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2020-02-26 19:14杨军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杨军

【摘要】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因此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一直都是教师的共同追求。小学数学教师应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将数学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找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不仅是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应得到当前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渗透核心素养既能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又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提升。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渗透方式进行探索,希望能够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和设计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这些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关注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为学生之间本身存在着差距,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如对于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教师要能够安排一些相对简单的任务,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安排一些具有深度的知识,要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力。核心素养的渗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合理的进行,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一味地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要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要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才能将数学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也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要能够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能够吸取传统教学中好的内容,结合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核心素养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数学课堂中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够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时,教师为了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前的预习,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让学生掌握自学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创建。

(二)利用多元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做出不断地尝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多元化,能够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比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还有情境教学等都是比较新颖的学习模式。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自主学习课堂内容,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小组充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长方体相关的知识,可以介绍长方体的性质、特点或是计算面积和体积的公式等。真正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也会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和思考。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大大提升了当前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完善教学评价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太过于单一,往往都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只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失去自信心和兴趣。而教师应该真正做到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及时改正存在的错误。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能够多角度、多方面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评价的模式也应更加多元化,可以展开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学生之间的互评,通过多元化的评级方式和内容让学生更愿意學习数学,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教育事业在快速的发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界的重要措施。数学教师要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启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

[2]朱景伍,王金荣.探究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8(05)

[3]郑超云.培养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语文课堂[J].新课程(上),2018(05)

(甘肃省漳县四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