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慧玲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与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阅读命题始终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文将主要围绕小学语文阅读命题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命题;问题及策略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命题常见问题分析
命题是一项技巧,阅读命题的好坏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一个好的命题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语文阅读水平,还能引起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与答题的兴趣,为他们留下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综合灵活的应用,同时好的命题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在当前阶段的能力发展水平。
(一)以记忆考察为主,忽略应用的灵活性
通过分析小学阅读命题,可以发现大多数阅读都是选取教材中的课文作为考察材料,虽然这能够帮助学生增进对文教材的熟悉程度,但却将学生的认知束缚在教材中,并且阅读命题往往是以考察学生的拼音文字,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的记忆为主。忽视了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未依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命题,题目编制缺乏科学性
教师在进行阅读命题时,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命题的科学性,无论是在进行课内阅读,还是独立阅读考察时都要在命题时突出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但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命题时,缺乏科学的指导理念,对题目编制表现出随意性。
例如,在进行阅读题命题时,第1题让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的标注,第2题是对学生诗词拓展能力的考察,第3题考察学生对某一段落内容的大意理解,整个阅读题目的设置过于零碎,东拼西凑,没有表现出科学的规律性。这种命题方式不利于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更好的把握与解读。
(三)题型陈旧,缺失创造性
通过对小学生阅读命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阅读命题往往是照搬教材上的题目,几乎没有任何变动,学生只需要记住教材讲授的内容就可以作答。原本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题目,却变成了机械记忆的题目。另外阅读题目大多是呆板固定的,通过分析汇总发现阅读命题的类型往往是根据要求进行古诗文的默写,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解释诗词的含义等。很少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创造性的题目,学生的思维被固定,答案单一固定,学生按照统一的模板进行作答,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对阅读题目失去兴趣。
二、针对小学语文阅读命题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重视能力考察,避免机械记忆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有较强的工具性与应用性,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语文综合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学习语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能力的培养,促进对其的灵活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命题时,要始终谨记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避免知识点考察的细碎化与呆板机械化,设置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阅读题中能够实现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提高和综合水平的发展,而不是进行机械记忆。
例如,教师想要考察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与理解水平时可以这样命题:春光明媚,微风拂来,走在乡间小路上,抬头仰望天空看见空中飞舞的风筝听着儿童们的欢声笑语,你情不自禁的想起这一首诗,来到河边看到青青垂柳树垂下的枝叶,你的耳畔回想起想起这样的诗句。你还读过哪一些关于春天的古诗?(可以只写题目,最少两首)。教师运用这一命题方法考察学生的古诗词掌握与理解程度,转变传统要求默写××古诗的命题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对于古诗的运用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情感内涵的理解。还可以有效考察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督促学生不僅将学习内容局限在教材书本之上,更要注重课外古诗的拓展积累。
(二)注重认知规律,科学命题
好的阅读命题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的解答,一步步了解文章内容,增进对文本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命题时,需要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答题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细致分析思想情感,达到正确解读的最终目的。
(三)重视阅读命题的创新性
针对缺乏创新性的阅读命题,教师应力求命题形式的新颖,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知识应用是语文学习的良好方法,教师在进行命题时,可以通过具体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学习经验,充分调动学生脑海中储存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阅读命题时,经常会出现根据上句默写下句的命题形式,这种题目不仅缺乏创新性,也无法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实现命题的创新,例如同样是识记考察,教师可以将其放在具体情境之中:强强在写作文时总是用繁琐的词汇进行修饰,不仅难以突出文章主题,还会显得啰嗦,语文教师循序善诱告诉他:“强强有句古诗说得好写作文,不要一味追求华词词汇的华丽,要注重语言的简洁朴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通过命题形式的创新,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与理解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结束语
阅读命题就是在阅读文本之后出的题目,是出卷人根据课文以及辅导资料中给出的题目,进行改编或依据考试内容进行命题。命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找出并改进学习的不足,优秀的命题能够反映出学生当前阶段的真实情况,促进学生应用能力与灵活性的发展。教师需要针对当前语文阅读命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积极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以提升命题水平,为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外在保障。
【参考文献】
[1]胥光茂,郭传金.“教材内外结合的语文阅读”议题确定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14)
[2]陈旭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8(14)
[3]高有华,陈紫茹.外化型小学语文作业系统建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