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初探

2020-10-14 08:21高春燕庄绪强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证书实训院校

高春燕 庄绪强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大数据技术已成为“互联网+”与“工业4.0”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教育部为落实《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而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国家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 “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1+X”证书制度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依据 “职教二十条”中明确提出的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地方产业需求,专业特点和技术发展的角度设计专业内容,制定符合本地经济市场、人才需求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一、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现状

目前,高职类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200所,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的申请中。由于该专业是新开设专业,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纷纷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目标,基于各院校存在师资、办学条件差异大的因素,高职类院校如何开设好大数据应用与技术专业是大家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的困惑大概是以下四方面:大数据专业配套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实践技能缺乏,与企业用人目标脱节。

二、高职大数据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

基于企业不同职位的能力标准,在不同能力层级上安排针对性的培养课程,均衡考虑专业、角色和能力三个因素维度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围绕大数据人才类别,结合岗位角色将课程体系模块化、方向化。目前,制定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方向化专业限选课。在细化培养目标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四条相关技术路线,它们是web 前端开发、web 后端开发、大数据商务数据分析及大数据运维。

课程开始过程如下。第一学年,以培养计算机和软件的操作能力课程为主,辅助学习市场营销和编程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及营销理念。第二学年,以大数据技术核心课程为主,辅助学习创新创业及大数据营销模式等课程,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软件技术的运用、大数据清洗、可视化、大数据平台搭建及商务数据分析能力等;第三学年,以专业综合实训及企业顶岗实训为主,培养学生利用大数据各项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大数据专业的“1+X”对应证书岗位分析

职业技能证书是“职业技能达到某种层次的证明证书,指的是学习者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获取某个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可,并以此作为提升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依据”[1]。

大数据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通过对行业的线上和线下调研,按行业岗位或职能划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就业大致分三个方向:大数据运维管理、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处理分析[2]。

具体就业岗位支撑参考表1。

表1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岗位与对应证书及能力分析

四、基于“1+X”证书的大数据专业建设探究

国家层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开发目前正在快速推进,各地也开始组织力量,为院校加入“X”试点提供支持、为“X”标准建设提供保障。但是,教育育人的主体是院校,需要帮助院校理解 1+X 制度下的变革逻辑[1]。

(一)校企共建完成实训平台的建设

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与软件技术专业不同,大数据需要处理海量数据,需要多台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协同配合,来完成数据的分析工作。所以,应当加大投入,建设高实训能力的大数据实训室,加强学生处理大数据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完善的实训设备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对接企业用人要求的前提。如果囿于行业知识和资金的缺陷,可以和企业共同建设数据平台。同时,建设的数据平台可以和行业对接,保证了数据的可移植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另外,建设大数据实训平台可以与各高校网络对接,实现高校数据资源共享,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数实验平台,培养一定的大数据框架搭建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并能够利用大数据平台自行开发一些简单的大数据应用程序及做到数据程序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二)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的突破口

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在于提供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的人才为企业服务。因此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接企业用人的要求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高职实践类需求较强的学科的学生普遍存在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主要问题是:普通的课堂教学和小规模的项目化实战虽然可以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大数据框架搭建、数据预处理的内容,但是这些是远不能达到企业实际需求大数据项目要求的。因此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的项目引入到学校里,形成“校企互助、课证融合”的专业建设运行模式,与学生的课堂切实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3]。

(三)深化产教融合解决就业问题

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培养学生大数据技术计算思维模式形成的同时,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在基于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需要真正的企业案例辅助模拟和参与情景实践。解决的办法是:第一,双师课堂即企业工程师和本校教师一起配合,形成混合式的案例导向教学模型。第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里,利用比赛密集强化训练知识技能,帮助提高技能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三,突出企业的用人导向作用,尤其是要与本地企业合作,依托学科优势培养掌握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开发的业务流程,以企业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导向,将研究范式由“知识范式”向“数据范式”转变,确定真实的就业岗位。

五、结语

当下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高职院校开设技术前沿专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但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也是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中。该文分析了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发展状况,针对新政策下“1+X”证书政策的提出,列举了大数据专业的就业框架,以及以助力学生对口就业和定制符合本地人才需求为目的,依托国家教育部门的新政策,提出高职院校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紧紧结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符合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抢占新兴专业建设的先机,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大数据与应用专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证书实训院校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收录证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