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彩霞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州兴义 562400)
滇黔桂三省都位于我国西南部,贵州省在涉外交流方面不及云南和广西两省更具有国际化区位优势,滇、桂两省的高校培养的汉语国际人才可向东盟各国输送,其中很多院校都与东盟建立了合作基地及交流平台。而贵州省,尤其是地方民族类院校,在学校硬件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不具备这些优势。本文试以三省师范大学为研究个案,对比三校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旨在发现本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提出西南地区民族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先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来树立培养目标以及进行相应特色课程的设置,以期与内地及周边院校错位竞争,达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培养目标。西南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国家标准为导向,又兼具自身特色。YN师大培养目标中强调“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其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并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初衷;该校的培养模式也具有自身特色:“2+1+1”的与合作国共同培养模式以及注重“强化小语种课程的学习”等举措无不体现了该校该专业的特色。GX师大培养目标强调的双语教育中包括“少数民族语言”;GZ师大培养目标中的“就业方向”提及培养的师资“可以胜任语文、英语教学工作”,体现了培养目标具有普适性,但缺乏“汉语国际教育”的特点。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课程设置合理性是关键因素。2013年国家将“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意味着汉语国际推广的重心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学科外延扩大两大变化。三所高校都增加了“东南亚文化概论”、“泰语”等课程的开设,体现该专业面向南亚、东南亚培养人才的特点。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可以分为几个方向:语言学类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文学类(中、外文学作品选,比较文学等;)对外汉语专业技能课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外语教学(多指英语,部分院校设置有泰语、越南语等小语种多选一)课程、文化类(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概论等)、社会实践课程等。三校之间的课程差异主要体现在方向二的选修课程组。
(一)培养目标相似度高。高校间的培养目标相似度高。虽然三所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侧重,但针对性仍不明显。培养目标相似度高使得毕业生就业方向宽泛,其就业具有普适性,缺乏创造性的培养目标。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较之重点院校在择业方面不具备竞争力,加之2007年5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关于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和推荐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这对于普通院校开设此专业无疑是双重压力,如果不能对自己的专业有准确定位,那么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想要发展应该说是举步维艰。
(二)学科专业课程脱离实践。专业课本中的知识有很多重复的教学内容,书本中的知识落后,更新不及时,缺乏实效性,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脱离。教学的方式上比较单一,授课教师不具备专业性。很多高校教授该专业的老师是从别的专业借调过来上课的,比如语言学基础类课或者文学课,授课形式和内容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模一样,学生完全感受不到专业性。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的放矢,不知道学为何用?最主要是授课教师自身没有对外教学的经历与经验,势必造成这方面的缺失,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实习实训机会不足,毕业生职业技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该专业重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校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以及就业方面的指导。然而据统计,国内普通院校半数以上的学校无法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实操机会,没有建立配套的实习实训基地,造成毕业生实践能力成为了薄弱环节。
(一)语言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
1.汉语言学基础课。将语言基础必修课“现代汉语”拆分成五个部分--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修辞与教学。这样拆分的意图是使学生从大一起就感受到专业倾向,更是让他们以产出为导向进行学习。“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历来都是教学的重点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们借鉴外语教学理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基本理念,强调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学用无缝对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们在学习中发现,一些日常生活中没有在意、脱口而出的语言现象,会成为非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他们会有一种使命感,即所学知识是为了今后讲授给非汉语学习者的,自己扎实的语言学功底何其重要,不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采取这样的策略更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较为强劲和持久的学习动力。
2.外语课。该专业的外语能力一直是要求的重点,毕竟要将汉语进行“国际”教育与推广,一定要有过硬的外语听、说、读、写、译,即运用某一门外语作为媒介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由于地域原因,当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难达到重点院校甚至普通院校学生的水平,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在他们了解了一定的语言学理论,如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与境外语言相通:壮语、泰语、老挝语、侗语、傣语等都是从同一种原始语言(百越语)演化而成的。掌握了一定的二语习得原理后,帮助他们形成兼容多元语言文化的意识,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与自己民族语言相关的去选择一门小语种的外语进行学习,成为未来出国教汉语的重要工具。
(二)文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信息量大爆炸的今天,大多数人已经不能按捺下心去阅读一本好书,更不要说去背诵古典诗词,古代文学作品了。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从大一开始诵读《唐诗300首》、《宋词300首》以及《古文观止》,并配以线上线下考核;为学生指定必读和选读书目,要求他们在大学四年中完成60万以上的读书笔记,一并将考核分数折合学分计入毕业成绩。只有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充满了热爱,才能担负起汉文化传播者的神圣职责。想得到这门课的学分,不需要任何高端的电子产品介入,只需要用最原始的诵读手段和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精神,用最“笨”的方法表达对古典文学、中华文化的敬畏之心。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
1.文化类课程通常包括《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概论》《西方文化史》《东南亚国家概况》《中华才艺》等,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我们教给外国人、其他民族的同胞学好汉语,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渗透。我们今天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即明日的汉语推广使者,他们未来的汉教之路能否成功,也取决于对自身职业的定位。
在国际上,汉语推广一度受到“文化侵略”的猜忌,正是由于没有对这项事业有正确的认识,才制约了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就是要懂得,汉语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一定包含着情感的沟通,一定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有获得感的一项伟大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民的梦想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习近平2017,25)。那么,学好汉语就不仅仅意味着“用汉语听说中国故事”而是可以“用汉语述说受教育者社会的故事”。既然将本专业的一个方向定位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汉中小学培养语文教师师资,在招生时,该专业就吸纳了半数以上的民族学生。这些学生考有民族语证书,对于毕业后回到本民族区域任教很有情怀,而由他们回去当老师又增添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地区的受教育者处处感觉到,学习汉语是自身知识的需求,是自身未来能够更好发展的需求,而且,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一同被保留与尊重,这样的汉语教学就是成功的。无论未来他们的就业是出国教汉语,还是在民汉中小学担任汉语文教学工作,只要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知有高度,定位准确,就一定能够胜任。
2.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保障实操课程的有效进行。本专业的“师范性”势必要求加大实践课程的占比,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实操的机会。课程设置中在大二、和大三学年分别开设了“国际汉语案例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法”等课程,这些课程学分的获得要以“理论考试+模拟试讲”之和来统计;另外,“三笔字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微格教学训练”“对外汉语学科教学技能竞赛”等专业实践课程都是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进行的实践训练,这些课程保质保量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最初级、最基础的训练。学校从三个渠道着手来解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问题,最大限度弥补留学生不足带来的实操不充分的缺失—分别在国外中小学、国内民族中小学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跟一线教师听课,模拟上课,接受指导老师的反复批课等步骤,实习时长不少于12周;“在‘互联网 + 时代’,在国内“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正值盛行的大好形势下,学校积极尝试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提供的移动终端、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虚拟网络实习平台来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综上所述,高校专业的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以及课程的设置都要以学校的定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为前提。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这些无不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广汉语,让世界认识中国”是每个汉语推广者神圣使命;“学会汉语,用汉语讲述自己国家、民族的故事”,是每个学习汉语者的心愿,亦是汉语国际事业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背景,高校需要对本校的该专业重新定位,根据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并优化课程设置,为实现汉语国际化传播人才的培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