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瑜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 05001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源于内耳的眩晕疾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和特征性眼震,常累及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及上半规管[1]。40岁以上女性人群为该病高发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临床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方法主要是手法复位,辅以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操作简单、效果较好,但其复发率高,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部分患者在成功复位后仍残留一些非特异性症状,例如头晕、漂浮感、头重脚轻等[2]。药物治疗只能起到抑制前庭反应和减轻眩晕引发的呕吐,治标不治本。因此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银杏叶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男17例,女21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9.68±6.73)岁;后半规管病变21例,水平半规管病变14例,上半规管病变3例;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6.32±3.48)个月。观察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8.59±6.81)岁;后半规管病变20例,水平半规管病变15例,上半规管病变3例;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6.53±3.35)个月。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3],经眼震仪分析检测确诊;(2)年龄>40岁;(3)治疗依从性佳者。排除标准:(1)继发性眩晕者;(2)伴有严重颈椎病、前庭性偏头痛者;(3)伴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者;(4)对银杏叶有禁忌证者;(5)严重骨质疏松、颈椎骨折、脱臼者。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为期14d的手法复位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干预手法:(1)针对后半规管病变者行Epley法,取坐位,头部向患侧转45°,后变更为仰卧位,嘱患者头部伸出呈悬垂位,之后转正,向健侧重复转向,当患者感到眼震、眩晕消失后即可结束;(2)水平半规管病变者行Barbecue法,取仰卧位,向健侧方向将患者头部偏转90°,保持头部不动,旋转身体至俯卧位,后坐起,直至患者眩晕消失;(3)上半规管病变者行深悬头位,患者由坐位变更为仰卧悬头位,后仰头部45°,立即由仰卧悬头位变为半卧位,头部与水平位呈30°,后转为直立位,患者眩晕消失即可结束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银杏叶片治疗方法,患者口服银杏叶片(国药集团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3128)2片/次,3次/d。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疗程。
1.4 评价指标 (1)干预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标准[4]:治愈:眩晕消失,无位置性眼震症状;有效:轻微眩晕,位置性眼震症状减轻,但偶有发生;无效:无上述情况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2)记录复发率,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 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6,P=0.041<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复发率 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1例(2.63%),对照组复发9例(23.6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0,P=0.007<0.0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率在周围性眩晕中居首位,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障碍,患者常常在某个特定体位,如睡眠中翻身、躺下、坐起、偶然抬头、低头、转动头部时出现短暂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周围性的前庭疾病[5]。病机是椭圆囊斑变性,致使耳石脱落碎片进入半规管,聚集成团块,当头位改变时,导致淋巴液流通不畅。治疗方法以手法复位为主,但手法复位后易复发且仍有部分非特异性症状残留,因此采用中医药治疗十分必要。
中医学上认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属于“眩晕”范畴,其病位在脑,密切联系机体肾、肝、脾等器官,病性为本虚标实,虚者是营卫气血、津液、精髓不足,瘀者乃血瘀痰浊之类,正气亏虚是形成血瘀的病理基础和主要条件,血瘀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银杏叶片能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银杏叶片是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味涩、甘、苦,性平,归心、肺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舒脉、化浊降脂、益气健脑之效,是传统名贵中药材。现代药理表明,银杏叶片有效成分银杏内酯、银杏总黄酮苷和白果内酯,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血栓形成,消除自由基,并改善微循环血流量及脑细胞代谢功能,增强记忆力、改善睡眠[6]。银杏总黄酮苷和银杏内酯在扩张脑部血液循环时,除直接扩张椎基底动脉外,还可扩张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通过侧支循环间接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的血流量,达到缓解眩晕症状的作用。银杏叶制剂具有选择性扩张血管功能,缺血区域脑供血在其作用下,得到恢复,血压水平却没有降低,防止脑血管痉挛,有效地保护脑组织,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银杏叶片能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