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缺憾”产生改变
一、意外的造访
某天午饭后,我来心理咨询室值班,一个男生在门口徘徊。我主动和他打招呼,询问他是否咨询,他欲言又止。我单方面和他约定:“我们明天十二点半在这里见面。”
第二天中午,男生如约而至。通过访谈,我了解到他是正在读八年级的阿信(化名),他一直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而烦恼,他认为班主任经常在各种事情上为难自己。此外,他还表达自己从小就害怕“老师”这个角色。
二、咨询师眼中的阿信
在前几次辅导中,阿信具体讲述了自己和班主任的日常交往,比如迟到时他会偷偷地从后门“溜”进教室,招来班主任的“找茬”。每当这时,阿信对班主任的态度就变得不耐烦,抱怨班主任不能一视同仁。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导致阿信与班主任的关系进入恶性循环。在了解事件具体细节后,我运用情绪ABC理论与阿信进行工作,发现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阿信对班主任持有以偏概全的评价。
另一方面,阿信会恐惧和害怕“老师”这个角色,是因为他之前内化了“老师”这一角色是严肃的、不能理解人的、不可接近的。因此,在和班主任接触时容易自动产生关于“老师”的负性认知。
三、偶然的缺憾,必然的改变
1.初期访谈现问题。
在首次访谈中,我向阿信介绍了心理辅导的保密原则等。我询问阿信对心理辅导的期望,他表达自己想改善与班主任的关系。我们共同商定辅导目标:与班主任交流沟通时不再有厌烦的情绪,能心平气和地沟通。
第二次访谈中,阿信讲述了周一早上迟到的事情:同学们已开始早读,阿信不想因迟到引来同学们的关注,于是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但班主任勃然大怒,当时就批评他“迟到了还走后门是错上加错”。阿信不敢回应,只是在心里默默给班主任记了一笔“黑账”。我一边使用具体化技术了解阿信与班主任的互动过程,一边共情其对班主任的不满和愤怒。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阿信认为班主任就是一个爱“找茬”的人,对自己迟到走后门这件事情不依不饶。
2.敞开心扉溯源头。
经过前两次的会谈,阿信与我逐渐建立起信任、安全的咨訪关系,第三次咨询,阿信开始更主动、更深入地自我表露。他说起小学时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多次不愉快的相处经历,在阿信看来,老师总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每当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候,他都感到不知所措,想要逃离。我逐渐理解了小学的经历让阿信对老师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阿信表面看似冷漠,内心却充满畏惧地跟班主任互动。
第五次咨询恰逢期中考试,所以暂停一次,期中考后又因我个人工作安排暂停了一次咨询。
3.真诚互动促修通。
第五次咨询,我按时来到心理咨询室,发现阿信早已站在门口。打过招呼后他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以为你又放我鸽子了!”我既惊又喜,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对阿信来讲很不容易。在咨询中,我特意和阿信讨论了这件事,询问他的感受,我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引导阿信回顾以往自己与老师互动时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重点谈论了他对老师的“以偏概全”信念的产生以及不良后果。
连续两次的暂停看似是一个遗憾,实际却为阿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提供了机会,也为我们的工作同盟产生质的飞跃提供了可能。
第六次咨询中,我主要寻找阿信与班主任相处过程中的例外情况,通过辩论的形式来动摇阿信的不合理信念,使他全面理解和认识班主任,树立关于班主任的合理信念。我和阿信商定后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每天早晨主动与班主任打招呼,并在迟到时认真解释。
4.告别咨询继续成长。
第七次咨询开始时,我先了解阿信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他反馈每天早晨都和班主任打招呼,但班主任有时候没有回应。我询问他如何看待“班主任不回应”这件事情,思索之后,阿信认为“可能班主任当时忙着其他事情,正在跟另一位同学讲话”“自己打招呼的声音太小了”。通过他的回应,我知道他不再“以偏概全”地看待班主任。阿信还主动表达自己对班主任很少再有负性情绪。最后,在双方共同商定下结束咨询。阿信说:“虽然目前和班主任的相处还不是理想状态,但是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四、咨询反思
辅导关系是心理辅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标达成如何、辅导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关系的建立。在与阿信的工作过程中,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中途两次暂停咨询导致我们的关系出现“危机”,从整个过程来看也是一大“缺憾”。但正因为有了这个“缺憾”的存在,让我和阿信有机会真诚地表达,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使得咨询有了改变的契机。
(南京市弘光中学 刁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