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悦凯
(云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上世纪初陷入民族危亡的苦难沉沦之际发展到如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当前,在夺取伟大胜利、实现伟大梦想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统一多民族国家优势进行创造性转化、开展民族工作、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崭新治理方略和主旨内涵,极具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在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长期孕育、滋养积淀和演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在日常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儿女对共有身份不断深化所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强烈民族归属感的整体认同意识。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党和国家秉承使命自觉大力推进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发展,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华章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沉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与战略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35-36。伟大华章的锤炼续写、伟大梦想的承继发展不是不费吹灰之力、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凝聚中国智慧、集聚中国力量,共襄复兴伟业。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及责任担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秉承使命自觉大力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基石与内在要求。中华民族是具有共同历史记忆、发展基础、前途命运的大家庭,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和共同努力是中国力量的动力源泉。置身于新时代,面对诡谲多变、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复杂形势,民族复兴还面临着许多新风险和新挑战,需要在社会思想观念层面树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共同体意识,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港湾。夯实维系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基于长时期的血缘宗族基因关系基础上的在心理上的相互包容与相互尊重,在“多元一体”的民族磁场同频共振中充分激发各族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精神与行动上形成“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
当今世界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局势和国际制度秩序深刻调整,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3]539。驻足在人类历史的凭栏高处去把握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不仅仅停留于自身个体层面,同样也是世界民族生态之林的重要一份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过程不仅是中华民族自身实现腾飞的发展过程,也是不断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凭借磁场般的效应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过程。在瞬息万变、风云诡谲的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别有用心的抨击或捧杀之声杂音不断,宗教极端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冲击一刻未停,对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威胁。多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的建构是孕育国家抵御分裂主义力量的关键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中国对内治理的有效实现,形成民族内部的团结与繁荣发展,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有利于对外正确处理好国与国之间、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保持国家可以沉着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战略定力,为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正向的价值引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的重大任务[4]。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以整体国民为依托的的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体系革新与能力提升工程,要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可以更好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以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基本国情的国家治理效能的质的飞跃,不仅有赖于实践的力证检验,还必须在转化过程中优化制度供给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提升,及时减少由于各民族地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造成的思想阻碍和实践阻力。民族复兴呼唤国家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确保国家制度在运用国家能力、提升国民素养、解决社会建设现实问题过程中“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的制胜武器和关键一着,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题中之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将各族人民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内化于心的期盼追求外化在行为意愿上体现为上下齐心,劲往一处使,对于国家制度的自觉高度执行与遵从,对于积极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伟大梦想的实现必须始终依靠每一个人才能得以实现,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是否顺应民心、尊重民意、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呈现光明前景的新时代,增进人民福祉地关键在于坚定不移的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同样也关系到各民族子单元实现自身具体利益,“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它对于政治关系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5]61。两者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摩擦和冲突,这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多民族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过程中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让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群众从心理上正确认知本民族具体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客观对待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之间民族经济差异性的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弥除“多元”与“一体”之间的内在张力,深化各民族在“液态”社会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局面,促进民族团结事业进步。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人民要幸福,必须统一思想,最大限度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数据信息化不断发展,加速了各国各民族间思想文化的交往与碰撞,考验着一个主权国家各民族间共同价值取向的稳定性。因此,在看到时代赋予的机遇契机的同时,更应清醒的认清当下的潜在风险。在外部局势压力与内部发展考验的双重影响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挑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多样、地缘政治与周边环境复杂。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6]58。特别在冷战后以民族分离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民主主义浪潮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多股民族分裂势力。此外,随着中国整体面貌更加自信,民族复兴的步伐在怀揣期盼的同时不断沉稳加快,国际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不断加大,对西方现有秩序既得利益者、制定者、谋划者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敌对势力为实现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遏制中国高速发展、妄图颠覆中国国家政权的政治图谋,对民族分裂势力大力资助扶持并与之相互勾连,更是打着民族和宗教的幌子,把边疆民族地区作为西化和分化中国的突破口,通过采取更加多样化、隐蔽化的渗透方式,刻意放大和扭曲边疆民族地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所产生的现实问题与摩擦,在国内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不断加强反动宣传与蓄意散播不实言论,对国家主权与领土的渗透颠覆与分裂破坏也日趋激烈。当前中华民族正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面对诡谲多变、纷繁复杂的国内外严峻形势,“民族领域的思想政治斗争,是我们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民族问题上斗争的前哨战”[7]。
民族心理认同是多民族国家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对能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中华民族历史车轮的不断迈进已发生巨大改变,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必然也会在民族问题上反映出来。由于历史上我国民族地区更多地处祖国边陲,自然禀赋受天然制约,经济发展及社会发育起点较低,同时受环境区位、教育水平、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重条件限制,使其生产力及生产水平存在许多短板与不足,致使边疆民族地区当前现代化发展较为不充分,与东中部地区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有些地区目前仍是全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同时,边疆民族地区内也存在民族与民族个体间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特别容易使得部分较为偏远、经济相对贫困的发展滞后民族地区的社会成员在居住环境、职业发展、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各方面比较中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以及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等差异在较短时间内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所引发的心理上的相对被剥夺感,易造成民族地区成员情感性认知、认同性的区隔与游离。“心理具有脆弱性的一面,利益天平的些许倾斜,就可能给民族的认同造成难以逆转的困难”[8],阻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巩固。
