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之浅见

2020-02-26 20:40曲木小林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运算习惯算法

【摘要】运算能力主要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小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算理的理解;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在交流比较中实现算法优化;训练口算能力;重视计算错题;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要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计算教学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及能力,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灵活、合理运用计算方法。因此,运算能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也是一种实用性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计算器、手机等计算工具的普及,运算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当前,很多学生的运算能力出现了弱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算理理解不清、算法掌握不牢、计算速度慢、计算正确率较低、计算习惯不良等。

教师如果只是针对计算枯燥地反复讲、重复练,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师还需关注到以下几点:

1.重视算理的理解

算理就是计算过程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当学生进行了一定的练习后,发现了计算的规律,抽象概括出普遍适用的计算法则,就是算法。

算理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算法侧重于对技能的掌握,为计算提供了快捷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计算的速度。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必须以理解算理为前提。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应借助直观模型促进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加减法时,借助在数线上画一画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等方式探索和理解计算的道理。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借助分小棒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借助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块求积和竖式计算的道理。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借助人民币模型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借助面积模型理解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道理。让学生从直观的操作活动中理解算理,抽象概括出算法,学生才能理解不同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

2.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实现算法的优化

算法多样化不是个体的多样化,而是群体的多样化,是由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的。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课程标准提倡“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算法优化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是学生将自己的算法与他人的算法进行比较后,从中发现差距,从而产生了优化的内在需要。计算的学习不能由老师牵着学生走,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实施算法优化时也要因人而异、因题而异。最优的算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习惯和思维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某一种算法,就强迫学生也喜欢。

3.训练口算能力

口算基础好,可以减少笔算的困难。所以抓好口算教学是学好计算的前提。要提高口算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教师可以在每堂课正式开始上课前,花几分钟进行口算训练。口算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每节课5分钟以内即可。其次,口算训练还要持之以恒。口算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教师要运用多种口算训练形式,增加口算训练的趣味性,例如口算接龙、抢答、设计口算游戏或者开展口算竞赛等,让学生对每堂课的口算训练环节充满兴趣和期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口算能力。

4.重视错题,归纳错因,反复纠错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要教导学生对自己容易出错的题型、模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重新消化。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平时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常犯错的知识点、题型进行归纳整合,在课堂上进行“集体会诊”、重点解析,帮助学生扫清计算上的障碍。

5.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的计算态度、良好的书写习惯并逐步形成验算的习惯

在计算过程中,提示学生认真读题、避免抄错数和看错运算符号、不要忘记进位和退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态度和习惯。

很多学生并未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经常在书写时将数字写错。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正确示范,要求学生在本子上规范书写,教师还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如6与0相比多一条尾巴,7与1相比多一个眉毛,让学生牢记数字的特点。

总之,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验算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对计算进行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借助估算、重算、验算等多种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秀红.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策略之我见[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21)

[2]祝永艳.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应与时俱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7(07)

【作者简介】

曲木小林,任教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典补乡小学校,专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學。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运算习惯算法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有趣的运算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