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2020-02-26 15:41:19徐光辉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中职

徐光辉

(湖南湘阴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 岳阳 414600)

中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逐渐发展,其教学过程除了注重的科学知识培养意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备受重视。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中,侧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容易对枯燥的知识学习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此外激烈的社会环境也使得中职学生压力巨大,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因此,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非常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为学生提供多种缓解心理压力的手段。

1 中职学生产生心理压的原因分析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激烈,中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就业等级和竞争力较差,学生会来承受来自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等问题,例如经常出现焦虑不安、紧张过度,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抑郁症。就目前在校的中职学生来看,其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来源于自身年龄段的限制,心理不够成熟,社会阅历较少,导致自身承受挫折或失败的能力较差,自身的意志力也较差;二是中职学生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不断的进行各种知识的学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使自己常常处于疲惫之中,过多的外界压力使他们压力巨大但又无处宣泄,寻求不到合理的方式来释放压力,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等疾病,据目前各院校提供的数据,在校中职生35%以上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且年级越高占比 越高。

2 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特殊阶段,生理与心理发育互相影响,心理会发生一定的波动,心理波动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个阶段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情绪失控、厌学、自闭与失落感等,这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影响巨大。

1)缺乏自信。中职院校的学习氛围较差,导致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无法用心学习,在考试中考不到理想的成绩,部分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较差便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勇气,容易自我否定,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产生“我不行、我做不到”等消极 心理。

2)自控能力较差。中职学生一般在15-17周岁,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心理或情绪的波动较为频繁,极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学习中的琐事也会也发他们的躁动不安的心理。在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往往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变现的十分兴奋;当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往往会意志颓废,长期陷在失败中不能自拔。就在校中职学生而言,学生在受到批评教育、误解等状况时,常常会发怒,摔砸物品,时常出现情绪不能自控的情形,有时还会对他人进行语言或肢体攻击。

3)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也是阻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和完成学业的最主要障碍之一。多数中职学生容易对自己下自己学习能力差的定论,继而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加之在非学习时间学生能够接触社会上的各类娱乐活动,中职学生心理特征决定了其难以抵制玩乐诱惑,这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此外,手机的普使得中职学生几乎人手一部,学生沉迷手机游戏、“抖音”短视频等,往往通宵达旦,沉迷手机也成为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之一。中职院校一般采取寄宿制,且管理上较之普通高中宽松,家庭能够提供的监督十分有限,父母难以通过手机等形式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这同样是中职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4)自闭心理。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一并发育,心理发育不成熟的特征较为明显,并且在这个年龄段容易萌发爱情、仰慕等感情,对于友情、爱情等关系认知不明,导致男女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同学间的友情处理不当。在出现矛盾或冲突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换位思考,往往容易在交往中引发冲突,造成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逐渐疏远同学和朋友,产生自卑心理。

3 体育教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体育教学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体育学习比其它知识的学习更有趣味性,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完成各个动作,一些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足球等是团队协作完成,虽然有输有赢,但学生在团队中更容易克服脆弱的心理;其次,体育运动本身带有挑战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挑战限制的机会,学生能够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再次,使用合理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能够使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心理承受能力不佳的学生克服恐惧和排斥心理,获得心理健康上的进步。

1)协助宣泄情绪。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体育运动来宣泄情绪和释放压力,中职学生常常处于压力较大的环境之中,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舆论压力等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影响,而体育运动中的慢跑、篮球等体育项目能够通过肢体的运动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协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同时获得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

2)提升自控能力。体育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组织每个细节,有效保证体育教学的目的性和教学过程的安全性。体育运动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对抗性,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对应的训练和比赛,时每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克服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增强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体育学习中,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形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体验,在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逐渐克制,提升自身的情绪认知和控制能力,消除不良心理,保持积极心态。

3)培养交往能力。体育的学习具有专业性、协作性和团队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与老师的交流,敢于对自己的不懂得问题提出疑问,不能不懂装懂;在团队比赛中对于模糊不清的竞技问题,教师要引导双方友好协商,避免引发冲突;在团队内部教师要引导队员之间相互信任和包容,培养凝聚力。这样,学生就会在体育学习中逐渐学会交流协作,通过锻炼表达能力,克制自身情绪等方式来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 总结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自卑、自控能力差、厌学、缺乏自信、自闭心理等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合理体育教学手段缓解或消除。合理的体育教学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宣泄心中压力,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交流技巧,引导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心理健康中职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8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2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2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