以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基本国情的新中国,是“以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为基础的主权国家”[9]15,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使传统的大一统在国家转型中延续为现代国家的一体化”[10]的现实问题。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整体国民为依托的的体系革新与能力提升。民族地区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边疆与内地共筑国家版图,是整体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本分。而在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民族地区各个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交叉重叠,多元一体的格局,其中不仅包括多民族聚居区域,还包含跨境民族区域等,甚至个别地区是典型的“直过区”,民族地区成员因民族传统、民族信仰、民族文化、语言差异等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认同机理屏障,即“原先认同于部落地区或其他亚共同体的成员,承认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公民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冲突性危机表现”[11],这往往会形成阻碍甚至破坏族际政治整合的多种问题,削弱价值聚合力,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现难度。
新媒体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核心技术支撑而逐渐兴起的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具有即时性、实时交互性、多元广泛性等特征,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把双刃剑。在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高速融合发展使得传播主体由单一向多元扩散,公众舆论空间不断扩展延伸,人人都拥有了“发言权”,个体逐渐超越公共机构成为公共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话语主体,改变了传统以往自上而下的原有传播格局,“去中心化”传播形态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传统权威的不断异化,解构了传统传播主体对媒体的绝对控制以及对话语权的垄断。在现实生活中,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边疆民族地区数字鸿沟严重,并且公民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人民对传播内容思考解读、辨析领悟的能力有限。由于网络信息存在不对称性,境内外反动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将网络作为传播非法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各种可视化视讯影音工具在新媒体平台肆意鼓吹“民族优越论”“民族自决论”等分裂言论,并通过在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媒体终端和社交网络撰写大量歪曲事实、以偏概全的信息资源试图激发社会公众的非理性情绪制造网络舆情危机。如果不加大力度引导和监管,极易消解不明真相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历史发展的岁月涓流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浅性自发”到“显性自觉”的多元一体发展和演进过程,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实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质的转向。在当前国内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转型逐渐加快、价值取向趋向多元、问题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复杂境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地加以把握,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推进中加以落实。为此,应当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制度基础、舆论基础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寻有效铸牢路径并予以巩固。
“一个民族的现代化推进,无不以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已有成就为基础”[12]。而优良传统的赓续、精神情理的融汇交融和对现有民族成就的脉络认知离不开教育的滋养厚植。教育兴则民族兴,需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个体对观念的接纳进而深化民族认同。民族地区情况复杂多样,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引导我国各族人民在多民族互嵌型格局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观念,厚植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根基和思维价值基础,不仅能够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历史的认知,还能够提高各族群众加强民族团结的主体自觉。因此,在新时代条件下要秉承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置于整个社会场域中,置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载体优化与发展引领,改变传统原有线性化、扁平化的做法,充分依托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多维层面的协同推进将“五个认同”教育深入生活、面向全民,突破教育对象范畴的狭窄化,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提高实效性。另外,在保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的同时,又需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话语体系,创新话语传播表达形式,弥合学术理论话语在话语转译、传播过程中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最终在不同地理空间和不同民族文化受众心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认同,为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厚植思想基础。
精神层面的民族共有意识的巩固与铸牢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在自身个体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这基于各族人民的情感凝聚,更基于强大的物质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应是每一个民族复兴的达成,但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带来的现实矛盾与问题在民族地区显得尤为突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该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3]68。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核心密码在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对于党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大力培育少数民族经济自助增长能力,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兴共荣、共富共享、共同进步,消除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张力,让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实实在在改革红利。同时还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转变民族地区发展方式、改进创新支援发展滞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造血”帮扶模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使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为合理有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为实现各民族广泛政治参与的生存土壤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我们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统一的国家宪法框架下的中国式协商民主的一种特殊实现形式,是我国科学管理民族区域的重要制度设计,通过合理运行机制设置,重视民族要素与区域要素的同时,兼顾自治与共治两不误,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热情与活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吸收新血液,凝聚新力量,实现各方在管理民族内部事务、地方性事务等方面的的广泛有效参与,形成内在有机团结的治理效应,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展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治理体制进而赋予了深刻全新的制度内涵,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通过协商民主推动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结合中国本土实情进行反思超越、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精神层面的共有思想共识,为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创造强大生机与活力。为此,随着民族自治地方与地方政权的配置关系日趋清晰、各民族混居杂居的日益深化,必须加强各项具体制度设计,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与改进现有民族自治地方干部选拔机制,为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制度基础。
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的无界传播力量予以凸显。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权威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 亿,较2018 年底增长2598 万[15]。由此可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需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创新推进传统传播媒体和新兴传播媒体深度融合互嵌与一体发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体系。一方面需不断增进融合深度,占领信息制高点。新旧媒体各有所长,传统主流媒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权威性,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新兴媒体则具有自助开放性、实时交互性等特征,在快速引领社会力量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二者应基于融合发展要求重构内容生产流程,以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为引擎,推进“互联网+内容”生产创新方式。另一方面,要延伸融合广度,形成信息传播互动良性循环机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更广的舆论覆盖面和更强的宣传影响力、感染力、号召力。其次,在积极推进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还需加强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革除媒体平台运行管理弊端,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力度和督查能力。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需要提高人民群众同妨害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做斗争的能力和水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传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