山州深度贫困县的精准脱贫工作,同时为贫困县的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新模式新思路,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肉羊产业技术服务团专家组于2018 年4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间,在深度贫困县布拖县多次开展了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技术指导,了解掌握了布拖县肉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布拖县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1.1 全县肉羊养殖概况 布拖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属亚热带滇北高原气候区,是半农半牧高寒彝族聚居贫困县,全县幅员面积1 685公顷,有耕地2.66万公顷,天然草场7.87 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6.6 万公顷),人工草场1.33 万公顷,传统农作物为玉米、荞麦、燕麦等,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
1.2 品种资源及分布 目前布拖县羊的主要品种为布拖黑绵羊、凉山半细毛羊、黑山羊、南江黄羊。布拖黑绵羊主要集中分布在峨里坪乡、瓦都乡、采哈乡等10 多个乡镇,凉山半细毛羊主要分布于布拖、拖觉、西溪河等12个乡镇。
1.3 饲养规模 2018 年全县羊存栏27.12 万只,其中黑绵羊20.8 万只,山羊3.24 万只。出栏10.63万只,肉类产量1 400吨,产值1.12亿元。
1.4 生产方式 目前全县肉羊养殖户以散养放牧为主,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农牧民缺少种草养畜以及补饲精料的意识,加之布拖县海拔较高,冬春季节肉羊掉膘及死亡现象频发。
1.5 经营模式 目前布拖县肉羊产业还在起步阶段,大多是通过贩子和农民在市场进行自主交易,产业附加值较低。
2.1 肉羊养殖水平低,畜牧科技示范推广任重道远 布拖县境内海拔多在2 000 米以上,以海拔1 000~4 000米的山地地貌为主,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地方财政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有限,加之广大彝族群众经济条件较差,在肉羊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种羊引进、杂交改良等工作方面没有投入专门资金,导致布拖县肉羊养殖停滞在半舍饲、甚至全放牧阶段,饲养环境差,管理水平低,卫生防疫和消毒设施不健全,粪污处理方式原始。同时牧民科学养殖意识薄弱,尚未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模式,肉羊商品率低,经济效益较差,严重影响了布拖县肉羊产业的发展。
2.2 优势品种资源利用不足,选育改良缺乏统一规划部署 凉山半细毛羊是在本地条件下历经几十年持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但近年来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纯种群体数量出现下滑趋势,群体均一度及种羊质量有所降低,老百姓养殖积极性不高,品种品牌未得到充分挖掘。布拖黑绵羊作为地方特色优势品种,选育复壮进展缓慢,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优质种羊供应能力不足,选育研究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全县引入外地优良羊品种较多,如简州大耳羊、美姑山羊等均是非常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在肉羊改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部署,杂交利用效果比较混乱,加上私自引种较频繁,影响和阻碍了区域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特色产业打造。
2.3 产业规模组织化程度低,加工物流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布拖县畜牧业主要沿袭传统、粗放经营,绝大多数养羊户的饲养模式都是小而散,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应用滞后已成为全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广大农牧民市场意识不强,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且分散,产品销售零散、议价空间狭小。全县肉羊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链体系尚未健全,没有形成龙头企业,无肉羊加工企业,产业链延伸不长,市场竞争力差,生产不成规模,示范带动辐射效果差,致使现在肉羊养殖产品附加值较低,制约了肉羊产业有序可持续发展。
3.1 市场主导,发展地方特色养殖 布拖黑绵羊是布拖县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口感好、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极具开发和发展前景。目前,布拖黑绵羊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市场前景看好,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消费进行生产和调整,应优先发展布拖黑绵羊特色养殖。建立布拖黑绵羊良种繁育基地,夯实黑绵羊产业发展的种源基础,同时结合发展草牧业,以利于迅速扩大养殖规模,把布拖黑绵羊产业培育成布拖县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2 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类施策,优先发展布拖黑绵羊主产区,重点发展示范带,适度发展潜力带,统筹兼顾其他区域产业发展,促进各类区域平衡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科学合理地做好全县肉羊产业发展规划。
3.3 创新驱动,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进一步加强与州畜科所、省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建立布拖肉羊产业专家大院,探索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相结合产业发展新机制,积极争取与布拖黑绵羊相关的科研项目,对肉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羊养殖生产水平,推动布拖黑绵羊选育工作,加强本品种提纯复壮选育、快速育肥、程序化免疫等新技术的研发,助力产业发展。同时以就地培养和外地引进相结合,加强培育研究型和生产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畜牧兽医部门的管理作用,采取定点帮扶、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肉羊生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3.4 加大扶持,培育龙头示范带动 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在沙洛乡、洛古乡、补尔乡等布拖黑绵羊重点发展乡镇建设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多级肉羊产业发展体系。培养和引进羊肉加工企业,积极开发羊肉产品的精深加工。着力打造布拖黑绵羊产业示范带,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布拖黑绵羊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布拖县肉羊养殖产业联盟,打造本地精品,提升肉羊养殖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肉羊产业化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路径,为布拖县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做出应有贡献,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