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李佳琦, 徐娜, 吴诗宝*, 张富华*
(1.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2.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
濒危物种是指由于受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濒临灭绝的物种,由于种群数量下降、密度低,现场调查已很难被发现(蒋志刚,2014)。种群现状通常指动物当前的种群数量、栖息地分布、种群地理分布、受胁因素等状况(胡锦矗,2000)。濒危动物种群现状是制订保护计划的重要依据,然而大多数濒危动物的种群现状知之甚少,以致很难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保护行动计划。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对我国濒危动物种群现状进行评估。
乡土生态学知识(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LEK)一般指当地居民在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如狩猎)时获得的经验性知识(如狩猎方法,猎物的数量、分布及生态学习性等)(Joaetal.,2018),通常能为我们了解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如野生动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Camachoetal.,2016)。问卷调查是利用LEK调查、评估濒危动物种群现状的一种方法,访问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濒危动物过去和现在如栖息地、种群数量变化、分布范围、受胁因素以及种群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数据(Nashetal.,2016),具有快速、方便、经济的特点,且能够弥补野外现场调查无法获得的数据。那些体型较大、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濒危动物,如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中华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梅花鹿Cervusnippon等,更适于进行问卷调查(Ternesetal.,2016)。近年来,基于LEK理念的问卷调查被广泛应用于获取动物种群现状数据的研究,如西班牙东南部的希腊陆龟Testudograeca的种群数量和种群趋势(Anadónetal.,2009)、加州北部海湾的物种丰富趋势(Ainsworth,2011)和加拉帕戈斯群岛海洋保护区6种鲨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Penaherrera-Palmaetal.,2018)等。
中华穿山甲隶属于哺乳纲Mammalia鳞甲目Pholidota,由于过度利用和栖息地丧失,种群数量极度下降,野外已十分罕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CR)等级,引起了全球社会的广泛关注(IUCN,2019),当前迫切需要了解该物种的种群现状以便制定保护方略。本文以该物种为例,基于LEK理念设计出濒危动物种群现状快速评估调查问卷,目的是一方面用于中华穿山甲种群现状快速评估,另一方面为其他濒危动物调查问卷设计提供参考。
基于LEK理念的中华穿山甲种群快速评估调查问卷旨在获得中华穿山甲种群现状快速评估所需要的数据,主要包含地理分布范围、历史变迁及现状、栖息地分布与变化、动物受胁因素、种群数量及变化、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受胁因素、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等。
设计问卷问题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针对种群现状评估所需要的数据来设计问题;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利益,不问及受访者姓名、受访者过去的狩猎行为,以打消受访者的顾虑(Converse & Presser,1986);检测受访者是否具备动物识别能力;设计的问题要通俗易懂,尽量少用专业术语,便于受访者理解(Lietz,2010);根据受访者可能掌握的动物知识设计问题;尽量使用选择题;要能体现出问卷的基本信息,如编号、调查地点等,便于归档收藏和整理。
包括问卷编号、名称、日期、调查地点和调查者姓名,以便在调查完成后对问卷进行整理与核查。
调查者向受访者简要介绍此次调查的目的,但不要向受访者提及敏感性问题,以避免受访者因与濒危动物有直接利益关联而不愿接受问卷调查的情况发生。同时,为了打消受访者存在的某些顾虑(如受访者本身有打猎行为),必须向受访者保证问卷调查的匿名性。
了解访问者与受访者通过良好沟通后的效果,确保受访者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接受调查的,目的在于获得的调查数据真实可信。
运用“迷惑干扰法”对受访者的动物辨别能力进行检测。以我们的问卷为例,九带犰狳Dasypusnovemcinctus、圆鼻巨蜥Varanussalvator和中华穿山甲外貌有相似之处,在进行调查之前把这3种动物照片拿给受访者辨认,看受访者是否能从中认出中华穿山甲。由于动物在不同地方存在不同的俗名,即同物异名。因此,在受访者辨认动物时,应让受访者提供更多有关动物的信息(如食性、生活习性等)。如果受访者能在这几种动物的照片中认出中华穿山甲,说明其具备基本的动物识别能力,可以继续问卷调查;反之,则停止问卷调查。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常居地、居住时间、上山频次等个人信息,放在问卷最后部分而不是开始,目的是为了避免受访者一开始就产生警觉而不愿意配合调查。
放在问卷最后,目的是让受访者补充回答问卷未提及的问题,获得更多意外的有价值的信息,获得更多的动物知识,找到更多的受访者。
问卷核心部分,涉及“地理分布、种群数量、栖息地分布、动物受胁因素、栖息地受胁因素、保护教育、社会经济状况”7个部分,共17个问题(表1)。
表1 问卷中与种群评估有关的问题Table 1 Questions related to population assessment in the questionnaire
了解当前动物的分布状况(包括范围、是否连续分布、有无破碎或缩小等)、具体的分布地点、哪些地方还存在中华穿山甲和哪些地方已经消失。既包含了对中华穿山甲过去和现在实体及其新旧洞穴的分布调查,也包含了对其分布范围变化的调查。实体及洞穴分布相关问题采用表格形式填写,既可以使受访者按照一定规律去回忆相关的LEK,也便于后期数据的分析处理。问题排序应采取由浅入深的顺序,以便受访者能够逐步回忆起有关濒危动物的LEK。分布范围变化及其原因相关内容采用封闭式问题(给定回答选项,让受访者去选择)(Rowley,2014),可使受访者对问题快速地做出反应,同时也方便访问者后期提取数据。
调查中华穿山甲过去和现在被狩猎的程度以及天敌的威胁程度。狩猎问题比较敏感,受访者可能因自身过往行为(如狩猎)惧怕担责而不如实地回答问卷问题,因此狩猎相关问题中不涉及受访者本身有关狩猎的行为。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包含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水、抵御风险、繁衍后代等基本生存条件。调查中华穿山甲偏爱哪些植被类型,以了解其适宜栖息地分布(如人工林、天然林)。
了解中华穿山甲栖息地受威胁的因素有哪些(如砍伐树木、修建水电站和开发房地产等),以及威胁程度。
调查过去和现在中华穿山甲的种群数量动态、发展趋势及数量变化原因(如居民法律意识、政府执法力度等),对当地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进行评估。
保护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中华穿山甲保护策略。调查受访者是否具有中华穿山甲保护意识,当地是否重视该物种的保护。
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基础设施情况、耕地情况、社区产业结构状况和社区家庭收支状况等(戴延强等,2017)。对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如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等)的调查,是为了解受访者的经济活动是否会对中华穿山甲及其栖息地造成影响。
基于LEK理念设计出的濒危动物种群现状快速评估调查问卷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模板
Table 2 Templ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来检测受访者的动物辨别能力十分关键。本问卷通过“迷惑干扰法”设计的与动物识别有关的问题能非常有效地检测受访者的动物识别能力,而受访者准确识别动物,是开展问卷调查的前提条件。
受访者对问卷问题的理解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问卷调查的质量(高普照,2012)。因此,基于受访者文化水平的考虑,问卷问题要设计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便于受访者快速理解问卷问题(万力,2017),我们在设计本问卷问题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本文设计的濒危动物种群现状快速评估问卷可为其他濒危动物提供借鉴,只要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对本问卷加以微调即可用于其他濒危动物种群现状的快速评估。
致谢:感谢中山大学杨立博士、汪巧云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林思亮博士,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周灿英会长对问卷的设计提供了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