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维军 韩百合
(宁安市图书馆,黑龙江 宁安 157400)
“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推行,针对基层公共图书馆而言,也要切实把握时代发展机遇,进一步落实这样的战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的探索与之相对应的精准文化扶贫的策略,从精准扶贫的角度体现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当前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探究问题的根源,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切实的落实,解决各类问题,推动文化精准扶贫事业能够取得真正的实效,为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针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来说,它是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管理和资助的一种公益型事业单位,同时也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场所,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为基本的文化服务,充分满足基层民众相对应的文化需求,因此在进行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作用,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文化精准扶贫。与此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是免费对外开放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任何人、任何群体都可以到基层公共图书馆享受免费的文化服务,充分体会到国家的相关政策,而这样的基础条件为推动文化精准扶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具有相对应的物质保障和根基。
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也进一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和设施设备等等,以此促进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性、优势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VR技术,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为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必要的路径,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和精准扶贫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化科技化的作用,使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文化扶贫服务,这样可以更有效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图书资料更加丰富,更加全面,以此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图书需求,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以此从根本上提高文化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最为基本的工作就是要充分识别和判断相对应的文化贫困对象,只有对贫困对象进行充分明确,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有的放矢,体现出应有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从具体情况可以看到,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往往并没有精准有效的识别出相对应的扶贫对象,或者在识别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标准不够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精准化扶贫对象与实际的扶贫工作存在着脱节的问题,而此类问题对于整体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和良好发展,都会造成很大限制。
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需要多种类型的推广活动和介绍事项,这样才能使相对应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为基层民众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服务。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很多活动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切实性和可行性,并没有充分根据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开展针对性的扶贫工作,由此导致扶贫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很多活动往往只是表面的形式,是面子工程,难以真正意义上为文化精准扶贫对象提供相对应的文化指导和知识服务,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扶贫对象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也无法充分达成文化精准扶贫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
从具体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来看,相应的扶贫形式和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并没有充分实现与时俱进,相关的方式方法很落后,往往还是应用传统的纸质图书和报刊的形式来进行推广,并没有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由此导致扶贫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呈现出应有的创新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实际的文化精准扶贫和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不能充分符合,无法真正做到文化精准扶贫,其内容与具体应用需求不够吻合,无法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在形式方面,不能进行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对扶贫对象的需求方面不能充分满足,无法打破时空方面的限制,从而严重降低了文化精准扶贫的功用。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不同地区的经济差距也导致文化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差距。而当前我国在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模式,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差距,而这样的情况会导致文化扶贫不能精准体现,各个地区的扶贫匹配度不能得到切实提升。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人民的文化素质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往往没有关注不同地区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贫困程度,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这导致精准文化扶贫不能被真正的落实,而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也不能最大程度上的优化和利用各类资源,无法取得最大化的功效。
从具体运行情况来看,某些地区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其重要因素和管理机制以及反馈机制的不够健全完善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相对应的管理及制度,问责机制等等也不够健全完善,缺乏应有的制度支撑和机制指导,使得精准扶贫工作不够规范,没有相对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和策略,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工作不能呈现出预期的效果,而这样的情况对于扶贫工作的推进会造成严重阻碍。例如,在基层公共图书馆推动文化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图书馈赠是比较常见的手段,但是图书馆赠送书刊并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工作体系和反馈机制,这会导致图书输送的过程中出现很多方面的问题,图书的种类比较单一,民众的图书需求并没有充分明确,由此导致所赠送的图书利用率比较低,图书资源严重浪费,同时也限制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良性运行。
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首要的工作就是要针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有效的识别,这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整体的精准扶贫工作来讲,是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着重做好相对应的准备,确保文化贫困地区和文化贫困人口能够得到有效的识别和归类,并选择更为典型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进行调研分析和论证,为其提供相对应的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同时根据当地文化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有效开展针对性的精准文化扶贫,确保文化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能够得到明确之后,基层公共图书馆要集中力量,在最大程度上为其提供应有的文化精准扶贫服务,找到其文化贫困的主要根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文化精准扶贫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基层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要真正意义上深入到文化贫困地区的基层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贫困状况,要构建相对应的调研组,集中调研,全面掌握,特别是对于该地区的文化服务情况,资源和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有效把握文化贫困群众的心理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等等,以此为其展开全方位、多角度且有针对性的文化扶贫服务,以此为后续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效果而奠定必要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调研和精准扶贫工作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的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密切沟通和交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精准文化扶贫计划和方案,通过实践调研和深入论证,对相应的计划和方案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结合不同的需求和不同条件来高质量的开展各项文化扶贫工作,以此取得应有的扶贫效率和精准性。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活动也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各项活动设计更科学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文化知识有探寻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发挥自主探究精神,能够积极有效的融入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并以此为契机,确保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增强。例如,可以通过调研和互动反馈的形式掌握贫困地区相关民众的图书需求,然后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赠书活动,特别是针对某些儿童、农业、医疗等相关方面的书籍,要进一步增加,开展相对应的培训讲座,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连接手机终端,这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相关知识讲座和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可有效推广健康、种植养殖、教育、就业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并推荐相关的书籍,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基层民众的知识水平。
除此之外,也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亲子学习活动,以及老年群体的移动客户端的知识培训,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民众能够更有兴趣融入进来,进而使这种更为精准的文化扶贫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针对扶贫资源进行精准匹配,广泛调研和听取基层民众的意见,满足文化贫困群众的根本要求,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确保各类文化精准扶贫活动计划和方案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并获得民众的支持和认可,积极改变扶贫对象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为其实现自我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升文化扶贫的匹配度和精准性。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很多文化贫困群众都缺乏相对应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很多民众无法在种植养殖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由此导致种植和养殖效益无法切实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充分掌握基层民众的客观需求,使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能够更加匹配民众的客观需求,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的方法,为民众提供应有的文化精准扶贫服务,在现实层面促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也可以和当地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等进行有效融合,举办多种类型的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意义的专题讲座,面对面地为贫困农民和基层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其专业技能和相关素养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并且可以转化成为劳动力和生产力,进而为其发家致富,获得更加良好的收益而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与当地的科研部门进行合作,推出与基层民众更相适应的科技项目和良好的发展策略,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物质财富,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基层民众实现致富,从根本上有效满足文化精准扶贫的根本要求。
要想使文化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能够有序推进,并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基层公共图书馆构建相对应的精准扶贫制度和机制,为相关工作提供相对应的指导和规范。同时要不断地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开展在线阅读的形式,通过平台的作用,充分掌握基层民众的文化需求和服务需求,进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帮扶和指导,实现文化的精准扶贫。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或者公众号的形式,推送相对应的文化资源,实现及时的共享,这样可以使文化精准扶贫的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在当前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基层公共图书馆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备着先天的优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充分体现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和价值,使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当前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对此,应该转变扶贫工作思想和模式,在扶贫内容、形式等相关方面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确立相对应的文化精准扶贫机制和制度,进一步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应用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确保文化精准扶贫在基层有效落实。对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和基层公共图书馆等相关方面融合发展,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确保各方面能够协同作业,以此确保相关扶贫工作同有序推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提升文化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