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馆思政教育功能探究

2020-02-26 07:09:53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杨凌校史档案馆

李 月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抓手。2020年,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表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坚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加强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创作与推广”。这说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将构建思政大格局,让思政工作与整个教育事业融合起来。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高校的历史演化和变迁进程,涵盖了学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技术研究最璀璨的成果,是高校在办学理念一步步凝聚及历史的积淀,最直接的体现出时代的演变。

探索高校大学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应用高校档案馆活动教育载体,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填补和完善,预测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教育成效。

一、高校档案馆的特点

(一)馆藏资源丰富

高校档案馆由于其主体的教育、科研功能,每年会新增大量的、高价值的教育、科研档案信息,它保存着学校中各类优秀文化成果。

(二)突出的文化传承功能

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中的职能机构之一,负责分期限保管和利用高校档案。同时它又是一个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有着特殊的文化传承使命。高校档案馆记录着一所学校自诞生以来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每一卷档案都拥有着时代的烙印,沉淀着丰厚的历史,因此它应当也必当成为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传播平台和推动力量。

(三)多层次的育人功能

一是科研育人功能。高校档案馆可以通过与相关学科对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所需档案信息资源。二是实践育人功能。高校档案馆可以通过与企业、社区对接,举办公益活动、专题讲座、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使参与学生对档案学、档案保护的意义有深层次地理解。三是组织育人功能。高校档案馆保存着学校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时代背景下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档案史料通过恰当形式传播给学校师生,是一种基于客观存在且就在身边的历史史料进行励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有助于增强受众的信服力,提高师生的凝聚力。

二、高校档案馆的思政教育功能

基于高校档案馆的三个特点,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许多方面得到发挥。丰富的馆藏资源,记录着学校发展的风风雨雨、跌宕起伏,保证了思政教育的基础资源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可行性;突出的文化传承功能,使身为学校主人翁的学生会有较强的情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会更为突出;多层次的育人功能,使高校档案馆发挥思政教育作用的路径有更多选择。具体来说,高校档案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校发展历程为抓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学习动力

高校档案馆保存着一所高校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之见证,客观且真实地记载着学校早期办学举步之维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组建,创办之初条件极为简陋,学校仍旧克服重重困难,为陕西省农、林、水、牧方面输送了大量人才。牢记过往的峥嵘岁月,感恩先贤的艰苦卓绝,再看如今取得的一项项骄人成绩,学生也一定会产生共鸣,同时也会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与重担,从而促使他们充满不断拼搏积极向上的不竭动力。

(二)以学院精神为统领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意识

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特色、使命、宗旨、以及特有的大学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铸就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凝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档案馆中保存着从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陕西省林业学校到合并组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历程。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一代代的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艰苦创业,抓住各个时代的机遇,才换取杨凌职院今天的成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地处素有八百里秦川美誉的关中平原,我国农业硅谷、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因为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一代代的杨职人始终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使命,坚守“明德强能、言物行恒”的校训,形成了“诚朴、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照准目标、矢志不渝”的学院精神。通过展览的形式将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来,展示先代教职员工取得的各项丰硕成果,让学生领悟和体会到学校办学理念和校风学风饱含的深刻意义,增强学生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感,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怀。同时学生通过档案馆教育活动载体引发爱国爱校的情感表达意识,在耳濡目染的教育中得到学习和认知。

(三)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促进学生感恩与回报情怀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赖于高素质人才自身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壮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学院累计培养毕业生21万,78%在陕就业,一大批学生成为农技专家和县局长,学院被誉为县局长“摇篮”。2019年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校85周年合校20周年,校庆时百余名优秀毕业校友回母校参加校庆。在疫情防控期间,毕业学子也心系学校的安危,为学校捐献大量防疫物资。这些心系母校的奉献者以他们自身取得的发展与成就,和对母校深情厚意的感恩和反哺,激励着在校大学生为了理想和目标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

三、拓展高校档案馆思政教育功能的路径探索

(一)做好基础档案管理工作,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要将档案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首先要做好基础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是档案馆的生命力,是高校的精神财富,只有建立内容丰富可靠、史料齐全完整,才能全方位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演变,才能真正实现利用档案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要做好每年的档案收集归档工作,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同时要加大对不同历史背景下校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出具有特色亮点的校史资料,作为举办校史展览、课堂史料等一系列思政教育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有触动、有感悟、有收获。

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思政教育的基础,一个有责任感、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才能将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真正去履行这项责任。所以要通过档案行业培训、专业素质锻炼、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学习等不同方式提升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包括档案管理素质、专业服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营造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环境,实现高校档案馆为学校思政建设贡献力量。

(二)健全高校档案馆思政教育功能的保障机制

若要真正实现高校档案馆思政教育功能,使之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础和阵地,必须基于高校档案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需求,完善档案馆基础设施,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利用,实现档案信息化和智能化,构建思政教育服务基础平台,为思政教育的功能实现提供可能性。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档案馆的督导考核机制,基于高校档案馆思政育人的各个层面,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督导考核机制,从而保证高校档案馆的思政教育,提升高校档案馆思政教育的持续性。

(三)创新档案馆思政教育形式

很多高校的档案馆由于不积极开发利用档案馆的各项功能,常常处于清闲养老的境地,所以进行档案馆思政教育功能探索是对于高校档案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创新档案馆思政教育形式也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首先,可以基础档案馆的丰富史料开辟校史教育课,将学校的发展历史引入思政课堂,让学生对学校的发展有宏观了解,激发其感性认知,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配合校史馆的实体展览,增强对校史校情的记忆,加大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的认同。

其次,利用新媒体运营手段宣传学校文化展览,建立在线校史博物馆、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使学生在大数据信息时代掌上学习校史文化知识,传承校园文化精神。此外,通过在中国传统节庆、纪念日等特殊节日之际以校史档案为专题举办校园文化知识竞赛、征文、展览等活动,加强学生学习以及认知校史的主观愿望,最终达到以档案馆为教育活动载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功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以档案馆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政实践课程教育的一种有效互补。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变思维方式和建立高尚品格,引导大学生专业认同、加强专业自信和肩负专业使命,不断强化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不断更新。

猜你喜欢
杨凌校史档案馆
杨凌推出稳农助农“定心丸”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50
校史故事演出
解码杨凌:不老的农业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32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54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0
杨凌深耕服务“田园”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08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关于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41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浙江档案(2017年10期)2017-03-31 0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